谈谈初中美术课中的情感渗透
2016-07-28文/曹艳
文/曹 艳
谈谈初中美术课中的情感渗透
文/曹 艳
自从新课改以后,美术教育就把价值观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也成为美术教学的一大亮点。学生在学习绘画时表现出来的情感将成为激励学生前行的动力,需要美术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但是现在的美术教学还是以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水平高低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培养少之又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想改变美术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作用,调动课堂氛围,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下面我将对如何在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做出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所以,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无论创作者的初衷如何,其中必定包含了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这无疑为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而身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则应充分重视能体现各种美好情感的美术教学资源,并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进行大力挖掘,如体现正确价值观的、体现爱国意识的、体现良好生活习惯的、体现良好品德的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因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让学生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为了促使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美术课堂上我向学生进行了一些有关对劳动价值观理解的知识和内容的讲解,比如现代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和周围长辈的宠爱,这就导致他们在娇生惯养的背景下形成了错误的劳动价值观,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种种错误行为和意识的教育,从而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丰富学生的劳动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中的所有风景,包括人类都是情感因素渗透在美术教学中的折射。波涛汹涌的大海、山清水秀的风景、辽阔的大草原、辛勤劳作的人类、清新质朴的乡村、繁华热闹的城市等都是生活中的素材。一般艺术创造的灵感或者是思维都是从生活的素材中呈现的。学生可在自然的素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了解社会不同角落人们不同的生活状况。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美丽、清秀的风景进行领略,进而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祖国以及从小对生活的家乡的热爱。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内在情操得以净化。我国的山河是非常美的,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学生应该投身在大自然的美之中,通过大自然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进而激发内心艺术的灵感,使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得以感染和激发。例如:巍峨是大山的肖像,威严是大山的华装,大山常以巍峨和威严,显示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恒。波涛汹涌的大海,它的形象是湛蓝、浩瀚无边的,美丽的波浪、柔软的沙滩、温暖的阳光等。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可以透过亲身的感受或者想象,进而以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出来,使自己的感情得到抒发,激发出对生活中这些美好事物的热爱。
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透过美术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四、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
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的全面关心,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有审美价值。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来说,因为中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等,他们许多的是非观念都还比较模糊,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情感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孩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极易被感情所打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感受付出、关怀、尊重、理解、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现中学习生活、学习做人。注意情操陶冶、人格培养的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教学中少作枯燥的讲解分析,而要充分的利用作品、图像以及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分析;要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表现的冲动;要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培养,可以平面创作,也可以立体表现,可以利用美术媒材,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综合音乐、戏曲、文学、诗歌、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培养空间。
如在欣赏凡高《星空》这幅作品时,站在单纯的认知角度将会看到,《星空》是后印象派画家利用蓝与黄的强烈对比,多变而富有生气的绘画技巧将零碎的色点和急促的线条组成旋涡状的各种图案,强化绘画的表现力,表达画家内心强烈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将会看到多组对立物之间的融合和对话。不管是教堂还是村庄,不管是树木还是炊烟,都统统被卷入一个个巨大能量的旋涡中,这能量传到柏树身上,使柏树旋转升腾,扶摇直上,形成天地之间的大循环,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牙状的新月和圆形的满月,分别代表着开始和圆满,新与老,缺与圆融为一体。在这里,前者看到的是画的表象,而后者看到的是画中更深的内涵,从中悟出人世的哲理。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