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六师棉花良种的引、育与发展展望*
2016-07-27张庭军王志鹏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张庭军,王志鹏(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兵团第六师棉花良种的引、育与发展展望*
张庭军,王志鹏
(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通过对六师棉种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简要概述了六师垦区棉花引种试种至引育结合进行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师棉花引育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六师棉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六师;棉花;发展;展望
1 六师棉花引种和选育回顾
第六师五家渠垦区棉花产业目前是该地的支柱产业。五家渠垦区在植棉方面经历了2个重要时期,即引种试种示范和引育结合推广2个阶段。
1.1引种试种阶段
六师垦区棉花栽培经过多年研究和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取得了5次植棉技术的重大突破,并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1]。其中品种更换对棉花增产的贡献率为43.9%。
从1998年第六师开始小面积试种棉花,均以品种外引试种为主,先后引进推广97-65、系5、系9、新石K4等品系,种植模式也主要以赤地起陇、稀植为主。
2002年,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新陆早13号并进行膜下条播、膜上直播等试验示范,该品种生育期121d,Ⅱ式果枝,单铃重5.6g,衣分40.7%,高抗枯萎病,轻感黄萎病[2]。在推广过程中,科研人员及时完成了对该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建立了完整的三圃田,为六师棉花规模化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矮、密、早、膜”种植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18.67万hm2,直至2008年被新陆早42号替换[3]。其间于2004年,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辽宁省农科院合作引进辽棉18号,并及时在六师西线团场进行示范与推广,后由于单位间合作及各方面原因,辽棉18号的推广工作未能得以继续。
在全师范围内开始棉花引种工作是从2008年引进新陆早42号开始,新陆早42号在六师垦区种植1年后由于其含絮力较差,不适合大面积机采种植应用,随后又陆续引进新陆早44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8号等品种,其中新陆早48号具有生育期较短、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衣分较高的特点,在六师垦区连续种植5年,累计推广面积达31.33万hm2,对六师经济和棉花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后因其纤维强度不达标,马克隆值较高,不符合现代纺织要求,被六师植棉团场淘汰。
2014年由新疆盛源种业和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合作引进新陆早62号品种进行推广,2015年种植该品种面积3.33万hm2以上,搭配品种为新陆早45号,新陆早62号现已成为六师主栽品种。2015年随着国内棉花市场化经营,国内皮棉价格受到国际原棉的冲击和影响,六师职工植棉积极性有所下降,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2016年,兵团第六师在兵团“稳棉增粮”的要求下,各级农业生产部门严抓落实,积极做好棉花种植面积的落实。六师各植棉团场共种植棉花5.5 万hm2,其中新陆早62号4.4万hm2,新陆早45号0.93万hm2,基本健全了以主栽品种为主,搭配品种为辅的搭配种植体系。新陆早62号属非转基因常规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2~124d,I-II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富有弹性,抗倒伏,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裂刻较深;单株果枝8~9台,单株结铃7~8个,棉铃卵圆,单铃重6.0g,衣分43.8%,子指9.8g,霜前花率92.9%以上。其突出的优点是:早熟性好,苗期抗低温抗逆性强,衣分高,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都达到机采棉标准[4],适合机械采收。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为更好的适应当前棉花机采的需求,六师棉花栽培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经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多年的试验示范,全师由2015年之前的66cm+10cm+66cm的种植模式改为76cm等行距种植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棉花机采的采净率。
1.2引育结合发展阶段
自六师棉花产业发展伊始,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筹建粮棉研究室,后于2009年更名为棉花研究室,一直从事六师棉花育种、栽培相关的各项研究,以引进、收集育种材料为主,逐渐向杂交自育、系统选育转化,先后引进新陆早13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8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62号等品种,并在六师试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全师历年植棉总面积的90%以上,并及时总结各品种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使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2004年,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先后与辽宁农科院、山西农科院、石河子农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各类棉花品系120余份,并及时进行试种和杂交选育,2006年开始独立报审常规棉品种,先后审报品系10余份。现自育品系子鼎6号已参加自治区常规早熟棉区试第2轮,有望报审成功。2016年子鼎11号、12号陆续上报参与报审程序。近5年来自育品系累计在六师垦区推广种植0.2万余hm2,借助六师植棉团场的扶持,计划继续推进自育品系的推广应用工作。随着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体系逐渐完善,目前育种工作由原有的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单独主持开展向“农科所+六师盛源种业”育种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发展。
2 六师棉花发展展望
2.1大力推进机采棉新品种的引进和应用
大力推进机采棉新品种的引进和应用工作,力争全师每年5.33万hm2棉田100%采用机采棉模式种植,机采率达到100%,所引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机采棉相关标准,丰产性达到或者超过目前推广的品种。由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六师种子推广站协同做好棉花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新疆盛源种业(原六师种子公司)做好新品种的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棉花新品种在六师范围内及时高效的推广应用。
2.2结合多种育种方式,做好棉花育种工作
“十三五”期间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严抓育种公关,力争通过常规育种结合生物技术株型育种,育成能满足兵团第六师耐密种植、机械采收、抗旱耐盐碱、兼抗枯、黄萎病、高效利用N、P、K的高品质棉花新品种1~2个,并做好新品种的防杂保纯措施,做好品种的试种、示范与推广工作。
2.3进一步加强与外单位的合作育种和开发
目前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山西农科院连续开展了3年的棉花合作育种,与山西农科院合作在山西省科技厅设立援疆项目2项,合作培育棉花新品系15个,为六师短季棉花育种材料的收集和研发奠定了基础,2015年、2016年联合审报新品系各1个。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石河子农科院的育种合作,达成了材料交流、人员培训的系列合作意向。
2.4积极申报项目,促进棉花育种相关工作
棉花科研部门应大力申报国家和省级项目,以项目的落实来进一步促进棉花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积极开展棉花简化栽培的相关研究,突破目前六师棉花种植“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力争达到高效、省工、易操作及科技集成,真正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2016年,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专项“六师机采棉提质增效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六师科技局成功立项,目前该专项已正式实施,项目的顺利开展,将极大的推进六师棉花科研和新品种引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六师与新疆农垦科学院积极合作申报了兵团棉花重特大专项,以推动六师棉花产业整体健康发展和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完善。
参考文献
[1]娄春恒.新疆棉花生产的回顾与增产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1995(5):199-200.
[2]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等.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441-451.
[3]李家胜,林海,孔宪良,等.新疆棉花发展现状及育种方向[J].新疆农垦科技,2005(6):57-58.
[4]秦江鸿,杨永林,万英,等.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6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4(1):157.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六师科技局专项“六师机采棉提质增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z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