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教学策略
2016-07-27管文娅
管文娅
【摘要】数学课堂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巧用学具,让聋生“动”起来学数学。同时,还注重巧妙设计,以操作实现自主建构和搭建创新平台。
【关键词】聋生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同时,数学学科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别容易使聋生感到枯燥无味。再说聋哑生不可能通过听觉接受由语言传来的信息,其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比正常儿童差得多。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在数学课堂上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 巧用学具
让聋生“动”起来学数学。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学科。数学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数学中让聋生巧用学具操作,有助于聋生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是利用学具的直观性,让学生在“动”中形成数学概念。聋校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聋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聋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通过学具操作,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学具的操作给聋生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使聋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师引入新课后,让聋生根据所提供的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然后让聋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促使聋生在积极参与中把知识构建起来,这既提高了聋生的参与热情,又促进了聋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如两位数加一位数“24+9”这道题时,教师让聋生用小棒自由摆一摆,聋生在摆的过程中自觉地联系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研究,悟出了不同的计算过程:有的聋生先将24分成23和1,让1和9凑成10,再加上23就得出33;还有的聋生将24分成20和4,先用4加9得13,再加上20得到33;甚至还有的聋生利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到33。这种百花齐放的效果正是得益于学具的直观性。
二、 巧妙设计
以操作实现自主建构聋生的触觉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和几盼性,同时,大量的实验也表明聋生经过学习,其触觉的整体性和目的性能够具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完成数学的自主建构。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聋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聋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三、 巧妙引导
操作搭建创新平台。在聋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在精心设计操作学习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巧妙引导,不断挖掘聋生的思维潜能,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以操作发展聋生思维。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是让学生比较方格图中的不规则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大小,唤醒了“图形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确立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尝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剪拼方法,使学生知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分成两个部分是实现图形有效转化的关键”。此时,学生心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呢?教师立足学生需求,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尝试转化成长方形,在操作中感悟到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用数方格的方法获取取相应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思考讨论,最终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其次,以操作搭建创新平台。荷兰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就是由学生去发现或创造要学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实物的基础上得到了分数“1/2”,然后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2”,在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画斜线的部分都可以用“1/2”来表示吗?它们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此时学生通过有效操作与思维活动的结合,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 智力活动,深刻地理解了“1/2”的本质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我们已经认识了“1/2”,想不想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呢?你能用长方形纸片或圆形纸片来表示出你所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吗?结果,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在这样有层次的有效操作中,感悟到了分数的本质意义,实现了思维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