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6-07-27陈建

教师·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创业大学生

摘要:高校共青团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的工作机制、实践训练体系和市场支撑体系来服务大学生创业,但是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提供教育资源、扶持创业项目落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创业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83-01收稿日期:2015-09-2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2015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建(1982—),男,河南信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讲师。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1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的工作机制

首先,高校共青团通过成立校院两级的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最终形成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协调机制。其次,通过把创新和创业课程纳入学校必修或选修课程、把创业活动纳入实践学分体系、推广KAB教育等形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创业学习需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学体系。最后,结合教师职称评定条例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要求,提出师生参与创业教育教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共同创业的积极性。

2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训练体系

广东省高校共青团通过建立校内“青创空间”孵化中心,来开展创业项目的种子孵化,并依托实践基地来广泛开展“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大赛活动,邀请社会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成立创业导师库,建立常态化的导师辅导机制,评选优秀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等一系列举措,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体系,促进学生们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同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3推动形成了大学生创业的市场支撑体系

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顺利实施,必须引入创业资金,将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利用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对内积极争取行政拨款,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外则积极推动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或创业项目路演的形式,来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机构进校园,推荐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市场对接,促进创业项目向资本市场转化。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1难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

大学生创业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能力,与社会上的生存型创业有着本质区别。然而,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却大多局限于商业行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很难在校内承担课程上的创业观念教育,只能靠创业训练或实践活动来开展教育,而实践教育的本身就是商业经营的认识过程,因而很难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

2缺乏专业化的教育资源

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高校共青团能提供的师资队伍大多由学生处、团委和辅导员老师组成,其知识的来源基本上是参加一些短期培训班所获,对创业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适用性。少数团组织也邀请一些校外企业家,组成创业教育的双导师制,但是常常由于时间原因,校外导师很难履行教育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3创业项目的落地支持不到位

创业,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包括多个环节,涉及多项具体事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公司成立以及运行没有直接的体验和认识,这就需要共青团组织来提供间接或直接的服务。然而,无论从创业项目的论证上,还是创业企业的管理支持上,或是企业的市场拓展服务上,高校共青团都很难支持到位,致使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计划阶段,难以进行市场运作。

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有着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神圣职能,在服务大学生创业上,应该找准落脚点,以自身优势准确切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并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郑其文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14—15.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