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记
2016-07-26钟奋生
钟奋生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一所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大学。它曾是全国地方最大、学生最多、国家花钱最少的学校。
江西共大是当时众多国家领导人精心呵护、大力提倡创办的一所大学,毛泽东主席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
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
1958年3月,汪东兴从中央下放到江西,这里是他的故乡,他是江西弋阳县人。当时他42岁,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从1947年起,他就开始做毛泽东的贴身警卫。曾随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转战陕北,负责警卫工作。他下放到江西任主管内务副省长,具体负责全省的农垦工作。
他对故乡这片土地抱有深情,也太熟悉了。
江西位于华东的西南部,处于内陆地区,长江中下游南岸。它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地势由西向东渐次向鄱阳湖倾斜。当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不发达,全省经济主要靠农业支持。
汪东兴回到江西后,满怀着对故乡人民的深情厚谊,一头扎进垦殖场去搞调查,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他几乎跑遍了各个山头,了解江西总体农业生产情况。这也是毛泽东一贯提倡的优良作风。
1957年冬,江西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掀起了冬季农业生产运动高潮和机关整改高潮,全省有五万多名干部自动报名上山下乡,在江西各地建立了一百多个农林牧渔综合垦殖场,广垦荒地,围湖造田,饲养家禽家畜、鱼类,这些垦殖场是江西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几个月来,调查的结果并不乐观,他心情是沉重的。1958年5月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作为江西省的代表回到北京参加这次会议。
会议期间他去看望毛主席。毛泽东见这位曾经的贴身警卫进来,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赶快站起身迎上前去与他握手。毛主席紧紧握着他的手,含笑问:“去了几个月,情况怎么样?”
汪东兴见主席的情绪这么好,自己的心情顿时变得愉快起来,他也满面含笑回答主席:
“这几个月下去,主要还是遵照主席的指示,先搞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嘛。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江西总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农业生产情况,自1957年12月开始全省各地办垦殖场,对有组织地集中力量大办农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他很客观地讲了江西的主流与成绩,就不得不涉及他所发现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发现江西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程度低、多数人上不起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垦殖场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他们从农民文化程度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角度出发,办起了技术学校。凡是这样的地方,农业生产的形势更好些。
毛泽东在听他反映问题时,开始紧锁眉头,他对中国的农民太了解,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太了解,他对中国农民的感情太深了!
此刻,他听到垦殖场办技术学校,不由眼睛一亮,兴致勃勃地冲着汪东兴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许多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主席讲到这里,略停顿一会,接着深情地说:“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好!”
汪东兴带着主席的重托,从中南海回到江西。他的心情是不平静的,他深知故乡是一块斑斓多彩的土地,这里藏龙卧虎、人杰地灵,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时起,江西人民就深受党和毛主席的教诲,普遍具有较高的革命觉悟,但同时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百般摧残,尝尽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但这里至今还笼罩着贫穷落后的阴影,生产力比较低下,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当低。
解决这些问题的焦点与出路在哪里呢?汪东兴思索着,在不停回味着主席与他讲的话“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他心里猛然明亮了许多!于是,他很快理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发展江西农业生产,必须要从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现在的焦点是,要用什么手段,采用什么方式来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为此,他苦苦思索着,想得很多,也想得很远……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从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特点出发,明确指出:能否取得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支持,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这里首先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1926年5月,毛主席亲自担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共招收全国20个省的327名学员,大力培训各地的农民运动骨干。
1927年3月,毛主席在董必武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武昌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从全国各地招收八百多学员来这里学习。毛主席亲自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课程。当时恽代英、彭湃、周以粟、夏明瀚等同志都曾在这里任过教或做过报告。
1929年1月至1934年10月,毛主席在赣南闽西生活、战斗了五年多,亲手创建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建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开办了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等十几所高等中等专业学校。
中央根据地内的各地普遍开办列宁小学、农民夜校和识字班,用一切办法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种人才……
眼下,让汪东兴焦虑的是,如何让众多上不起学的农民,能够有书读。汪东兴顺着毛主席的思路,冥思苦想,寻找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方案。
不谋而合
汪东兴回到江西向邵式平省长汇报工作时,谈了毛主席想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要他们商量一个办法。
汪东兴与邵式平是正宗的老乡,都是江西弋阳县人。邵式平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也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11月和1934年6月,两次当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执行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他又名三伢子。人称“邵阎王”或“邵大哥”。他比汪东兴整整大十六岁,当时就已经58岁了。因此,汪东兴对这位“邵大哥”“新搭档”是非常敬重的。
“说说看,谈谈你的看法。”邵省长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
“请邵省长考虑可否在江西办一个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己边劳动边创造。省里先给一小部分启动资金,从办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
“好哇!”
邵省长一听,喜上眉梢,非常高兴。共产党已经打下了一片江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应该好好办下教育了!他曾是中央党校的学生,又担任过抗大的副校长,陕北公学的教务长。他对搞教育不仅感兴趣,而且是有经验的。汪东兴的想法,与他的思路一拍即合,他不由大声夸赞道:
“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我们有些同志在苏联留学时,就曾上过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生边念书边劳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养育学校。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
20世纪20年代初,俄共创办了一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学校。学校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也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人才。瞿秋白第一次赴苏期间,曾应聘为东方大学中国班教授,讲授俄文并担任理论课的翻译。当时,这个班的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王一飞、彭述之、柯庆施等四十多人。两位省长的交流,碰撞着智慧的火花。俄共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促使他们为办校的方向产生灵感,并达成高度共识。 汪东兴听完邵省长的话,对办劳动大学增强了信心。接下来,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寻找一个支点与突破口了!
举双手赞成
刘俊秀比汪东兴大十二岁,江西永新县象形乡灌塘村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就为地主家放牛,14至16岁在地主家打了三年长工。1926年投身农民运动,任乡农协主席。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刘俊秀当选为中共丰陂支部书记。1930年2月至10月刘俊秀先后带领农民赤卫队,参加了九次攻打吉安城的战斗。
1931年10月,刘俊秀担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工作,多次受到表彰。1933年,刘俊秀被选为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并经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推荐到中央苏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刘俊秀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兼第一任组织部长。20世纪50年代,任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农业。他跑遍全省山区和平原,写下了82个县的调查材料。
这些叫得响的老革命,都具有搞调查研究的良好作风。他们受省委的委托,深入垦殖场调查农民是否愿意上学的情况。那些天,他们马不停蹄,不知跑了多少垦殖场。针对要不要办劳动大学,有没有条件办劳动大学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如果有一所半工半读的劳动大学,免费供你们上,边学习边劳动,用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方式上大学,你们愿不愿意去?”
“当大学生,有书读,哪有不愿意的!我们愿意!”
他们又征求垦殖场场长、书记们的意见:
“我们办一所劳动大学怎么样?让读不起书的农民免费上学?用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方式解决经费的问题?”
“能够办一所这样的大学当然好!我们举双手赞成!”
……他们所到之处,绝大多数都是一片赞成办学的呼声,农民想学文化、学知识的愿望这么强烈,多少有些让他们感到意外。通过调查研究,坚定了他们办劳动大学的决心。
江西共大诞生
他们带着垦殖场同志们的意见又回来参加了省委、省人委的工作会议,这一次终于使大家统一了意见。
于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等同志的提议,江西省委、省人委于1958年6月9日做出了《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
《决定》指出,“为了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并规定“劳动大学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办学方针”。
6月15日在全省专、行署负责同志和省、专属垦殖场场长或党委书记会议上,通过讨论,大家一致提议并经省委、省人委批准定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什么样的人能入学呢?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第一个《招生简章》中规定:“凡是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男女工人、农民、公社干部、复员转业军人以及经过了一定时间生产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都可以报名上共大。”
这个简章一发出,立即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热烈欢迎,工农子弟和农村基层干部踊跃报考。
经过近两个月的积极筹备,在1958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三十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和井冈山、庐山、大茅山、九连山、云山、德胜关、西山、军山、黄岗山、鄣公山、武功山、青龙山、红星、永修蚕桑、赛城湖、油山、琳池、东固山、金坪、蒙山、大源、五府山、武夷山、桂竹帽、武山、五指峰、荣山、红光、太阳、长岭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到井冈山分校参加开学典礼,并给共大总校发来贺词。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了共大总校的开学典礼,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做了《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8月2日《江西日报》为共大开学做了专题报道,并发表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
共大总校和各分校参加开学典礼的学生1100多人,学生大部分来自全省各地,还有一部分来自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19个省市。
共大成立后,受到全省人民,特别是全省工农群众的欢迎,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共大好比一枝花,花开迎向工农家,工农子弟上大学,学好本领建国家。”在校学生中,工农劳动群众和工农家庭出身的青年占百分之九十二点六。
遵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江西省委、省人委在共大创立之日就制定了“半工(农)半读,勤工俭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校方针,并且经过计算,每个学员每年至少开始要有200个劳动日,可以获得产值240元左右,才能维持学员吃饭、穿衣、医药等最低消耗费用。除去节假日,还要保证120个学习日上课学习。
就这样,一所“半工半读”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大学,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
办得怎么样了?
1959年2月,毛主席听说共大办起来了,非常高兴。他谆谆教导共大师生:“要把学习和劳动都搞好,不仅要搞好劳动,还要搞好学习。”
1959年8月,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听取了邵式平省长关于创办共大的情况汇报,并为共大题写了校名。
朱德委员长在会议期间看到了共大井冈山分校的校刊,高兴之余在该校的校刊上题写了“井冈熔炉”四个大字。
这次会议,汪东兴和方志纯负责会议的接待工作,会议间隙他们去看望毛主席。
毛主席见到他们到来,自然想到成立不久的共大,现在恰好运作有一年时间了。
这段时期,他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这所特殊的学校;这所自己提议倡导下创办的学校;这所让上不起学的农民,能够读得起书的大学!它诞生之后的发展进程怎么样呢?还顺利吗?能坚持下去吗?这是主席最关心的问题。于是,交谈的主题便围绕着共大的生存与发展进行。
主席挥手要他们坐下,然后含笑问汪东兴:“你说说看,劳动大学现在办得怎么样了?”
汪东兴当时兼任共大总校的党委书记和副校长,对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也正是想借机向毛主席汇报共大的工作。是啊,一年来,他们创办劳动大学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可喜成绩!前进途中当然还有不少困难与问题,但他要向主席汇报的还是一片光明的前景,他先喝了一口茶,略停顿一会,才开始滔滔不绝地向主席汇报共大一年来的工作。
等汪东兴汇报告一段落,毛泽东将已经熄灭的烟头往烟灰缸里一放,伸手又去取另一支烟。与此同时,怀着极大的兴趣,催促着汪东兴:“接着讲,接着讲,能不能总结一下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特点?”
汪东兴见主席兴致这么高,稍加思索后说:
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特点,邵式平省长、刘俊秀书记都曾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讲台上谈起过,我们认为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我们的学生以劳动为第一条件。为广大工农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
二、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师生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半林半读、半渔半读,用师生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受教育的条件,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
三、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农)半读。把发展教育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
四、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够吃大苦、耐大劳,有较全面的知识。既能从事生产劳动,又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具有热爱劳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利益、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良品质;
五、成立起一支半工(农)半教的师资队伍。
当然,在办学的过程中,还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省委认准了方向,是会坚持下去的。
主席听完汪东兴的汇报,满腔热情地说:“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办得好啊!
不久,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一次大型农业展览会上,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各项成果,包括各类农产品、许多革新发明创造被放在第一展台展出,这是因为在全国还没有一个像共大这样有四万多学生的学校。人多,规模也大,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旗帜打出去了,震动了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的同志们到江西共大来参观、学习、取经。
1960年9月,汪东兴奉命调回北京工作。但他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仍然保持着联系,他对这所亲自参与创办的共大仍然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仍在深切关心着,期待着它的成长成熟。
1961年7月,毛主席第二次登上庐山,准备在这里召开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作为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汪东兴同志也随之回到了江西。他受江西省委和共大党委的委托,要向主席汇报共大创办三年的情况。
7月29日下午,他又一次和毛主席谈起了共大,汇报共大的工作,他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实践,针对1958年入学时学生的文化程度的统计,采取了多规格、多形式、多学制的分级办学管理办法。总校以办本科和专科为主,并负责分校的业务指导,担负分校干部师资的培养提高任务。分校有省、专、县三级。省专属分校以办中专为主,条件好的省属分校,也可以开办大专班。县属分校,以办初技为主。但有不少有条件、有能力的县属分校同样也办起了中专,不管是总校还是分校,都办有预科班,为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补习文化,然后再根据需要与可能将他们编入专业班学习。”
听到这里,毛主席打断他的话说:“除青年人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外,成年人、中年人的文盲问题也要解决一下。是否请你们共大的各个分校再开办一些文化夜校?”
“我同江西劳动大学的同志商量一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汪东兴当即表态。
主席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谈。于是,汪东兴接着向主席汇报共大的工作:
总校和省、专、县三级分校从培养目标来说,实际上是大中小三个不同层次结构,总校由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业务主管是农林垦殖厅;分校的分级管理,分别由垦殖场的场长和书记或地县两级领导,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特点鲜明的、覆盖全省的高等、中等、初等比较完善的农业的教育网络。这样做的结果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使广大工农群众在不同层次上逐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现在在校学生有五万人之多。
他见主席在听,自己情绪也非常高涨,继续侃侃而谈:
为了搞好工与学的结合,我们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各个分校根据各地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各校的办学条件,因地制宜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如粮、果、茶、水产、蚕、山区工业、农村医疗、乡村财会等。我们的原则是,当地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需要多少就招收多少,各学校都建立了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基地,基地性质与专业对口。
2.教学内容少而精,学以致用。坚持面向地区、面向生产、面向实际。
3.改革教学方法。坚持做什么,学什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
4.采取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教师、学生、工人三结合的组织形式,将教学、生产、科研统一安排、统一计划、统一领导。具体的做法就是实行场系合一,班(教学班)队(生产队或车间)组(教研组)相结合。
毛主席很有兴趣地听完他的汇报,十分高兴地说:“办得真够大,够气魄,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西实现了!办教育这是一个事业,一件大事,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不讲科学、不培养人才是不行的。”
1936年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简称“红大”)成立的这一天,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说,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
红大初创时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田野就是操场,院子就是课堂,砖头就是凳子,膝盖就是书桌。这所学校后来逐步发展壮大,1937年初校址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
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抗大与共大,恰似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亲兄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与机缘。二十多年过去了。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环境中,江西共大诞生了!这里面仍然倾注着毛泽东大量的心血,而且还蕴含着他一个心愿: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毛主席这个心愿,如今实现了!
新时期共大所具有的特点是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又红又专,学校办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农民上学不要自己掏一分钱,这样的学校真是史无前例!主席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尤其对中国农民怀有深厚的情感。江西共大是他提倡创办的,眼下她经受住了风雨,正在健康成长,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汪东兴见主席神情非常兴奋,感到是向他提点要求的最佳时机。于是灵机一动,冲着主席说:
“今年8月1日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校三周年纪念日。主席给写几个字,鼓励鼓励好不好?”
毛主席听了,很爽快地回答:“这是一件大事,我要写几个字去庆贺他们。”
主席又说:“作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主持人,你也应该去庆贺他们一下。”
汪东兴说:“现在正开中央会议,工作忙。脱不开身。再说,我也没有什么准备,不知说什么好。”
主席说:“不会影响工作嘛!明天去后天回,还是去看看他们,去庆贺一下好。”
汪东兴说:“那这样吧,主席为他们写几个字,我拿去向他们表示祝贺,可以吗?”
主席笑了笑说:“这个学校办得好,我考虑一下,是应该为他们写点什么。”
看着主席满意的笑容,他知道主席已经同意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题词了。
525个字的一封长信
7月30日凌晨,主席彻夜工作后刚刚就寝,还没有入睡,又起床了。他对身边的警卫人员张仙朋说:“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完,要写几个字。”
原来主席惦记着要给共大师生员工题字,题几个什么字呢?天际东方,有了一线光亮。主席坐在临窗办公桌前的藤椅上,铺开宣纸,拿着毛笔,略加思索,猛然灵泉如涌!于是,他顺着这个思路,一口气写了许多字!然后,他嘱咐张仙朋说: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要我给他们写几个字,我看还是写封信好。你现在就把这封信送给汪东兴同志看看,然后退给我,我再看看。”
汪东兴一接到张仙朋的电话就立即起床,马上赶到了主席住处,迫不及待想看主席为共大题的字。拿起一看,原来主席写的是《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
信的全文如下——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收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1960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1960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也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守卫,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1961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1961年7月30日
毛主席的信,对共大的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共大三年来的办学经验,做了科学、精辟、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下午,毛主席起了床,又看了看他写的那封信,然后把汪东兴叫去说:“我又想了一下,这封信还是暂时不要公开发表的好,一旦公开发表,全国各地都要派人去江西参观、学习、取经,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接待,这样一来影响生产,影响教学,大大加重了江西的负担,好事变成了坏事啰!你告诉一下江西共大的同志们,就说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你看怎么样?”
汪东兴觉得主席考虑问题很全面很周到,都是为共大着想,于是说:“就照主席说的办。”
主席又说:“这封信请你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传阅。”
汪东兴按主席吩咐办。另外,他又给正在庐山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邵式平去了电话,告诉他说,主席给共大写了一封525个字的长信,祝贺共大建校三周年!
邵式平同志接完电话,就赶快来到汪东兴这里,把信的全文抄回去了,他要向江西共大的同志们报喜。
可以多办一些
1962年,毛主席会见一个外国教育代表团时曾经说过:“江西有个教育家,他叫邵式平,在他那里办起了一所很好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你们可以到那里去看看。”
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共大曾对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了一些调整。分校从112所调整到46所,在校学生由46000多人减少到14000余人。这一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关注。1964年4月21日,毛主席视察江西会见省的党政负责同志时,就直截了当地问起共大现在有多少在校学生?省委负责同志告诉他:共大目前只有14000余名学生。主席对此感到不满,他认真而严肃地指出:“原来不是有四万多人吗?”省委负责同志回答:“压缩了一些。”主席批评说:“既然不要国家出钱,为什么又要压缩呢?”由于毛主席的亲自关心和过问,终于停止住了遣散共大学生和分校撤销下马的风潮。到1966年时,共大在校学生人数又增加到了53000多人。
1965年5月27日,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他很想亲自到山沟边去看看那里的共大井冈山分校,但因为日程安排很紧,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
于是,他就委派同他一起上山的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和江西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代表他老人家去井冈山分校,看望全体师生员工,把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告诉大家。
张平化和刘俊秀从井冈山分校回来,毛主席关切地向刘俊秀询问:“那里的共大学校办得怎么样?”
刘俊秀回答说:“学生们不但学习了各种专业知识,而且学校做到了粮食自给有余。”
毛主席听了十分高兴,指示说:“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些。”
1980年11月20日,经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这标志着学校的发展由半工半读进入全日制办学体制,学校翻开了新的一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从1958年创办,至1969年江西农学院并入,到1980年改名,走过了二十二年的历程,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