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理意兴 无迹可求
2016-07-26刘冬蕊楚爱华
刘冬蕊 楚爱华
摘要:张稔穰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研究,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代小说宏观的综合研究,二是对《聊斋志异》的专学研究。前者主要从对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特色和艺术规律的宏观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梳理编撰、扩大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等三个方面对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后者表现为,冲破学界时人《聊斋志异》研究的局限,构建了一条从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角度探索《聊斋》艺术规律的创新之路。张稔穰构建的系统严密的古代小说理论体系,好学深思、忠于自己的学术感觉,以及其学术风范与人格风范相融合、字里行间闪烁着以人为本的道德力量等,其学术思路、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张稔穰;古代小说;聊斋志异;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张稔穰(1941-2009),山东省巨野县人。196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后长期执教于写作,后来潜心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研究,成绩斐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稗海卮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与刘富伟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聊斋志异〉评赏大成》(与人合著,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等。除此之外,张稔穰还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齐鲁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佛道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聊斋志异〉情节简论》《〈聊斋志异〉语言简论》《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研究的基本轨迹》等四十余篇重要论文,其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稔穰突出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研究上。一方面是宏观的综合性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一书,如同袁世硕所说“对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做出了超乎寻常的探究,提出了许多新的启人心智的见解。”另一方面是对《聊斋志异》的专学研究,除了多篇重要论文以外,代表性的论著是《〈聊斋志异〉艺术研究》,“以其对中国小说的深知和超长的鉴赏力,在上述诸方面(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意境创造、语言艺术)都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和论述” [1] 9 。下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张稔穰的学术理念、学术思想和学术特点展开探讨。
一、张稔穰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宏观研究
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宏观研究是张稔穰学术研究的重点,不仅体现了他敏锐的学术自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更体现了他构建宏富周谨、系统严密的小说理论体系的综合能力。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特色和艺术规律的宏观研究
从学术研究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传统的小说批评主要以序跋和小说评点为主,虽然对小说艺术创作规律的探讨多有创见,但丛残小语破碎支零,缺少“史”的整体把握和系统归纳。尤其是小说评点,包括回批、眉批、旁批、双行夹批等多种形式,直观性、即兴性的意味更浓,因此多被人诟病斥之为“八股文法”。晚清时期,小说评点虽然在数量和影响上仍然占有主流话语,但是却呈现出日渐衰弱的态势 ① 。20世纪初,在梁启超、王国维的努力下,传统的学术范式开始向现代学术范式发生转变。尤其是王国维,他把西方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引进小说批评,以人为本,提倡学术独立,其《红楼梦评论》以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观点作为小说批评的理论基础,从文学悲剧的角度解读小说,是现代意义上小说批评范式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五四”以后,科学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小说研究急需新的批评方法。胡适将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用于通俗小说的研究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本事考辨、版本校勘与训诂考据为基础,用“历史演进法”去观照中国长篇章回小说,在学界产生了较为普遍的影响。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接受了日本治学的现代学术理念,又有着较为深厚的旧学功底和文学创作能力,其《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考评精到,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其《中国小说史略》摆脱了传统的对个别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或考证本事的方式,以时代为经,以小说流派和小说类型为纬,首次从史的角度勾勒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基本框架,确立了小说史的编撰体例和理论架构,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赏 ① ,从而“成为至今在许多方面仍然无法被后人超越的经典” [2] 55 。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鲁迅独特深刻的小说批评理论和科学系统的小说史体系让人叹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鲁迅以后,小说批评受中国政治因素的影响,多以阶级观念、阶级斗争、人民性等非文学因素作为小说评价的准绳,偏离了小说自身的文学属性,这对小说批评来说无疑于灭顶之灾。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说研究同其它的文学研究一道脱离了政治的牢笼开始向人性、文学性回归,文学研究界洋溢着以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学术思潮,考证热、美学热、主题热、文化热、方法论热等,整个小说界百花齐放,开始了小说研究的新局面。张稔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走上小说艺术研究的学术之路的。
张稔穰最初是从研究《聊斋志异》起步的,后来由点到面扩而大之,开始了对古代小说艺术的整体思考和宏观研究。《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齐鲁学刊》1991年第1期)和《论中国古代小说情节艺术的演进轨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在《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一文中,他面对古代长篇小说演进线索不清晰不单纯、品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在艺术质量上不是从低到高有些作品甚至一出现就是顶峰等复杂情况,不畏浮云遮眼,从创作思维定势、创作方法、典型塑造等三个角度切入,指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约而同地遵循着从远距离寄托到近距离观照、从理想主义到写实主义、从理念孕育到生活孕育的艺术发展规律,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地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轨迹清晰地梳理出来,见解精辟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在《论中国古代小说情节艺术的演进轨迹》一文中,张稔穰视野更加高阔深远,他把古代小说视为一个不断发展进化的整体,从情节负荷、情节审美观念、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情节结构形态等四个方面对其情节艺术的演进轨迹作了细致的探讨。张稔穰认为,随着小说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进,小说情节由初级的单纯故事逐渐上升到命运故事和性格历史,其审美观念也由初级的追求怪异之奇逐渐上升到庸常之奇和无奇之奇,小说内部的因果关系由简单的偶然因到宿命因最后上升到情感性格因,结构形态也由单线纵贯到单线组合最后上升为网状平展。这些观点深入到文学艺术的内部,准确地把握住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跳动的脉搏,让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对于一些归类相同的作品,作者并不简单地一扫而过,而是沿波探源、一丝不苟地指出他们之间的同中之异。比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结构模式,美国学者韩南在《早期中国小说》中将它们笼统地归并为“连合布局”,以和“单体布局”的短篇小说相区分。而张稔穰把它们认定为同是单线组合模式之后,又缜密谨严地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三国演义》是对许多单线纵贯的情节单元所进行的“联合布局”,前后变化不大。而《水浒传》却如长江水系,七十一回前犹如百川汇聚逐渐形成江流水系,七十回后便如长江主干形成后的奔流而下,直泻东海。其中人物连环中的每一环,重大事件中的每一件,都包括一个或几个单线纵贯式的情节单元,又都附着在被逼上梁山和为朝廷效力这根总的结构线索上。难能可贵的是,在对中国古代小说情节艺术的演进轨迹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之后,作者顺势徐徐指出,中国古代小说的情节艺术是逐步趋于成熟的,那些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只有长长短短故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有理有据、语重心长,让那些认为“五四以前,中国没有小说”“中国古代除了《红楼梦》外,没有小说作品”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结论。原因是多数人只注意到儒家思想和史转文学对小说的影响而忽略了佛、道等其他因素,没有把小说放在一个思想和文化的大系统中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研究。张稔穰在《佛、道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学评论》1989年第6期)一文中,详细地探讨了佛、道思想对古代小说思想结构、形象构成和表现手段的影响,指出“假象见义”方法的运用使小说具有隐喻性、象征性特征,它可以虚拟带有夸张性的典型情节,使作品的题旨精神具有极大的尖锐性和鲜明性,使一部分小说的创作方法趋向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这对儒家政教工具论影响下的小说直露浅薄的缺点是一个很好的矫正。“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就应当是包括佛、道宗教思想在内的影响古代小说的各种力量错综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考察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的影响,……显然是过于表面化、简单化了。”
《史传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征的宏观考察》(《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是张稔穰从史传影响的角度宏观考察古代小说民族特征的文章。该文从人类艺术的源头——神话入手,比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异,然后将聚焦点集中到中国小说上,指出史传文学的影响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代小说内部有着许多史传文学的遗传基因和印记,而史传文学在题材、结构形态、历史包容和叙述视角给予小说以充足养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说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小说的想象和虚构,妨碍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作更高层次的概括,限制了小说反映现实的功能。他以胡应麟为例,指出胡在当时看重小说的虚构,识见已非一般,但只承认踵事增华的创作方法,而不承认没有事实依傍或古书记载的虚构,是非常可惜和局限的。学界对胡应麟看重小说虚构一向褒扬有加,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虚构”并非一概认同,而是有选择性的。张稔穰的深思独立、精细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是一部自成体系、史论结合、综合研究古代小说艺术问题的专著,43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1998年再版,被多所高校文学院列为研究生必读书目,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认可和肯定。这部著作虽然是在张稔穰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的基础上依出版社的建议加以补充和连缀而成,但并不是作家作品思想艺术或者几篇论文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而是作者以更加恢弘的气度和广阔的视野、以更加严密的体系和贯通的脉络宏观观照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轨迹的一部学术力著。该书以丰厚的小说研究史料和小说文本为基础,以谨严的小说理论和哲学思辨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观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勾勒出小说艺术“史”的轨迹、小说与周遭文化的互渗关系、小说艺术的高超技巧等,较好地实现了作者“艺术”和“教程”、宏观和微观紧密结合考察古代小说的初衷。
该书体系宏阔、博大精深,由上、中、下三编组成,上编“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发展”,分别介绍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文言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艺术发展轨迹。中编“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分别介绍史传文学、儒家思想、佛教道教、说话艺术、古典诗词对古代小说艺术的影响。下编“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技巧”,分别介绍古代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术发展脉络和具体经验。而对于每一章每一节具体问题的陈述,作者又能紧密结合文本,层层剥笋般直入被观照对象的内部,细密周瑾地揭示出文学的本质,从不作空泛抽象之谈。比如第二章对唐传奇艺术的探讨一节,先对其文学渊源和发展概况做了细致的梳理之后,作者从构成内涵、艺术方法上对之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对于一本43万字的大书来说唐传奇所占的比例到此结束也不为过。但探讨并没有停止,作者又进一步追踪摄迹,从情节特色和结构体制、成功的形象塑造、精巧的艺术构思等多个方面对之进行了周密的观照,精细深刻、详实丰赡令人叹绝。
(二)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梳理编撰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以及社会学批评方法的确立,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编撰小说史的高潮。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先后出版的还有张静庐的《中国小说史大纲》、郭希汾的《中国小说史略》、阿英的《晚清小说史》、谭正璧的《中国小说发达史》、郭箴一的《中国小说史》等。但除了阿英在体例上开创了断代小说史研究的先河外,大都没有突破鲁迅的小说史体例,在思想和内容上也没有多少创新之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小说史的编撰再掀高潮。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西方理论的涌入打开了人们的思路,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出现了许多小说题材史、体裁史、断代史、通史等专著 ① 。1996年,山东省教委高教处针对本省高师中文系教材陈旧等问题,(仍在使用三十多年的游国恩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决定启用一批知识储备、理论修养较为深厚的专家重新编写一套《中国分体文学史》教材,分“诗歌卷”“散文卷”“戏曲卷”“小说卷”等四卷,和相应题材的作品选四卷配套平行使用。张稔穰负责编写其中的“小说卷”。他编写的小说史以小说文体的发展为线索,吸收了近三十年来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既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又不蹈常袭故,也不务新尚奇,既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又能在平实稳妥中构建一个严谨开放、老成求新的知识体系,在名目繁多的小说史编撰中较有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