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墨,妙笔生花
——浅谈小学中学段的写作指导与激励策略

2016-07-26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奚倩雯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孩子

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奚倩雯



心中有墨,妙笔生花
——浅谈小学中学段的写作指导与激励策略

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奚倩雯

【摘 要】

【关键词】

中学段学生 写作 指导 激励

写作是对心灵最忠实的记录,在写作中不断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升华自己,是除语言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写作,也是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无论是应试考试,还是平时的教育教学,习作是重中之重。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刚刚接触写作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写作指导,可以说是为学生一生播下了成长种子,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习作普遍缺少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喜欢习作的占32.84%,其余67.16%的学生均无自觉的要求,平时多奉命而作。这是多么令人忧心的事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习作要有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而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被条条框框的写作要求所限制,很难写出富有童趣的习作。

一、童趣的写作思维

1.观察生活,为想象插上翅膀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对于写作更是如此。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就最大限度的启发了学生: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观察生活。习作一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什么呢?起床啦,洗脸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是呀,新课标关注到了学生的习作诉求,生活就是习作,而观察就是启开习作大门的金钥匙。所以,我鼓励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去观察生活,把它记录下来,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能写出成人所想不到的词句,比如说:天空上挂着几朵白云,轻轻的,软软的,就像是老爷爷做的棉花糖一般,形态各异,真有趣。比如说:当第一片枫叶变红时,我就知道秋天来了,那红色的枫叶,就像是火一样,多美艳呀!再比如说:我最爱吃火龙果啦,它的外形最有特点,就像是一只红色的刺猬。多有想象力呀,以生活为素材,这样的习作是有温度的,能感染到每一个读者。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倾听,去体验,去创造,去想象,去成长。

2.巧用课文,为作文增添色彩

语文课本是小学生人人都有的一本书,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课本,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这是值得一线教师不断探究的。三上教材习作三,提出了这样习作要求:请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图画,请你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画或贴都行),天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然后给整幅图涂上颜色,然后再写一写。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会把重点放在写上,但是写作三,画远远重于写,画画的过程,学生就在不停的思考与想象:五彩缤纷的花儿;潺潺的溪水;苍翠的树木;连绵起伏的山峦;可爱活泼的小动物,在着色的过程中,孩子们就潜移默化的创作形容词,把一切景物都写的栩栩如生。比如说:在树上打瞌睡的小猴子;在草地上绽放出一朵朵白色大花的兔子;在水底捉迷藏的小鱼儿。这些在书本上是完全找不到的,而学生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却能勾画出五彩的世界。再比如说,三上教材的习作六,要求介绍一种文具,在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一样文具,并举行了“文具展示会”,孩子们兴奋极了,都想赢得展示会的金奖,迫不及待的介绍自己的文具,在展示的过程中,一篇篇习作已经跃然纸上。所以,课本中的习作,如果巧妙的运用和设计,便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的写作思维,为习作增添斑斓的色彩。

二、正确的方法指导

1.课堂积累,为习作启力助航

习作课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许多学生在刚刚接触习作时,连起码的开头、正文、结尾都不知晓,所以,在习作课上需要帮助学生认识作文,了解作文的结构,这样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作文,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年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三上教材的习作二,是要求写一篇自画像,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自我介绍,大量的自我介绍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的自我介绍都是围绕什么来说的呢?学生们很快能总结出来:姓名,外貌,爱好,特点。从这几个方面,就能完整全面的写出自画像,而这些方面可以分成几个小节来写,会更加清晰明确,果然,学生们都写出了结构清晰的作文。

其次,语文课本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首选书籍。语文课堂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委会精心挑选的,而在课堂上,教师也对每一篇课文细心推敲,反复揣摩,耐心讲解,课文中许多好词好句都值得学生在习作中借鉴运用。例如,三上教材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其中对树叶的描绘: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再例如,三上教材第六课《西湖》: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样的语句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且为习作增色不少。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通过实现每课的教学目标,一样能帮助学生指导习作。例如,三上教材第十四课《东方之珠》,课后第四题就有这样的题目: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教师只要指导得当,学生就自然的学会了总分的写法,并且能够运用到习作中。课本的每个单元都是编辑有选择的分类而编成的,每个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单元整体为目标,对写人类,写景类,写物类等不同的内容进行指导,对记叙类、散文类、童话类、诗歌类等不同的体裁进行指导,学生的进步将是神速的。

2.课外阅读,为智慧打开大门

培根说:“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学生们阅读量的增加,为写出优秀的习作提供智慧储备。中年级有许多必读书目,例如:《三寄小读者》《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伊索寓言》《乌丢丢的奇遇》,以及杨红樱系列、沈石溪系列,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从字里行间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从阅读中积累新鲜的词句,学习做人的道理,习作中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优美新颖的词句,才能算作一篇佳作。为此,我在班里创立了“阅读书吧”,动员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完的书,做好标记,放在“阅读书吧”里,共享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看,拓宽学生的书源。其次,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去图书馆感受快乐阅读的氛围。每到阅读课,我会组织学生去学生图书馆,感受集体阅读的快乐,沉醉在书海中。同时我还鼓励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让书卷气浸染孩子每一天的成长。

三、积极的写作评价

1.善意“谎言”,为写作增加自信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善意的谎言可以让生活增添色彩。”对于写作,也是同样,刚刚接触写作的学生,他们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有时候,一次又一次的指导他们还是没有进步,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批评?责骂?如果一起步就受到如此的打击,学生们是很难爱上写作的,不爱写作,又哪来的动力提高自己的习作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对学生偷偷“撒个谎”。班里有一位孩子写作总是“流水账”,结构混乱,语言无趣,内容乏味,但是看得出来他非常用心的完成了作文,于是,在习作课上,我大力的表扬了他,夸赞他内容全面,简直可以拍成一部电影,这位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其他同学也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课后,我找他商量,想不想把作文变得更优秀?拿到作文之星,全班朗读?于是,孩子在听取了老师的建议之后,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终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作文起步时,还有些孩子只能写出寥寥几行的作文,我也会称赞他作文短小精悍,思路清晰,但是如果能够在某处修改下,或者着重写一写就会更棒!孩子们都是一朵朵娇嫩的花,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声只会让他们早早凋零,那不妨就说个善意的谎言吧,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

2.真诚赞扬,为心灵拉近距离

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是呀,特别对刚刚开始习作的中年级学生而言,肯定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写作之花需要赞扬的雨露浇灌。为此,学生的每次作文,我都会写上真诚的想法;学生习作中的优美词句我会做成课件,一起分享;优秀的习作,让小作者上台演讲,并打印收集;甚至,我答应孩子会把优秀的习作汇编成册,放在班级书吧,并且全校浏览呢!这样一来,孩子们觉得写作实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在习作中,孩子们收获了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以及满满的喜悦!

综上所述,中年级学生的习作,需要有智慧的语文教师逐步引导,用心启迪,通过耐心细心的写作指导,以及真诚多样的激励策略,最终实现学生愿写,会写,乐写的转变,心中有墨,妙笔生花,开启一段奇妙的写作旅程。

【参考文献】

【1】黄晓军.改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J】.学术教育, 2009(04)

【2】闫萍.小学写作教学之我见【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3】常肖.谈如何加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月刊,2013(0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中年级学生而言,乐于写作远远重于善于写作,所以,如何才能让学生保持写作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呢?那就需要教师进行恰当有效的写作指导,以及包容真诚的写作激励,为孩子一生的写作表达奠定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