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弥补探究

2016-07-26马丽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马丽娟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板块逐渐呈现出人文关怀丢失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发展。为了创新教育体制,促进大学生的多元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应该重视人文关怀的培养。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针对性提出提升人文关怀的建议,希望为以后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重点是强调将人作为关心的焦点,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政治教育倡导人文关怀就是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普遍化和简单化,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知识,同时又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谨性和知识性,这样的人文关怀应该是属于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整个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的以人为本至关重要,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1.教育对象错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人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的落脚点,在这种认识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转变思维模式。从目前现实状况来看,我国高校内部的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混淆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是将工作的重心放置在对学生生活行为监管方面,于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也不再是人的精神感化,而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这个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已经发生错位。

2.忽视学生自我需求

人是一种感官动物,所有的思想活动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求,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人的需求经常被忽视。人的心理或者生理没有得到相应需求的满足时,人的各种能力就不可能完全得到发挥。

3.轻视个性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设定了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在这个统一的目标下,教育工作者会严格按照一套预定的模式去教育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可能性格各异,但每个人不同的真实需求根本得不到相应的关注。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学生只是一个抽象的学习者,在某些方面看来,都不能算做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原本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但是,往往并没有人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

4.轻视过程体验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基本都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课本内部的内容展开,使用的语言都是课文中的语言,学生也是在老师的教授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表面来看,学生很认真的学习,但是实际上,学生非常抵触这种学习模式,老师也根本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表现,这种教学模式根本就不能够完全地激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和热情,很难让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中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乐趣,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也就没有得到凸显。

二、提升人文关怀的策略

1.注重学生发展需求

要想提升人文关怀,必须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就是以人为本。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将人作为目的,所有教学工作开展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有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除了表达它的社会价值之外,更要凸显它的个性价值。换句话说,思政教育除了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全面进步;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目标是人,人的需求才是关注的重点。因此,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者是学生身边的一些小事,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让枯燥的政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2.扩宽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强调人文关怀,就必须从课程选择方面入手,尽量结合大学生主体真实需求。首先,将理想教育作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奋斗,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追求的目标;其次,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重点,在具体的教育中充分结合民族精神,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逐渐成长;最后,将和谐心理教育作为基础,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增强学生抗压能力。

3.推荐思政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地展现人文关怀,那么必须注意手段的创新。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及时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找到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需求的教育方法。比如说理引导法,在传统的教育观里面,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科学思想来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传统方式一般都是将固有的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常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的开展也可以从其他人的工作中借鉴和学习好的手段,然后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进而尝试出最佳的教学手段。

4.创建特色课堂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内展开的,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的重视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老师往往都没有重视到学生的内心需求,而课堂上增加人文关怀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品味,帮助老师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通过自己的教学去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更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在教育中重视人文关怀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内心需求。思政教育课堂上采用人文关怀教学策略,可有效提高学生思政能力,以及人文人品,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教师关心学生命运与维护学生尊严,体现学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1-14.

[2]杜聚生,岳占新,赵新然,朱群花.高校思政课的变革轨迹及所面临的问题[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02:70-75.

[3]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3,14:14-16.

[4]佘朝虎.论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58-59.

[5]董刚.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33):50-2.

[6]林钟烈.思想政治课实现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6):151.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