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力求实效 创新促进发展
2016-07-26李居涛
李居涛
[摘 要]教育教学改进的关键是教师成长,教师成长的关键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有序开展,需要有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需要在校本培训、课例研讨、集体备课等三个常规上下功夫;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需要做好四个工程。
[关键词]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教师成长;课题研究
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传统逐渐演化为“校本研究”。因此说,学校教育研究离不开校本研究。 近年来,各学校都在强调“科研兴校”的意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教研活动渠道,在教师中确立“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教研工作思路,推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校本教研管理措施,坚持科学管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校本研究的有序开展,需要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是完善的领导机构,并形成体系,充分调动相关科室(如教科室、教务处等)的能动性,还要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才能有效组织校本研究的有效进行;二是要有严格的制度,如《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网上研修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研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校本教研制度,形成积极的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切实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
校本研究的有效开展,需要在三个常规上下功夫。
一是校本培训常规化。构建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学校“名师”、教学能手为主体的教科研教师队伍。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学习,鼓励和支持教科研人员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课例研讨常规化。课堂是校本研的基础,与之相关的赛课、说课活动,优质课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能手评比等活动,对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认识,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建设一支知识视野宽泛、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教师队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做法中最为有效的则是课例研讨和同课异构,使老师们在观课磨课中寻找不足、获得快速成长。
三是集体备课常规化。教学是集体的智慧,单兵作战不可能走远,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和年级不同,设立备课组,在备课组内和备课组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研讨,可以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需要做好四个工程。
一是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激励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名师引领,组织年轻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结对子,通过老教师的帮辅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织培训,多给青年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做到“培训一个人,提高一批人”;加强自主学习,强化目标激励,为每个青年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手册》,内容包括个人发展规划、个人成长感言、论文、教学设计、反思和案例、个人特长作品展示、培训心得等,提高青年教师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能力。
二是引领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的“科研工程”。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更能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使校本教研更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升校本教研的成效。具体来说,既要做好重点课题的研究,又要抓好微课题的研究。重点课题指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课题,如市级课题、省级课题,乃至国家级课题,微课题指教师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研究,“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有利于把校本研究推向纵深发展。
三是构建校本教研向特色发展的“课程开发”。教育应该改变并走出现有的规模效益的误区,而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学校教育要强调学生的阅读,“与好书同行,为生命阅读” 让阅读进入师生的学习生活,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引导老师认真阅读教育经典名著,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把理论内化为理念,用理念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编写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成长。
四是开创校本教研向广度拓展的“三通工程”。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肯定会不断增多,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无法解决,教研工作仅仅局限于一校之内有可能会是同水平的反复、浅层次徘徊,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因此,构建“上挂横联下辐射”的联动式教研形式,可以有效拓展教研天地。上挂求高度,聘请专家定期到指导,接收他们新理念新思想的熏染,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前沿的教研动态、汲取最先进的教育经验,提升校本教研的高度。横联求宽度,积极与兄弟学校“联合”,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创造机会相互“串门”,让教师在结交中共同提高,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通过跨校交流,实现由校内教研向跨校教研的转变,拓宽教研渠道,拓展教研的空间。辐射求厚度,本着“发展第一、互相学习、共同研究、成果共享”的原则,开展教研联动大教研的尝试和探索,让多所学校的教师共同成长,让多所学校共同提高。
总之,实施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校本教研工作重在管理,在反思中前行, 在实践中创新。“播撒甘露绿成荫,心怀梦想天地宽”。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就是拓宽教育教学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9期.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7期.
[4]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