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认识研究

2016-07-25徐俊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徐俊,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我国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认识研究

徐俊,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基于2011年江苏、四川两省720户中老年农民调查数据,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认识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相同生活环境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农村两类父母在对相关养老问题的认识上具有趋同化特点。农民当前和未来养老的最主要困难是经济问题,而生活和生病照料、精神慰藉等非经济性支持也是农民养老关注的重点。在迫不得已的情境下,两类父母愿意入住机构养老的比例均不足两成。对于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看法,大多数父母表示出对子女的理解,同时也存在回避现实的心理倾向。与非独生子女父母相比,农村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识相对独立一些。在入住机构养老意愿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夫妻年纯收入、是否办理过社保、所在地区等变量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机构养老认识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已婚独生子女父母;非独生子女父母;农村家庭;养老问题认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造成农村家庭空巢化。据全国老龄办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研课题组(2009)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平均每两户老人中就有一户是空巢、类空巢家庭,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状况十分严峻[1]。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力不从心[2],子女的惟一性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和压力[3]。随着工业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新农保”“新农合”政策),政府为农村老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资助和医疗保障,家庭不再是老人养老的惟一支持,但是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家庭养老仍将是农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的结合[4]。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现代转变,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化,传统孝道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渐衰微,这给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人们对相关养老问题的认识对其养老行为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农民对养老问题的认识也是影响政府在农村推行相关养老政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基于江苏、四川两省720户中老年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对象,对我国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认识进行探索性研究。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尚未大规模进入老年期,因此对其养老认识的探索分析具有重要的前瞻价值。厘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预测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养老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文献回顾

一般而言,人们将“养老”理解为“谁来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或“如何度过老年生活”,而养老的本质在于谁来提供养老资源,因此本文侧重于对养老的前一种理解[5]。迄今为止,传承数千年的家庭养老仍是很多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养老方式。已有研究对这一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给出了或宏观或微观的理论解释:生产方式论、依赖论等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家庭养老的社会制约因素,代际交换论、反哺论、责任论、血亲价值论等分别从代际资源交换、文化传承和家庭责任伦理等角度阐明家庭养老的微观作用机制[6]25-31。此外,二元经济理论[7]、福利多元主义理论[8]、社会资本理论[9]、社会网络理论[10]、服务链理论[11]、需求层次理论[12]、生命周期理论[13]等对我国养老保障问题也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对人们晚年生活或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其一是客观方面,包括宏观的政府养老保障制度、微观的家庭养老支持及与此相关的家庭结构、居住方式等因素;其二是主观方面,主要针对老年人对养老的观念认识,涵盖养老意愿、养老心态和对某些具体养老问题的看法和认识等维度[14]。总体上,研究者偏重客观方面的研究,而对主观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由于国外没有类似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除独生子女本身的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外,国外缺乏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面的研究成果[15]。即便是国内,学术界直接针对独生子女父母有关养老问题认识的研究也不多见。现有研究中,相关研究或是针对“养儿防老”“四世同堂”之类的具体观点认识进行分析,或是就养老意愿、养老心态与认识的某一或某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当前,围绕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观念认识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唐利平等人通过对江苏和四川两省四县810户43-53岁中年农民调查数据分析认为,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具有重要影响[16]。周长洪等人利用全国五区县930户50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离异的老年父母倾向于和成年独生子女分住,独生子女父母具有“从子居”意向[17]。王学义等人利用四川绵阳、德阳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调查数据,从养老依靠对象、参保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18]。丁志宏利用二手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农村40-59岁中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去家庭化”趋势明显,更多人依靠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19]。Kiira Gustafson等人利用江苏镇江农村800名独生子女父母和两子女父母的家庭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处于生育年龄(人均40岁左右)的两类父母对未来老年生活的关注、期望和准备上的差异[20]。文献回顾表明,上述若干农村调查主要是围绕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等维度展开的分析,除个别研究外,大多缺乏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比较分析。这也带来人们对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认识知之甚少,因而只有基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在相关养老问题认识上的差异情况,及其背后存在的原因,才能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认识做出科学的预判。而本文则是基于以上考虑展开论述。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目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年岁尚轻,大多数处于中青年时期,仅有部分进入老年初期。鉴于子女婚姻事件对于父母家庭生活的重要影响[21],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普遍大于未婚子女的父母,年龄大者对自己的养老问题关注度可能更高[22]。因此,本文拟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的父母进行调查研究。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农村妇女的平均育龄大约为23岁左右[23]。借鉴已有研究成果[24],以我国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的年龄区间(25-36岁)以及当时农村父母的平均生育年龄为参考,从调查研究的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文将我国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界定操作为:“独生子女已婚且出生于1948-1963年的当地农民”,即调查时其年龄在48-63周岁。之所以将调查对象的年龄上限适当放宽,主要考虑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可能偏大一些,同时兼顾东、西部地区的老龄化差异。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养老认识界定为“人们对养老相关问题的理性看法”,其外延主要包括养老内容、养老方式及相关焦点话题,以便集中探讨相关的养老问题。基于这种考量,联系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实际并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14],本文将养老认识操作化为三个维度的测量指标,即对养老困难的看法指标(指标1、指标2),对机构养老的看法指标(指标3、指标4),对子女养老依赖性的看法指标(指标5-指标8)。8个指标分别对应于8个问题变量:(1)目前你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什么?(2)将来年老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什么?(3)当你们年老时需要有人照顾日常生活,而子女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你是否会考虑到养老院等机构养老? (4)对于子女将老人送养老院的做法,你是否同意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这种做法是对老人不孝顺的表现;观点二,这种做法是推卸赡养父母责任的表现;观点三,这种做法是子女无能、没用的表现;观点四,这种做法可能是最现实的解决养老的办法。(5)对子女看望老年父母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一,不管工作多忙,做子女的都应该常回家看父母;观点二,子女工作学习忙,不能常回家看父母,父母应予理解。(6)对子女留在父母身边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一,父母健在时,子女不要到外地工作,应留在父母身边;观点二,为了孩子的前途,不要限制孩子,应让孩子去更远的地方工作。(7)对依赖子女或独立养老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一,我们年老时,还是主要靠子女的关心和照顾来养老;观点二,将来我们年纪大了,主要依靠自己养老,应尽量减少孩子的压力和负担。(8)对孩子多比孩子少的家庭在养老方面更有保障的看法,你是否同意①如此操作化,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其一,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尚未大规模进入老年,有必要对其现有生活困难和未来生活困难进行比较和预测分析;其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出流动,独生子女父母在哪养老、是否愿意入住机构便成了现实问题;其三,鉴于独生子女父母只有惟一的子女,从家庭养老的微观角度考量,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养老的依赖性值得关注。?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构成

本文的数据来自2011年1-2月江苏、四川两地农村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入户结构访问法进行。之所以选择苏、川两省,主要考虑它们是我国目前实行城乡统一生育政策的省份,并兼顾了东、西部地区差别;与其他地区相比,对于本文的研究主题而言,选取这两个省份的代表性要更大一些[25]。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对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要求其子女中至少有一个已婚。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可行性,调查采取了多阶段配额抽样方法②具体抽样方案参见拙文《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四川两省为例》,载《兰州学刊》2015年第10期。特别感谢宜宾学院法学院张义烈博士对四川问卷的调查组织,文责自负。。两地农村合计发放问卷760份,收回有效问卷72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从总体看,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所占样本的比例接近,均为25%左右;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合计各占一半,符合预定的配额抽样方案。

(三)研究思路和变量设置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城乡地区已经施行了三十多年,它不仅人为地催生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家庭,带来了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加速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观念,特别是传统的生育观念[26]和养老观念[27]。但是,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民的主要养老方式。对于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观念而言,短短数十年的人口生育政策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养老观念,需要我们借助数据的统计加以分析。为此,本文将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围绕上述概念界定操作的八个问题变量进行子女身份的交互分析,探讨农村中老年父母在相关养老问题的认识上是否存在子女身份上的显著差异,考察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农民养老认识造成的影响。

在对入住机构养老意愿和对子女送老人入机构养老的看法进行预分析时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入住机构养老的意愿较低,对子女送老人入住机构养老的看法较为消极,这与王学义[18]、丁志宏[19]等人的研究较为相似。因此,本文想通过方差分析模型了解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这种认识和看法。方差分析是基于变异分解的思想进行的,即将样本的总变异分解为由研究因素造成的部分和由抽样误差所造成的部分,通过比较来自于不同部分的差异,借助F分布做出统计推断[28]265-269。方差分析模型可以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同时研究特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适用条件(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具有稳健性,较为适合连续性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9]3-7。本文的因变量是由上述概念界定操作化形成的变量3、4赋值和加权生成的③为避免直接赋值影响生成变量的效度,本文对高相关的组内变量进行加权后再和其他变量加总。。总体上,越认同入住机构养老的选项赋值越高。具体赋值和加权方法如下: (1)将问题变量3的选项“肯定会、可能会、说不好、可能不会、肯定不会”依次赋值5-1分。(2)将问题变量4的前三个观点变量选项“同意、比较同意、说不清、不太同意、不同意”依次赋值1-5分,将其第4个观点变量选项“同意、比较同意、说不清、不太同意、不同意”依次赋值5-1分;然后利用均值函数对问题变量4的四个观点变量进行加权处理,生成一个新变量。(3)最后,将上述新变量和原问题变量3的得分加总,生成最终的新变量,将其命名为“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其均值为5.3,标准差为1.8,最小、最大值分别为2和10,均值表明研究对象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整体偏低。

表1 多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分类自变量描述统计(n=360)

笔者认为,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对机构养老问题的认识,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既有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也有家庭因素(包括子女性别、夫妻年纯收入、目前居住方式、与子女的家庭关系),还有社会因素(包括是否办过医保、社保、承包土地亩数、所在地区)的影响。自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分类变量情况详见表1,连续性变量包括年龄、承包土地亩数、与子女的家庭关系。其中,年龄均值为53.5,标准差为4.3,最小、最大值分别为48和63;承包土地亩数均值为3.3,标准差为2.8,最小、最大值分别为0和13;与子女的家庭关系是由原相关变量赋值后利用均值函数加权而成的(原变量包含父母和子/女/ 媳/婿的关系,分别设置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和很不好五个选项,分别依次赋值5~1 分),该变量均值为4.4,标准差为0.7,最小、最大值分别为2和5。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目前和未来养老困难的认识分析

社会各界一直担心我国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这种担心缘于对这一特殊群体养老困难的认识和估计。那么外界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困难的估计是否属实,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养老困难呢?统计结果(表2)显示,无论是针对目前还是未来养老困难的认识,农村两类父母都没有显著的差别。具体来看,调查对象认为,目前自己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生病照顾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涵盖了养老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当前农民养老的最主要困难还是经济问题,这显然不同于城市父母的养老问题。城市居民拥有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和福利支持,在经济供给方面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而农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因而经济来源(包括生病费用)方面仍是困扰农民养老的首要问题,两项合计超过1/3。在生活照料、生病照顾以及精神慰藉、人际交流方面的困难,合计占到1/3,它们属于非经济性支持方面,也是当前农村父母养老关注的重点。由于研究对象目前年龄较轻,年均54.8岁,大多没有进入老年时期,因此有超过1/4的受访对象表示没有困难。当询问调查对象对未来养老困难的认识时,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调查对象对经济来源困难的估计有所下降,对生病费用困难的估计稍有上升,两项合计为32.5%。比较分析发现,对目前和未来养老困难估计的最大差异在于日常生活照料和生病照料上,对未来养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生病照料困难估计显著上升,由目前的18.3%提高到37.2%,增加了1倍多。说明两类父母对未来的生活照顾和生病照料问题较为担心。相应地,对未来养老困难的预计上,表示没有困难的比例大幅下降,由目前的27.2%下降到14.1%,几乎减少了一半。而对精神慰藉和人际交流的困难估计有所下降,由目前的14.8%降至9.6%。

表2 对目前和未来养老最主要困难的认识与子女身份的交互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尽管调查对象尚没有完全进入老年期,他们对自己的养老困难还是给出了一个大致的估计。总体上,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在内的农村父母,目前和未来养老生活中最大的困难还是经济和照料问题,精神养老不像城市那样具有太大的紧迫性。农村中老年父母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具有趋同化特点,换言之,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生活,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相比,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困难的认识上都没有显著差别。究其原因,与周长洪[17]、崔树义[30]等人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调查对象相对年轻,他们之中近八成自述身体健康(表1),仍具有较强的经济和自理能力。这种状况使得两类父母均淡化了对目前和未来养老生活困难的认识。

(二)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认识

1.对迫不得已情境下入住养老机构的看法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养老公共服务及相关养老设施的发展完善,农村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会逐渐增多起来,在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频繁流动背景下,失去土地或被迫与子女异地而居的农民也将面临着入住养老机构的可能。因此农村两类父母对迫不得已入住养老机构的看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统计数据(表3)显示,在迫不得已情境下,超过半数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表示肯定不会或可能不会去,不足20%的独生子女父母表示肯定去或可能去养老院养老。在对是否去养老院养老的情境式选择上,农村两类父母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而且,相比于独生子女父母,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对养老院养老似乎更加保守一些。不过,也要看到,还是有部分农民开始接受机构养老的方式。唐利平等人利用苏、川四县农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对于同样的问题,两类父母的回答也不存在显著差别[16]。唐文的研究对象年龄较轻,思想观念相对现代,因此有更高比例的独生子女父母选择了入住养老院养老。针对同样的问题,风笑天对来自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发现,两类父母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选择敬老院、养老院的比例大大超过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而选择不去的比例则相反[14]。可见,城乡居民在入住机构养老的认识上差异很大。

表3 父母是否去养老院养老与子女身份的交互分析

2.对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看法

本研究对子女将父母送养老院的做法提供了四种不同的看法,以进一步考察调查对象入住机构养老的意愿。对四个观点变量和子女身份的交互分析(表4)发现,两类父母在四种观点的看法上均无显著差异。将子女送老人去养老院视为对老人不孝的表现和推卸赡养责任的行为,持否定态度的独生子女父母均超过半数,认同者也在40%左右;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是子女无能没用的表现,持否定态度的独生子女父母超过2/3,认同者约占1/4。非独生子女父母在上述三种观点上,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均高于独生子女父母,说明非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看法相对保守一些,这可能和他们拥有多个子女有一定的关系,而独生子女父母因为只有一个子女,因此在入住机构养老上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对第四种观点持认同态度的,两类父母比较接近,接近30%。这表明农村部分父母已经意识到未来有可能通过入住养老院之类的机构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持不认同的比例居多,超过了半数。另有近20%的父母表示说不清,折射出他们难以言说和回避现实的无奈之情。对比风笑天对全国五大城市的类似调查结果发现,城市两类父母在上述第一、二、四种观点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14]。在第一、二种观点上,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认同度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而在第四种观点上,则相反。这说明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对于未来入住机构养老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与他们对面临的现实处境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法有较充分的认识密不可分。城、乡父母对同一问题回答结果的巨大差异,说明两地父母的养老观念和对机构养老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野。

表4 父母对子女送老人进养老院的看法

(三)对子女养老依赖性的若干看法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对象对子女养老的依赖性,或者说探讨父母独立养老的意识,我们设置了四个相关的问题。通过这四个问题,考察农村父母在依靠子女养老或者独立养老的意识上是否存在子女身份上的显著差异。毫无疑问,表5中的四个问题,凡选择a的则倾向于依赖子女养老,选择b的则具有独立养老的意识。总体来看,前三个问题,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点二,第四个问题超过半数选择了同意,并且两类父母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别。人们常说“上(代)为下(代)是真心的”,在此有了生动的体现。具体来看:(1)对子女看望老年父母的看法上,独生子女父母选择观点一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不足1/4;而在观点二上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超过了2/3,说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因工作学习不能常回来看望表示更多的理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长期在外有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2)对子女是否应该留在父母身边的看法上,独生子女父母选择观点一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而在观点二的认同上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这似乎和第一个问题的看法有些相悖。其实不然,我们应该将其置于农村社会的特定环境中考虑。数千年来,传统农民都是以多子多福为荣、以儿孙绕膝为乐。而如今,在独生子女政策的约束下,一部分农民只生了一个孩子,相比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大不在身边还有老二甚至老三,独生子女父母则没有这样的选择余地。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父母晚年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子女在身边,关键是当父母发生意外事故、重病或灾难时有无子女在身边[31]。因此,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更希望子女留在自己身边,是合乎情理的。(3)对“依赖子女养老”还是“自己独立养老”的看法上,两类父母选择观点一的比例超过了前两个问题,说明农村父母对子女养老还是有相当的依赖心理,并且,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立意识略弱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这种心理和上题分析中的原因基本相同,还是出于对自己晚年养老的某种担心。(4)对“子女多养老更有保障”的看法,超过半数的农村父母认同此观点,表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对农村父母仍有很大的影响。当然,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更高一些,显得比独生子女父母更加传统。风笑天对上述前三个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两类父母在这些问题的看法上类似于农村父母,也不具有显著差别[14],说明中国的父母对儿女的责任心几乎是一样的,父母时时处处在为子女着想,为了孩子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相比农村,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不能常回来看望自己、外出不在身边照顾自己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并且更加倾向于独立养老。城乡父母因地域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说明农村的许多传统思想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养老观念。

表5 父母对子女养老依赖性的具体看法与子女身份的交互分析

(四)对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6)表明,模型整体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纳入的13个自变量中,按照显著性水平0.05的标准,仅有“夫妻年纯收入”“是否办过社保”和“所在地区”变量显著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对机构养老的认识。这意味着,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机构养老认识存在着群内差异。这种群体内部的差异可能来自于研究对象的夫妻年纯收入、是否办过社保和所在地区等方面的影响。换言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同为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办过社保的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高于没办过社保的,说明社保对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增进机构养老的认同感具有强化作用;夫妻年纯收入低的群体对养老认识的得分高于收入高的群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四川对养老认识的得分高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这说明经济落后的家庭和地区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较为清醒,更具有入住机构养老的意愿。因为如果能够入住养老院等机构,至少晚年的养老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更是如此。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尚有差距。社会保障的有无、家庭收入的高低必然影响人们对机构养老的认识。王学义[18]、丁志宏[19]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本文的结论。当然,与已有研究相比,夫妻家庭收入和是否参加社会保障等变量是影响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仅有的重要因素,而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良好、经济和自理能力较强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龄和高龄,其个体特征变量及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将会逐渐显著起来。

表6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四、结论和思考

(一)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苏、川两省720户中老年农民家庭养老调查数据,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对我国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认识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在对待目前和未来养老困难的认识上,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没有显著差别。当前农民养老的最主要困难还是经济问题,而生活和生病照料、精神慰藉等非经济性支持也是农村父母养老关注的重点。第二,在迫不得已情境下,两类父母同意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比例均不足两成,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对于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看法,两类父母也没有显著差别。大多数父母表示出了对子女的理解,但是又存在回避现实的心理倾向。第三,对子女养老依赖性若干看法的选择表现出农村父母对子女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两类父母也没有显著差别。总体上,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识相对独立一些,两类父母都具有一定的“依靠子女养老”的传统意识,可以看出,农村两类父母在对相关养老问题的认识上具有趋同化的特点。第四,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认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夫妻年纯收入、是否办理社保、所在地区等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和社会因素对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机构养老认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1.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民养老认识的影响

任何一项国家政策在长期施行后其影响都是深远的,经济领域的计划体制如此,人口领域的计划生育亦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已经影响中国一两代人的生活,而且还会继续影响后几代人,这是人口生育政策自身的滞后性、长期性决定的。计划生育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和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它直接针对人们的生育行为,而且是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加上长期强大的舆论宣传,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过,计划生育对于人们的养老观念认识影响几何?目前学术界少有研究。本文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两类父母在养老生活困难、机构养老认同以及养老依赖性等看法上均无显著差别,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生育对农民的养老认识影响很小?当然不是。事实上,计划生育对于农民个体养老认识的影响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不仅表现在通过生育观念的改变而影响养老观念,因为生育观和养老观并非截然分开的,中国农民秉承的古训“养儿防老”即是明证;这种间接性还突出地表现在,通过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甚至碎片化对人们的养老观念和认识发生影响。因为无论社会保障多么完善、社会服务多么优质,非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人力资源优势是独生子女家庭难以比拟的,特别是非独生子女在父母生病照料等关键时刻所起的作用难以用经济来衡量和替代,况且计划生育催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残缺风险会直接导致部分独生子女父母老无所依。这种间接性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和放大。

2.关于农村两类父母养老认识的趋同化思考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农村两类父母在养老认识上的趋同化,恰恰是受到了相同生活环境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相比于城市地区的高流动性、高开放性,农村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农村独有的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所处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是一个熟人社会。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构成的长期稳定的熟人环境为传统文化观念的传播、渗透、认同和积淀提供了便利。人们一旦接受某种经过传承、认同和内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便很难改变。中老年农民生于斯、长于斯,对自然村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不仅高于农村的年轻一代,也高于同龄的城市人。农村滞后的社会保障和较低的收入状况也是他们寻求家庭养老、不愿入住养老院而希望依靠子女的现实原因。此外,养老认识的趋同化还可能受到调查对象年龄因素的影响。本文的调查对象年龄尚轻,绝大多数尚处中年阶段,仅有少部分进入老年初期。父母年龄偏轻意味着他们的身体状态尚可,自理能力较强,绝大部分仍在劳动,具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其在生活上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还没到需要子女养老的境地。换言之,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一样,在养老问题认识上没有现实的紧迫感,况且,相比同代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平均年龄更低。因此,一个孩子的事实并没有使他们在养老认识上显著差异于非独生子女父母。

3.关于农民入住机构养老意愿低的成因思考

2015年7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往往是一床难求,而农村地区的床位却大量闲置,全国养老机构(主要来自农村敬老院)闲置率平均达到48%[32]。这一颇为矛盾的现象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复杂成因,无疑,我国农村养老机构入住不足涉及个体、家庭、社区、政府和养老机构等多方面因素,但是传统家庭养老文化和面子观念的束缚是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中国农村,敬老院历来属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入住的场所,对于有子女的农村父母来说,即使年纪较轻的人也难以接受入住机构养老的现实。因此那些有经济支付能力、确实需要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也可能因为担心周围熟人的笑话和误解而打消入住的念头。本文有关农村两类父母在机构养老认识上的相似,说明传统养老文化观念对于农民思想影响之深。与此同时,农村老人不愿入住机构养老还可能与他们对养老机构不了解、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养老机构的村镇布局不合理、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专业化服务及安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33]。目前,农村中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入住机构养老意愿不高,既和他们的居家养老传统观念有关,也和他们的年龄偏低、身体状况良好有关。但是假以时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身体失能、丧偶甚至丧子之后,对机构养老便有了现实的刚性需求。因此,因地制宜,尊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的传统习惯,为其提供合理、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借鉴发达地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34],对于提高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晚年生活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应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的总体思路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所依赖的人力、经济、道德等客观基础已被抽掉,无论是经济供给、生活照料还是精神慰藉,父母能从这一惟一子女身上得到的支持都将非常的有限。特别是伴随着传统孝道的失落和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将比非独生子女父母面临更加严重的家庭养老困境,因此,媒体和计生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醒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尽快从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做出准备,真正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农村家庭养老的传统要求独生子女必需积极面对和适应独自赡养父母的事实,为父母养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特别是精神上的安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对于为计划生育做出牺牲和贡献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国家在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应尽力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差距,进一步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力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可以将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保制度等社保制度有机整合,在经济上真正为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解决后顾之忧[35]。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在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大有作为,为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优惠。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分散性特点使得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容易被人们忽视。对于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未雨绸缪,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办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研究课题组:《全国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载《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第5期。

[2]Yuanting,Zhang,Franklin W.Goza.“Who Will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A Review of the Problems Caused by China's One Child Policy and their Potential Solutions”,Journal of Aging Studies,2006(20):151-164.

[3]Guo Man.“Parental status and late-life well-being in rural China:the benefits of having multiple children”,Aging&Mental Health,2014,18(1):19-29.

[4]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5]徐俊、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责任与风险研究》,载《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5期。

[6]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7]刘军伟:《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载《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

[8]刘晓静、徐宏波:《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9]黎春娴、徐继红:《农村社会资本与我国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建构》,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2期。

[10]王全美、张丽伟:《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养老资源整合》,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11]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载《人口学刊》2013年第2期。

[12]杨守宝:《“刘易斯转折点”上农村养老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13]穆怀中、沈毅:《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及补偿水平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2期。

[14]风笑天:《面临养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心态与认识》,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5]徐俊、风笑天:《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载《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5期。

[16]唐利平、风笑天:《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实证分析——兼论农村养老保险的效用》,载《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17]周长洪、刘颂、毛京沭等:《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结构与空巢特征——基于全国5区县调查》,载《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2期。

[18]王学义、张冲:《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绵阳市、德阳市的调研数据》,载《农村经济》2013年第3期。

[19]丁志宏:《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载《人口研究》2014年第4期。

[20]Kiira Gustafson,Huang Baofeng.“Elderly Care and the One-Child Policy:Concerns,Expectations and Preparations for Elderly Life in a Rural Chinese Township”,J Cross Cult Gerontol,2014(29)。

[21]宋健、黄菲:《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互动——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载《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

[22]张俊良、俞德怡:《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变动趋势研究》,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23]杨发祥、黄文:《农村生育制度的流变及反思》,载《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24]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25]风笑天:《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居住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载《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6]徐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与展望——由“单独二孩”引发的思考》,载《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6期。

[27]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28]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9]张文彤、董伟:《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0]崔树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一项基于900份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载《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1期。

[31]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再检验——兼评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载《人口研究》1996年第2期。

[32]黄小希、陈诺:《新华调查:“一床难求”与“空置率48%”矛盾并存的背后——养老机构“冰火两重天”如何求解》,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local/2015-07/27/c_1116050568.htm.

[33]王洪娜:《山东农村老人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意愿与需求分析》,载《东岳论丛》2011年第9期。

[34]鲁可荣、金菁:《农村居家养老何以可行及可持续——基于浙江“金东模式”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35]石人炳、李明:《农村奖扶制度的风险及改革建议》,载《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吴兰丽

A Study on Old-age Support Cognition on Married One-child Paren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Rural China

XU Ju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Social Science,University of Anhui Agriculture,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Based on 720 survey data of rural middle-aged residents in Jiangsu and Sichuan provinces in 2011,Considering non one-child parents of the same age as a reference,the paper explanatorily analyzes old -age support cognition of married one-child paren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rural area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parents in rural China on the relevant pension issues have the feature of convergence,affected by sam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attitudes.The current and future main difficulty of farmers in China on old-age support is the economic issue,and some non-economic support,such as living care and illness care,spiritual solace,are also the focus of old-age support of the farmers.In forced situation,less than two percent of two parents agrees to institution endowment.For the view of the children sending their parents into nursing homes,most parents express understanding their children,and there is also a psychological tendency to avoid reality.Compared with non-child parents,awareness of old-age support of married one-child parents in rural China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Under the condition of general low willingness of institution endowment,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couples annual net income,whether for social security and rural area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for the cognition which is Institution endowment of married one-child parent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rural China.

Key words:parents of married one-child;non one-child parents;rural family;cognition of old-age support issues

作者简介:徐俊,社会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特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人口与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社会保障问题抽样调查研究”(10CSH051)

收稿日期:2016-02-12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16)04-0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