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例我院住院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评价
2016-07-25黄淑萍戴志莲
邢 洁,黄淑萍,张 洁,戴志莲
(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天津 300350)
180例我院住院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评价
邢 洁,黄淑萍*,张 洁,戴志莲
(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天津 300350)
目的:评价本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180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进行用药合理性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无指征用药;23例无疗效评价;83例发生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激素使用疗程偏长。结论:本院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在适应证和激素使用疗程等方面仍需规范并加强管理,药物安全性方面仍需提高警惕,减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性,安全性,药物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作用。临床使用该药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1]。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安全用药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180份出院病历,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调查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历,共计180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对180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历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制定调查量表,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例号、性别、年龄、科室)、住院日数、临床表现、诊断、用药前后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象和血糖、血钾、血钠、血钙)、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药品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起止时间),以及与激素使用相关的合并用药情况;然后查阅病历,完成上述表格中的内容并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历做选药依据、疗效、安全性的点评,完成调查量表后,将内容录入用 Excel 2007版软件制作的电子表格中。
1.3 统计学方法 用 Excel 2007版软件对调查量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主要依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版),评价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180例患者中,男101例,女79例,男女比例1.28∶1;年龄15~91岁,平均年龄75.36岁;住院时间3~47 d,平均12.77 d;激素使用的诊断最主要为慢阻肺急性加重(117例),其他包括肺间质纤维化(19例)、哮喘(5例)、肿瘤(6例)、重症肺炎(5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药物过敏(2例)、膜性肾病(1例)、外伤(3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其他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和细菌性肺炎(11例)。
2.2 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 从使用状况来看,使用最多的为甲强龙注射液160例,其次是甲强龙片,此外还有泼尼松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1~38 d,平均13.13 d。117例AECOPD,主要使用甲强龙静脉治疗,序贯口服甲强龙片治疗。其中51例AECOPD静脉甲强龙40 mg及以上剂量,使用时间偏长(>5 d)。
2.3 联合用药情况 针对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原则中指出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酌情采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加服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2]。180例患者中,16例没有联合用药,其余164例均有针对激素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其中联合氯化钾缓释片9例; PPI 48例;氯化钾缓释片+PPI 60例;氯化钾缓释片+ PPI+钙尔奇D 47例。
2.4 合理性评价
2.4.1 选药依据 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时应有相应的选药分析,对于大剂量冲击疗法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回顾分析180例病例,113例提及激素使用原因,67例未提及使用原因,其中11例支扩伴感染和细菌性肺炎的喘息患者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不适宜。5例大剂量冲击疗法签署知情同意书。选药依据主要涉及AECOPD所致的喘息,以及哮喘急性加重和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所致的喘息,减少结核性脑膜炎炎性渗出,减轻外伤颅底和椎管粘连、阻塞,减轻触发性动脉炎等。
2.4.2 疗效评价 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对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变化应有相应的说明。病例中对激素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应予以体现。180例病历中,23例无疗效评价(其中1例由于患者自行出院未进行评价),其余均有疗效评价,具体激素减量和加量均有说明。
2.5 安全性评价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多,涉及各个系统。180例病例中有96例未见激素不良反应,1例因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83例(46.11%)存在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按照不良反应种类发生频率统计共95例次,其中白细胞升高18例次,双下肢水肿17例次,血糖升高13例次,感染12例次,低血钾9例次,血压升高7例次,其他23例次。详见表1。
表1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汇总表
2.6 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 白细胞升高18例次,其中白细胞平均值13.17×109,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值73.79%;低血钾9例次,其平均值为2.91 mmol/L;低血钙5例次,其平均值为1.88 mmol/L。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白细胞升高需排除感染可能,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明显好转,C反应蛋白(CRP)无增高。血钾、血钙降低需排除药物和肌体饮食影响。所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均参照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的基线指标值。
3 讨论
3.1 关于AECOPD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剂量和疗程2011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AECOPD住院患者宜在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参考剂量:静脉给予甲强龙40 mg/d,2~5 d后改为口服[2]。20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球倡议提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强的松用量40 mg/次,1次/d,连用5 d,推荐级别为B类[3]。
3.2 关于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在体内清除率减慢,全身给药有可能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或增加患糖尿病风险,以及加速骨质疏松过程和电解质紊乱等,需进行重点监护。本次调查的180例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平均年龄75.36岁,因此提示临床对于老年人更应密切观察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警惕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最佳方式是尽可能小剂量和短的时间用药[4]。
综上,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在国内的发生率资料不详。临床实践发现其相关的不良反应较多见,因此应加强糖皮质激素的合理性应用并实施个体化用药,进行专项点评,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规范管理,对于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陈新谦,金有预,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1-662
2 宁光,马志中,王卫庆,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2):171-202
3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updated2016)[EB/OL].[2016-01].http://www.goldcopd.org/guidelines- global- strategy- fordiagnosis-management.html
4 赵籥陶,黄慈波.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23-27
R977.1+1
A
1006-5687(2016)03-0031-02
2016-03-17
*通讯作者:黄淑萍,E-mail:hhyyhs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