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日学生对于民国艺术歌曲的影响

2016-07-25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民国留学生

张 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留日学生对于民国艺术歌曲的影响

张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民国时期的艺术歌曲达到了创作的繁荣时期,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至今还耳熟能详。但“艺术歌曲”并不是中国的本土歌曲形式,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来源于欧洲。但是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漂洋过海来到民国,其中留学生的作用巨大。他们将西洋音乐表演形式和中国古典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合理结合,使得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模仿,更是有了我们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民国;艺术歌曲;留学生;日本

一、晚清时期艺术歌曲雏形

晚清时期,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在这时期,产生了艺术歌曲的的雏形——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以李叔同、沈心工和曾志忞为代表。李叔同、沈心工和曾志忞都曾留学过日本,且对日本的音乐教育深感兴趣。西方音乐虽然进入日本较晚,但是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西方音乐在日本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专业音乐学校的建立、有规模地公派音乐留学、学科程制度的完善、歌唱活动的普及、优秀作曲家,和同一时期的中国相比已是超前。

鉴于当时中国缺少像日本一样的学堂歌曲,于是多采用日本、西方音乐曲调,少量中国小调加以中国填词的歌曲。不少当时的学堂乐歌,调式采用西方的大小调式;节奏简单整齐;一些歌曲采用钢琴伴奏形式;歌曲结构用一部曲式或者并列、再现二部曲式,结构更逻辑;在记谱法方面,使用五线谱和简谱记谱。简谱来源于欧洲,进入日本后得到广泛使用,留学日本的曾志忞把这种简谱和五线谱的记谱法引入到了国内,并且效仿日本课本中学堂乐歌都普遍使用简谱、五线谱记谱法在国内的学堂歌曲中也广泛使用。他的《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①。

在曾志忞的歌曲《新》中:

(1903年日本东京《江苏(东京)》杂志第7期《音学:乐理大意》)

调式调性为G大调的西洋调式、五线谱的记谱法、一部曲式结构、节奏简单规整、旋律进行平稳流畅。已经具备了艺术歌曲的雏形。

晚清时期产生的学堂乐歌,是在一批留日学生的推动下产生发展的。这些学堂乐歌,虽然带有着模仿的意味,但是作为中国的早期声乐作品,它基本实现了音乐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传播了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孕育了一批热爱和支持音乐教育的音乐者、也为后面的艺术歌曲的正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民国艺术歌曲正式发展

经过了晚清时期学堂乐歌的产生,到1919年,艺术歌曲才真正发展。一方面,留学人员学科方向的多元化,有更多学习音乐的人员,这为艺术歌曲的普及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歌曲具有传播广泛,能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情感,鼓舞精神的作用。民国时期社会情况特殊,“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人们意识到艺术“人性”的重要性,要求产生新理念音乐,既要充满“人的觉醒”又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校课程设置、师资方面,1912年南京民国政府规定唱歌为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随意科目,并规定了相应的周课时②,到20年代唱歌活动基本在全国各校都获得普及,唱歌活动在学校十分活跃。而这些乐谱、歌谱和西方音乐理论的引进,离不开大量留洋学习音乐的中国留学生。1927年11月27日蔡元培的支持下,萧友梅在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其课程中的“声乐”、“理论作曲”③体现着对于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推动,同时在学校每周放送的十种类型作品中,艺术歌曲就占两种,比例较大,体现对艺术歌曲的重视。并且聘请了大量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音乐家。

在音乐理论书籍方面,根据《民国时期总书目》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中,《艺术》收书2825种,其中音乐1117种,可以说比重也并不很小。自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研究》杂志之后各种音乐杂志纷纷刊发,杂志内容也进行了西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术语、艺术歌曲的刊载。不仅仅是音乐类刊物,一些非文艺刊物在刊载时事评论的同时也刊载一些爱国歌曲,艺术歌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这些书籍、杂志刊物的翻译、编写,离不开留学人员的努力。

三、留日学生对民国艺术歌曲的侧重及局限

留日学生普遍重视的是音乐歌曲对于人的教化,及纳入到学校美育的重要性。日本“明治维新”后门户开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涌入,传统日本文化受到冲击,在认识到自身落后的情况下,日本开始反思并学习西方以提高自身国力。其中受到较大触动的是教育体制。

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作为培养学生美育,至关重要,而最容易获得方式是唱歌。日本留学的李叔同、沈心工和曾志忞等人,创立学堂乐歌,推进艺术歌曲进入校园,陶冶情操、培养美育,其中曾志忞还曾模仿日本“国民音乐会”的音乐教育模式在国内进行过类似的教育实验。

可以说,留日的学生更重视的是艺术歌曲作为音乐形式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这为艺术歌曲的普及基本奠定了一定基础,首先让国民接受了艺术歌曲的雏形;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艺术歌曲促进了中国音乐的改良,将西洋创作技法和中国的民族传统精神相融合,创作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歌曲;再一方面,也是为后面我国的课程设置起到了示范作用,直到现在我们的大中小学仍然保留音乐课程,在音乐课本中不仅有中国传统歌曲,还有西方艺术歌曲以及中国的艺术歌曲。

虽然在日本西方音乐发展迅速,我国音乐家在初期选择借鉴模仿日本的艺术歌曲写法,可是后期西方音乐理论技法的地位越加重要。仅仅学习在日本接收到的音乐理论不足以支撑艺术歌曲的发展,且日本也并不是西方音乐的发源地,要想学得精妙,还是需要切切实实去西方国家进行学习。

留日的学生认识到了音乐美育与教化,将学堂乐歌作为载体发展艺术歌曲,贡献一批早期优秀声乐作品,为后期的创作与推广奠定基础。虽然这种学习还是较为浅显,但正是有了良好开端,才使后来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去西方学习。他们这种为早期艺术歌曲开荒的勇气激励无数后来音乐人,促使他们不断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①来自“简谱”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213.htm.

②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2.

③时影编著.《民国艺术》.团结出版社,2005:191.

[参考文献]

[1]《音学:乐理大意》.江苏(东京)杂志,1903(7).

[2]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时影编著.《民国艺术》.团结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J609.2;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159-01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民国留学生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艺术歌曲流行唱法对艺术歌曲发展的影响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