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建社会制度束缚下的中国女性体育

2016-07-25俊孟

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服饰体育活动

资 俊孟 婕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4 )

封建社会制度束缚下的中国女性体育

资 俊1孟 婕2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4 )

从古至今,女性参与体育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进入当代社会,体育已经成为女性物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她们全面发展的一种象征,也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明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主宰着封建文化的起落,它所包含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相夫教子”等对女性思想的影响延续至今。其内涵中所包含的“礼”“服从”“含蓄”等品质都对女性的行为及心理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分别阐述了封建社会时期,服饰文化、身体文化、礼仪文化三个方面对女性的束缚和对女性体育发展的阻碍,但是其中也不乏女性对传统封建制度的挑战,但是不足以撼动封建权威,女性体育发展缓慢。

封建社会制度;女性;体育

自古以来,无论西方的古希腊还是东方的中国古代都有关于体育活动的相关记载。体育运动随着人类的自身发展而逐步开展起来,原始社会是关于体育活动现象的发源地。作为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式的母系氏族公社社会,女性是这个时代的绝对主宰。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女性原始的石球游戏、舞蹈等活动在当时非常流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畜牧业劳动强度的增大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普遍提高。男性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女性地位也随着衰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主宰着封建文化的起落,它所包含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相夫教子”等对女性思想的影响延续至今。其内涵中所包含的“礼”“服从”“含蓄”等品质都对女性的行为及心理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了关于女性从事体育的记载。到唐代,由于开明的政治和兼容并蓄的思想,中国女性体育才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直到宋代以后及明、清,统治阶级对女性的禁锢越来越多,使中国女性体育几乎遭到扼杀。

1.服饰文化包裹下的女性身体

人类的服饰,是人类文化最早的物化形式之一,它既以特定的物质形态为前提条件,又体现着精神文化的深厚意蕴。渗透于各个时代人们心理情感、主观意愿、社会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之中、并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观念,是一种反映社会成员普通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代着装不是个性的体现个形态的展示,而是一种伦理的选择和政治的限定,所以我们在中国古代的服饰中找不到强调胸腰臀的、夸张人体性感特征的立体服装。古代服饰强调的是平面格局,直线造型,追求线条的流畅性、形象的完整性,注重政治、伦理赋予的表面象征。

中国自殷末周初就出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追求和谐,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与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服饰设计的理念,因而中国传统的活动服饰以宽松、含蓄、保守、线条平滑而柔顺、没有棱角为特点。中国体育的雏形在奴隶制时代就已形成,这一时期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为养生和军事操练,人们活动时的着装与生活着装基本一致,即先秦时期的袍制。这种袍制在秦汉时代得到完善,隋唐时代达到鼎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形制。

汉代时,由于蹴鞠运动的盛行,人们制作了进行蹴鞠运动时专门的装束(见图1)。虽然这种装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放了人的身体,即上身穿对门叠襟短衣;下身为长裤、绕膝裙,但由于受“不悖礼教”思想影响,衣裳、曳裙、徽毯严重限制了身体自由运动,因此也限制了跳鞠在古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图1 汉代蹴鞠图(影视作品)

唐代的体育达到鼎盛,衣人相映的审美观表现得非常明显。人们开始注重对衣物形态上追求例如,马球运动时,当时的上层阶级穿着考究:圆领、窄袖,领、袖及襟不缘边,下摆开叉,衣长至足,丝织面料上乘。这种带有浓郁东方特点的体育服饰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的形式美感。这种注重形态的服饰也表明了当时体育活动的功用。在唐代,女性的体育活动多为观赏性的。如“荡秋千” “舞蹈”等。在服饰的考究上和男性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就产生了区别。直至在“胡风”的影响下,女性开始解放身体,穿着胡服。唐代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潮不仅解放了女性的身体行为同时也促进了唐代体育活动的繁荣。

到了宋朝,体育活动的服饰花色品种出现多样化,体现在不同活动项目上服饰款式和色彩都有明显的区别。当时非常流行红色,从百戏和龙舟赛这两大项目服饰都以红色为主即可窥见一斑,而这与我国“以火为德”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宫廷体育活动,特别是宫廷马球赛,由于皇帝参赛,球场上大臣均穿黄服,与平时禁服色不一致,这也突出体现了古代体育服饰文化的特殊性。

然而,宋代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加深,人生命本体的运动冲动受到扼杀,体育文化的发展缺少一种富有激情和竞争需要的动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近代体育文化一撅不振,也给服饰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

2 “三寸金莲”束缚下的女性行为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时刻变化着。除了服饰上的装扮,在身体上直接进行装饰的民族也越来越多。欧洲的紧身胸衣、印度的鼻环、缅甸的长项圈、非洲人的纹身、刺青以及中国的缠足。“三寸金莲”作为古代女性美的标志,在宋朝达到了顶峰,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后。在我们祖辈中也依旧可以看到当时小脚的历史残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禁锢女性的陋习,它不仅是封建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代表着特殊时代的女性美。而这残酷的美也束缚了女性的思想,阻碍了女性身体行为的发展。

图2 裹脚穿鞋的过程

图3 草绿地织带黑边弓鞋(民初)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金莲”,得名于五代时期舞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如果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谈起,“莲花”被视为纯洁高尚的象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莲花也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被誉为一种美称。所以从这点我们也能看出,女性在古代社会已被社会背景赋予一种纯洁的形象,女性的生理性别再一次被社会化。而这种极度不和谐的小脚却成为特殊时期的女性美,由于男人爱小脚,“女为悦己者容”,女性在取悦男性的意图下自愿或被迫缠足,男人又因为女性的小脚,可增添女性娇柔的媚态而对女性的小脚掌玩爱不释手。于是缠足便成为那个时代女性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审美情趣的扭曲。可是这种美的背后所经历的不是普通的痛苦,其民间流传的俗语“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历经千年的缠足之风才被彻底禁绝。

通过图2、图3可以清晰了解到,所谓的“三寸”小脚在现今看来是多么的不和谐。殊不知,这样的小脚也得经过层层的“裹”才能变成“金莲”。据资料显示,在古代很多女性都是因为裹脚而丧失了生命,更有甚者,臭味四溢。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流行之风仅仅为了取悦男性的玩赏心理。女性在当时的地位不得而知。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也再一次酿成了女性的悲剧。 “三寸金莲”裹住的不仅是女性的一双脚,更是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社会现实。在这种思想受控于行为的情况下,对女性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女性的身体活动只能是在极少数幸存的女性中表演观赏性的舞蹈,而对其他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是无法自如地操作的。

3 “妇德”礼仪熏陶下的女性意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伦理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对封建礼仪的概述主要是对女性思想、行为上的限制。随着宗法社会发展的逐渐系统化和规范化,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法制度对女性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体现在她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以“三从四德”为核心的妇德是传统家庭婚姻制度中对女性的要求,它具体规范着女性在日常生活、社会地位上的具体行为。除此之外,“男女有别”思想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别的差异性显现得更加明显。周代《礼记·内则》描述:“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这条规则将男女的角色分工于“内”和“外”,男性和女性不得私相授受,女性未出阁前不能僭越此条规则。传统的性别隔离制度,不仅将女性束缚于宫闱和楼阁之上,又将女性定于从属、谦卑的家庭地位。由此塑造出的传统妇德,也必将是束缚女性身体行为,限定女性的身体活动,对女性走出闺阁,参与户外造成了障碍。因此也培养了女性含蓄、服从的性格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封建妇德行为规范是东汉班昭的《女诫》,它把先秦至汉代儒家典籍中有关妇女道德,女德教化的观点和学说加以总结,形成了关于妇女道德准则的系统化规范。从《女诫》的颁布也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以纲常形式确立下来,妇女必须“格守妇道”,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女性的思想禁锢达到了顶峰。

总而言之,我国封建社会传统妇德规范下所形成的社会性别制度也刻上了男女尊卑有别的印记。人为地使男女的社会性别差异扩大化,使男女有了不同的分工。特别是对阶级地位的划定,出现了一系列以男权为首的性别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也一直作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影响着女性的发展。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所孕育出来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性体育的发展。虽然不乏一些女性冲破束缚,主张自我,向封建礼仪道德规范发起挑战,但是星星之火却敌不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在这样一个受压抑的社会中,“妇德”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束缚,直接将女性的生活禁锢于深闺庭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体育运动局限于一些弱体力的竞技游戏,并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间互娱互乐为目的,封闭性明显,与体育的开放包容性相冲突。“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女子体育文化的封闭性特征。

除此之外,观赏性的体育活动也是女性活动的主要方式,它以取悦男性、供人观赏为主要目的,在这种体育活动的表现方式中所透露的依然是女性地位的低下,体育的竞技性功能得不到体现。

[1]晓燕,朱冀.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7-9.

[2]刘小湘.自然哲学思想对运动服饰演变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32-33.

[3]王俊奇.宋代体育运动中的服饰文化 [J].上饶师专学报,1999,19(l):76—79.

[4]赵东玉,李健胜.《中国历代妇女生活掠影》[M].沈阳出版社,2003.

[5]苏轼.《蝶恋花·花退残红》.唐桂章.《全宋词》.中华书局,1956年版.

Chinese Female Sports under the Shackles of the Feudal Social System

ZI Jun, et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E, Tianjin 300384, China)

资俊(1987-),天津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服饰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们的“体育梦”
Wearing History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