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后台湾政局及两岸关系走势分析
2016-07-25李文艺
李文艺
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第14任“总统”“副总统”暨第九届“立法院”的“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胜国民党朱立伦308万票,当选新一届台湾领导人。朱立伦选后请辞国民党主席。由于主张“台独”路线的民进党重获执政,岛内蓝绿政治版图全面异位,选后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势错综复杂。此次选情,折射出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某些特征,台湾政局演变的一些态势,以及两岸关系的可能走向。
选情与当前台湾的政治生态
应该说,综合观察分析此次选情的参考指标除“总统”选举得票数外,还应包括选举投票率、政党票、政党“立委”席次分配以及选民数量增减等。此次台湾“二合一”选情突出反映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若干特征:
一、青年选民成骨干力量,两党选票差距主要在首投族。
国民党执政以来,党务改革和社会改革成效低,特别是马英九的第二任期内,未能有效争取青年人、首投族,岛内以青年为主力的社会运动高涨,投射到选举结果。分析国民党流失的选票和民进党增加的选票,首投族是主要差距。国民党比2012年少得300余万票,此次选举的投票率很低,仅66%,相比较于2012年,大约少了150万人投票。如果说没有去投票的人绝大多数是国民党的支持者,那么,国民党还有160万票流失了。这其中,宋楚瑜是一个原因。2012年宋楚瑜仅得到2.8%的选票,这次宋莹配得票12.83%,同时,比亲民党的政党票得票率多出6.3个百分点(约80万),也就是说并不支持亲民党的泛蓝人士将票投给了宋莹配,宋大概从蓝营中抢了朱玄配80万选票,合理分析得出,还剩下的80万票应属于新生代或由蓝变绿的选民。而在蓝绿壁垒分明的台湾,选民的投票意图不会轻易改变,首投族是政党竞争中较容易争取的选民群体,首投族也有较容易被动员、投票意愿较高的特点。相关研究认为,蔡英文的主要赢面就在通过基层动员、加强青年人培养和取得青年社会运动的支持,赢在首投族,而民进党蔡英文较上次选举多出80万票,也是青年人的票。从政党票看,“时代力量”得到6.1%的政党票,约75万票,“时代力量”的支持者大部分是青年人,在“总统”票方面基本上投给了蔡英文。台湾近4年来成长起来的首投族数量约129万,他们大部分将票投给了绿色政党。
二、国民党基本盘还在,仍有革新再起的可能。
选后有观点认为国民党已惨败崩盘,甚至会迅速走向泡沫化。然而一次选举失利,或是一次政党轮替,并不能说明国民党已经崩盘。英仁配赢朱玄配约25个百分点。而蓝营中有部分人听信宋楚瑜“弃朱保宋”,大概占6个百分点,将“总统票”投给了宋楚瑜。从历次选票数据看,2004年国民党在区域“立委”选举中总得票率曾跌至32.83%,2014年“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国民党得票率40.7%,这次“大选”,国民党在区域“立委”部分总得票率38.7%,政党票得票率是约27%,“总统票”得票率31%,国民党基本盘稳定在30%左右,说国民党现在已经崩盘,恐为时过早。从“总统”票数量看,国民党对手民进党2004年陈水扁的得票数是647万票,2008年谢苏配得票544万,2012年英嘉配609万,此次得票比2012年增加80万票,然而,只比12年前的2004年增加了42万票,从历史看,支持民进党、支持“台独”理念的人数增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民进党的赢与国民党的输基本还在合理区间内振荡。
三、民进党基本支持力量在缓慢上升,基层选票结构变化。
此次选举更明显看出民进党实力持续上升的趋势。2008年受陈水扁贪腐以及两岸关系恶化等多因素影响,民进党的支持率几乎见底,参选人谢长廷得票41.55%,国民党得票58.44%,在两党对决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年只得到基本盘或略多。对比国民党30%的基本盘看,民进党的基本盘呈现稳定大于国民党的态势,此次民进党的政党票为44%,第三势力政党票可观,并未被民进党裹胁,也即是说只有为数不多的中间选民将政党票投给民进党,可以认为民进党的基本支持力量稳固在40%左右,仍超过国民党。但是,民进党的基本支持力量仍有别于“铁票仓”,基本支持力量人群中有部分仅仅是不喜欢国民党的官僚气息,而纯粹因赞同民进党大陆政策而归队民进党的铁杆支持力量大概维持在30%左右。民进党基本支持力量成长除了青年人、首投族票源外,与地方上蓝绿板块异位有关。从区域“立委”得票的分配看,区域“立委”选票民进党的总得票率为45.1%,不分区政党票是44.1%,几乎重叠的,而国民党方面区域的得票率是38.7%,远高于政党得票率26.9%,说明基层选民对国民党的提名人选,选人重于选党,此次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在不少选区都是以较高票落选,与民进党提名的胜出者差距很小,有相当部分的区域候选人被国民党的形象拖累,与“立委”失之交臂。这会刺激更多的地方派系和地方实力人物倒向民进党,也反映出国民党执政差、地方服务差、脱离社会和民众,民进党在地方上的支持度已经并且还会增长。
四、第三势力在此次选举中成长的趋势明显。
第三势力主要看政党票,国民党的政党票约27%,民进党约44%,其他约29%(包括亲民党6.5%,“时代力量”6.1%),国民党与民进党大约相差17个百分点。而2012年政党票的情况是国民党44%,民进党34%,其他22%,(包括亲民党5.5%,“台联党”9%,其他7.5%)。第三势力小党总共增加了7个百分点。宋楚瑜与国民党素有嫌隙,不具备在选后整合为泛蓝党团的条件,于是在新一届“立法院”中呈现“二大二小”的格局,“时代力量”与一名无党籍归队民进党党团,高金素梅归队亲民党党团,暂时形成74:35:4的党团格局,“立法院”超三分之二的数量是76席,如果民进党党团74席加上亲民党党团4席就会超过76,甚至达到“修宪”的门槛,亲民党或将成功扮演关键多数的角色,第三势力左右台湾政局的能力有所增加。第三势力的成长反映了岛内社会运动力量的进一步成长,新世代意识形态的转变。此次大选,民进党很好地利用了社会运动的力量,但是社运力量与民进党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主张在有些议题上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如“时代力量”黄国昌公开表示支持马英九登太平岛,认为美国不应该对台湾领导人说三道四,与蔡英文的意见相悖。社运力量在政治主张上更为激进且以意识形态为导向,同民进党作为较成熟政党的运作模式不同。同时,台湾第三势力的抬头说明经济选民的地位凸显,大部分选民认为应结束蓝绿恶斗,注重民生和公平,所以此次不少人将选票投给民、国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小党,表达出这样一种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