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游》注释商榷

2016-07-25陈光斌马玉

关键词:逍遥游教科书

陈光斌 马玉

摘 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编的《庄子·逍遥游》的课下注释很是详细,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庄子的思想作用很大,但是个别词语的注释还有待斟酌。

关键词:教科书;《逍遥游》;注释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编了《庄子·逍遥游》,课下注释丰富详细,但个别注释值得商榷。

一、“怒而飞”

振翅奋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教材注释)

《辞海》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将“怒”注解为“形容气势强盛”,并直接引“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作为例句。而《汉语大字典》中将“怒”注解为“奋发;奋起”,也直接引“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作为例句。

经比较,教材将“怒”注释为“奋发”是正确的,可是将之直接解释为“鼓起翅膀”就显得牵强了。笔者认为,课下注释可延用《汉语大字典》的注解,调整为:“怒:奋起。怒而飞,即奋起而飞,意即振翅奋飞。”

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教材注释)

《汉语大字典》将“抟”注解为“回旋;盘旋”,并以“希鹏举以抟天,蹶青云而奋羽” (曹植《玄畅赋》)“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庾信《晚秋》)为例。《辞海》将“抟”注解为“环绕;盘旋”,并引“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为例。

对原句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文中“上”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往上飞。“而”表修饰,“抟扶摇”表示动作的一种方式,显然将“抟”注释为“环旋着往上飞”是不可取的,应将“抟”注解为“盘旋;回旋”。对句意的注解也应取《辞海》中“意谓鹏鸟鼓动翅膀,结聚风力,乘风盘旋上飞九万里”之意。

三、“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教材注释)

“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之注解为“年龄;年岁”,《辞海》和《汉语大字典》均将之注解为“岁数;年纪”,均无“寿命”之意,

结合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应指年纪小的(人),“年”注解为“年岁;年纪”较为恰当。

四、“以五百岁为春”

以五百岁为春,意即两千年为一年。(教材注释)

此处注释虽没有错,却不太妥当,可以注释为“把五百年当作春季”。当然,此处不作注解也不会影响对句意的理解。后文“以五百岁为秋,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对四季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广韵·谆韵》:“春,四时之首。”《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汉语大字典》)如要注解,只需对“春”作注解:“春:一年四季的第一季。”亦可增补《荀子·王制》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一常识。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

五、“绝云气”

绝,直上穿过。(教材注释)

《辞海》中将“绝”注解为“穿过;越过”,《汉语大字典》将“绝”注解为“横渡;穿越”。根据原文“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可知鹏鸟已上九万里高空,背负青天,穿过云气往南飞。将“绝”注释为“直上穿过”显得注释太窄,“直上”只表示鹏鸟上飞的一种方式,可以将“直上”删去,注释为“穿过”或“穿越”即可。

六、“知效一官”

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效,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教材注释)

把“效”注解为“功效”似乎不准确,理解为“胜任”似乎也显得牵强,

查阅《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效”有“模仿;效法”之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将之注解为“模仿;效法”会更好,原句可译为“才智能使一方官员效法”。

七、“行比一乡”

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比,合。(教材注释)

“行”,《汉语大字典》注解为“行为、德行”;《辞海》注解为“行为、造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注解为“品行”,并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橘颂》)为例。故教材注释中将该字译为“善行”不当,应将其注解为“品行,德行”。

“比”,《辞海》注解中有“和顺”之意,并以“王此大邦,克顺克比(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诗经·大雅·皇矣》)为例。《汉语大字典》中注解为“合;亲和”,并以“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陆德明释文:比,亲合也)”(《礼记·射義》)“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发遗”(《汉书·楚元王刘交傅附刘歆》)为例。

笔者认为,教材将“比”理解为“联合”,不太准确,原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属于对举,将其注解为“和顺”比较恰当。“行比一乡”即“品行、德行能使一乡之民和顺”。

八、“而征一国”

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教材注释)

《辞海》《汉语大字典》中对“征”的注解有以下几项:

①远行。②征伐;征战。③争夺;夺取。 ④赋税。⑤旧同“钲”。⑥姓。⑦“徵”的简化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六版中则增补了以下4个义项:

①召,征召。特指君召臣。《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②追究;追问。③应验。④求;取。

上述辞书中均没有“信”“取信”之意。

根据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结合语意的递进关系看,笔者认为此处“征”作“征召”理解较为合理。课文下可以这样注释:“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原句可以这样理解:“所以,那些才智能使一方官员效法,品行、德行能使一乡之民和顺,德行能使一个君王满意,才能能够使一国之君召见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斥鴳一样。” 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庄子在文中提出的“无己、无功、无名”思想就水到渠成了。

九、“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犹然,笑的样子。(教材注释)

此处将“犹然”注释为“笑的样子”显然是错误的。《汉语大字典》中对“犹”的注解是“犹,连词,尚且。多与‘况配合使用,表示反问。《玉篇·犬部》:‘犹,尚也。《史记·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根据原文“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可知此处“且”相当于“况”,从用法和语境不难看出,“犹”在此处是“尚且”之意。

(责任编辑:李益)

猜你喜欢

逍遥游教科书
清季乡土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