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言文合一
2016-07-25俞萍蓉
俞萍蓉
摘 要: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目标引领、言文合一。看一堂课的教学是否高效,要看它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要,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看教学流程安排是否成渐进深入的序列,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学的逻辑。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言文合一;《小石潭记》
怎样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才是有成效的课?许多名家的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清晰、有效的目标意识。知道应该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并且把目标意识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
这样清晰的目标意识首先要基于教师的专业视角,对文本进行“职业性阅读”,深入发掘文本丰富的教学价值,并且对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提炼和优化,从中确立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一是语文知识——可带领学生开展言语训练的文本的言语价值,包括蕴含丰富的情趣与理趣的词句、恰切的修辞手法、典型的表现手法乃至独特的标点用法;二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然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定位与编制统帅教学的课时目标,选择与处理围绕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呈现实施目标的教学流程,设计与组织达成目标的学生活动,设计与反馈强化目标的高效作业,从而逐步培育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古代游记,大都比较简单,但写景状物各有其特色,大多是作者感事抒怀、借景言情之作。《小石潭记》状写湖南永州附近的一处无名水潭,文章突出其石底水清、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特点。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地处荒野、人迹罕至,无人赏识,“养在深闺人未识”。潭的命运不正是人的命运吗?这与作者志向远大、才华满腹却被贬永州司马的遭遇何其相似!所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景色分明是作者心境的投射。一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和“万径”“绝、灭”了人、鸟的踪迹,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在作者笔下,“千山”“万径”都是雪,致使“鸟飞绝”“人踪灭”,就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但江是不会存雪的呀,难道这个孤独的老渔翁,真的是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吗?这境界其实就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失意孤独之情漫上心头,无边无际。人“无情”,只得转向非人却“有情”的草木中去寻找慰藉和寄托。但是,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虽然被贬,虽然落魄,其内心还是不甘的,还是心存希冀,等待“如有用我者”的,一如姜子牙等待“周文王”,于是更感孤独和怀才不遇。但学生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难度的。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散文名篇,历来人们对这些游记的评价都极高,在于他不像一般玩山游水的人那样,只是浮光掠影,得到一点浮泛的印象,他的游记不仅描绘了山川景物形态,而且在自然山水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现实情怀(“堙厄感郁”的处境和心情)。但对作者如何以文言志、以句见情,即融情于景、以实写虚、动静结合的写作特色进行欣赏评价,更不是易事。因此,在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欣赏评价,应是教学的重、难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表述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这样的要求却不仅仅是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反映了一种语文素养上的要求。
“积累”“感悟”都是极为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去积累、感悟。而“诵读”更需要品味意蕴、投入感情。这样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反映出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教学规律。
看一堂课的教学是否高效,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要,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价值的活动和高成功期待的课堂才会使学生尽力投入地学习。因此,在确定隐性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应有一个在一节课内能够实现的显性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看见学习结果,通过在活动中的有价值的参与,通过尽力,有学得的可能,这样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结果的显现上才会呈现出吸引力。
因此,就《小石潭记》的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关注文言文和游记散文的文体特征。由此,笔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会解释并清楚为什么这样解释“乐”“斗折蛇行”等重点文言词语。
2.通过多种朗读,领会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受、发现、欣赏小石潭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笔者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是明确而集中的。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一两个点,可以形成强烈的刺激,彻底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才是高效、优质的课。同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所兼顾,三维融合,相互渗透,充分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看一堂课的教学是否高效,还要看教学流程安排是否成渐进深入的序列,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学的逻辑。活动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在同一话题下环环相扣、衔接自然且能构成一个有梯度的、形式不同的任务,即让文本解读走向学生,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结果。有了感同身受,文本解读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语言,运用了语言,获得了能力。而这个序列步骤,教师必须了然于胸,才会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同时,文言文教学要避免两个极端:“毁于清议”与“死于章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
显然,涵泳当是一条捷径,为众多教学大师所推崇。反观传统的教学模式,私塾教育即强调一种直观而又简单的教学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结果是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一种感悟力,就是所谓的“慧根”。可见,教法千种读为本。对文言文的理解赏析,如若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配以适时的点拨指导,学生必然能够体会语言的节奏与韵律,必然能够揣摩文意。以几个词语为切口,前后勾连,入得文字,又出得文字,是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笔者采用言(文言)文(文章、文学、文化)合一的教学策略,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追问,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在对话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读懂文本到读懂作者,最终在作业环节以这样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读出自己:
当柳宗元在永州的山水间踌躇徘徊之时,与他同时参加“永州革新”而被一贬再贬的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这样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但他却在自己的陋室里自得其乐,并且满怀希望——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直接出示课题《小石潭记》,导入新课。
选择直接导入,是因为这样可以实现本色阅读,摒弃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导语,学生没有受到老师思维定势的影响,不会被框定在老师的理解和认识中。学生可以原生态地自由阅读,产生最初的阅读疑问,获得最初的情感体验。
2.同桌合作初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没有专门的知识,不掌握专门的技巧是无法读懂的。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考点在课内,材料在课外,如果看不懂文言文的意思,那怎么去理解分析呢?因此,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要积累众多的知识: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词义不同的词、重点虚词用法、多种句式等。怎么积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这里提出了一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即注释研读法。
本环节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析,来“发现”和归结朗读的技巧——停顿恰当,节奏分明。
其实,“借助工具书”“借助注释”都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这也充分表明教师不应该包办一切,而是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学。而且,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积累字词之外,语法就显得很重要了。虽然,初中阶段的学习要以“文”和“言”为中心,对于语法知识只要涉及即可,不必作为授课的重点,但是要注意随时渗透。所以,课上还要通过朗读停顿的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解释文言词句的规律,授学生以“渔”(比如“心乐之”中的“乐”,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希望假以时日,可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小组合作再读:读出一分景物的特点(读懂文意,理解赏析)。
“作为游记,移步换景是它最大的特征。那柳宗元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以此作为过渡,笔者的主问题是这样的:试着用一个字“一网打尽”小石潭的景色特点,并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一说。
教学的切入点应当是文本特点和学生需求。切入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才会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动机。素读,获得最初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同时,引导树立自主学习、质疑探究的意识。
同时,学习活动要为“课眼”服务。“你能用哪个字‘一网打尽小石潭的景色特点?又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样的特点的?”对这一主问题的探讨,可以拎起全文的整体教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串起对重要词句的疏通及规律的把握,以及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的学习。
4.自由放声三读:读出几许作者的心情(读评作者,探究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融情于景、以文言志、以句见情,即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感和现实情怀(“堙厄感郁”的处境和心情)呢?
(1)主问题:面对小石潭的如此美景,柳宗元心情(感受)如何?
对这一主问题的探讨,最大的作用是,围绕教学点“清”,教学流程进一步推进,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呈现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追问,通过对话和倾听,带动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沉入文字背后,深度体会作者情感。
(2)链接柳宗元生平简介,探究原因。
(3)链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陋室铭》,谈谈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这儿采用移情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注重观点和角度的多元,增强表达欲望。
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笔者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熟悉的景点,写一个两三百字的片断,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
“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是——积极创设情境,并对学生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包括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综合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以言语形式为抓手,主动探究,提高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掌握祖国的语言,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形成必需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