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下肢骨牵引患者有效牵引率中的应用

2016-07-24陶素珍张凤余娣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下肢骨圈员品管圈

陶素珍,张凤,余娣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11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1100)

护理园地

品管圈在提高下肢骨牵引患者有效牵引率中的应用

陶素珍1,张凤2,余娣2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11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110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住院患者下肢骨牵引有效牵引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定出“提高骨牵引有效牵引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原则选定造成无效骨牵引的3项主要原因为:患者骨牵引知识缺乏、护士督查指导不到位、害怕疼痛。针对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对策如:多次重复向患者宣教骨牵引知识、制定有效骨牵引规范、建立无痛病房、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无效牵引率从31.8%下降到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显著提高了骨牵引患者有效牵引率,还培养了圈护士的团队凝聚力和专业知识能力。

品管圈;骨牵引;有效牵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在自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运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加,对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下肢骨牵引是创伤骨科常见的治疗手段,有效的的骨牵引,能促进骨折复位、减轻疼痛、消除水肿和缩短住院日、降低手术难度。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科运用品管圈对下肢骨牵引患者实施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有效牵引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活动所在病区主要收治创伤及关节患者。2014年收治患者1 203人,手术825人次。对收治的各类下肢骨折和骨盆骨折施行的牵引包括跟骨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股骨髁上牵引。颅骨牵引及尺骨鹰嘴牵引未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在实施品管圈管理前,调查分析了66例施行下肢骨牵引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品管圈方法对68例下肢骨牵引患者实施管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牵引种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品管圈成立品管圈由1名圈长和5名圈员组成,设辅导员2名,分别为科护士长和病区护士长。圈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2名,平均年龄25.3岁,工作年限2~7年,其中护士3名。护师3名.品管圈由圈长和圈员共同设立圈名和圈徽。圈名为“骨康圈”,寓意希望通过我们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每个患者都能早日康复,拥有一身健康的骨骼。

1.2.2确定主题品管圈圈员首先成立了微信群,建立了沟通平台,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定出降低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出院流程的满意度、提高骨牵引有效牵引率5个主题。六名圈员通过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各个主题进行评分,每项按5、3、1分进行评分[2],最后选出提高骨牵引有效牵引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总分为19.33分,上述4个方面评分分别为5.00、5.00、5.00、3.33分。

1.2.3拟定活动计划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第一阶段(第1个月):组圈和选定主题;第二阶段(第2~4个月):现状调查,目标设定;第三阶段(第5个月):要因分析和对策拟定;第四阶段(第6~8个月):实施对策;第五阶段(第9个月):效果确认,活动方案标准化,活动的检讨和改进。

1.2.4现状调查2014年7月至9月,所有圈员通过自制的调查记录表(见表1),观察记录下肢骨牵引的有效率及无效原因(见表2)。总评分达到和超过2分以上病例设定为无效牵引。共调查66例下肢骨牵引患者,21例骨牵引认定为无效牵引,无效率为31.8%。其中骨牵引知识缺乏、护士督查指导不到位、害怕疼痛占无效牵引原因的81%(17/21),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3],将以上3项原因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进项目的主要问题。

1.2.5目标值设定由表2可以看出该案例的改善重点的累积百分比为81%,圈能力=圈能力平均值/圈能力总分=3.33/5.0=66.6%。改善值=[1-现状值(68.2%)]×改善重点(81%)×圈改善能力(66.6%)=17%。目标值=现状值(68.2%)+改善值(17%)=85.2%[4]。

表1 下肢骨牵引效果调查表

表2 下肢骨牵引无效牵引原因分析(%)

1.2.6要因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运用鱼骨图方法,从人、物、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下肢无效骨牵引发生的原因。a)人。护士:护理工作繁重,人力不足,责任心不够,对骨科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对骨牵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弱。患者:患者对骨牵引知识缺乏;身体虚弱;怕麻烦,出现问题时未及时求助医护人员;害怕疼痛。患者家属:心疼患者,不能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b)物。床铺和牵引设备老化,缺乏专业功能锻炼器具。c)指导方法。未及时有效进行效果评估,指导缺乏针对性,指导内容单一枯燥。d)环境。病房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针对以上原因,按照80/20原则选定导致下肢骨牵引无效的3项主要原因:骨牵引知识缺乏、护士督查指导不到位、害怕疼痛。

1.2.7拟定对策圈员针对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提高有效牵引率对策,再各自通过对上级政策、可行性、圈能力和经济性打分对拟定对策进行评价。每个维度分别以1、3、5分进行评价,5分最好,3分为可接受,小于3分不予以采纳。

1.2.8对策实施各项对策的实施均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法[5]。

对策一:扩展宣教层面,提高有效牵引标准的知晓率。P (计划):开设“下肢骨牵引知识普及”公共课堂,讲授骨牵引相关知识,会后及时反馈。制作各种健康处方及宣教材料发放。D(实施):制定骨牵引健康教育处方,并有针对性地发放,科内开设“骨牵引知识普及”课堂,向患者讲解有效牵引的必要性,提高其依从性,不定期检查患者对骨牵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C(核查):共发放下肢骨牵引有效牵引率调查表70份,回收率100%,患者满意率95%。A(总结):组织科内进行沟通技巧学习培训一次,骨牵引有效牵引率调查表一周发放一次,征求患者的建议及意见,将检查责任护士宣教完成情况列入护士长日常工作范畴。

对策二:改善宣教模式,加强检查反馈。P(计划):制定下肢有效骨牵引标准,并督促实施。D(实施):a)责任护士按有效牵引标准对患者进行骨牵引指导;b)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知识指导,使患者易于接受;c)对骨牵引规范的患者予以表扬;d)责任组长加强检查,每日检查本组牵引患者有效牵引情况;e)护士长不定期考核护士有效牵引标准。C(核查):护士直接面对患者的时间偏少。A(总结):治疗车备物全面,减少护士来回走动,将护士的更多时间交给患者,将每日观察患者牵引效果列入责任护士日常工作。

对策三: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有效牵引依从性。P(计划):加强疼痛评估,采取有效镇痛措施,建立无痛病房。D (实施):a)根据疼痛评分表科学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b)通过舒适护理,减轻患者疼痛感;c)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有效骨牵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d)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C(核查):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积极配合治疗。A (总结):要求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疼痛情况。

2 结果

2.1有形成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无效牵引率由31.8%下降至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有效率由61.2%上升到88.2%,达到并超过活动前的目标值(见表3)。

表3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有形成果比较(例,%)

2.2无形成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每名圈员就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自信心、积极性、责任心、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7个方面,按每项5、3、1分进行评分,计算平均法,活动前上述项目的平均分为3.8、2.4、1.2、2.8、3.2、2.6、1.6、2.2分,活动后分别提高到4.6、3.2、2.3、3.5、4、3.4、2.2、3分。所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图1)。

3 讨论

图1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各项能力评分情况

3.1品管圈活动对患者的意义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骨牵引无效牵引率。下肢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疾病,骨牵引兼有复位和固定的作用,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效的骨牵引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接受骨牵引治疗的创伤如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均为较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既承受着创伤带来的巨大伤痛,又有对骨牵引手术的恐惧,往往难以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加强了对骨牵引患者的护理重视程度,改进了护理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了骨牵引知识的宣教,使有效骨牵引的理念深入患者及家属的心中。患者及家属通过了解骨牵引的基本知识,能够及时发现骨牵引治疗中的问题,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患者害怕疼痛是发生无效骨牵引的重要原因。在品管圈活动中,我们不仅仅通过常规的药物镇痛模式,更提倡舒适护理模式[6],通过耐心的宣教和谈心,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积极鼓励患者,指导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总之,开展品管圈活动既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又改善了服务质量[7]。

3.2品管圈活动对护士的意义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综合素质。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各个阶段均运用了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圈员的才智,让每一名圈员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在整个活动中,既有各自分工的项目,也有共同合作的项目,培养了圈员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教会圈员如何理解团队,如何发挥集体的优势去解决问题,如何在团队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促使圈员主动查阅资料和文献,培养了圈员的专业能力,拓展了知识面。在对策实施阶段,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法,培养了圈员良好的工作方法。通过本次圈活动,患者的无效牵引率显著下降,得到护理部的充分肯定,也极大的提升了圈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工作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8]。

3.3本次活动的不足和改进圈员的品管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选题阶段浪费较多时间;真因验证阶段,一些圈员需一边工作一边审核,没有协调好工作和核查之间的关系;对策实施稍显仓促。从最后的结果看,无效牵引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今后将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渐解决以上问题。

[1]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1):60-61.

[2]徐建明,丁万红,方亭妮,等.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4.

[3]张小红,沈晓琴,夏苑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3B):33-35.

[4]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5]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6]罩杏香.舒适护理对老年骨牵引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0,112(6):1244.

[7]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8]孙莉,刘瑶,贾立红,等.在胃肠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8-61.

R473.6

B

2015-06-25

陶素珍(1963-),女,副主任护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护理部,211100。

1008-5572(2016)01-0091-03

猜你喜欢

下肢骨圈员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护理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