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里的“光棍危机”

2016-07-23沈青

晚报文萃 2016年4期
关键词:光棍男青年农村

沈青

“2020年,中国或将爆发光棍危机,上千万男性将打光棍。”当这条新闻被各大媒体热炒时,桂林广大农村的男青年早已在为讨老婆难发愁。

城乡的巨大落差导致城乡婚姻资源不对称,农村青年娶妻难上加难。同时,彩礼、结婚花费的有增无减,让农村男性及其家庭不堪重负,更加剧了农村的“光棍危机”。

四兄弟三个光棍

阳朔县葡萄镇厄头村离桂阳公路不远,56岁的黄金莲(化名)是当地一位媒人。近几年,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的传统婚俗日益减少,她也变得几乎无事可做。

2015年10月6日,村口的诸葛家托黄金莲为家中的两个儿子找对象。黄金莲摆摆手说:“村里的女子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嫁出去了,难找啊。”

诸葛家的儿子一个30岁,另一个26岁,都在广东打工。“想在国庆这几天趁着不少人回村,为两个儿子找个对象,最好过年能结婚。”两人的母亲说。

厄头村有1000多人口,村里22岁至30岁的男性有100多人,他们多在阳朔县城、桂林市区和珠三角打工,至少有一半人还未成家。此外,村里还有9个40岁以上的光棍。

在与厄头村相邻的老村、水胆村,情况类似。

老村27岁的村民诸葛仁栋(化名)家境一般,同龄人的孩子都读书了,他仍娶不到老婆。他家方圆50米内有十来户人家,像他这样的大龄单身男青年还有五六个。

根据记者走访了解到的数字,这三个村还未结婚的适婚男性有180多人,占了三个村总人口的10%左右。

在去年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将农村的光棍分为四种类型:历史塑造型、身心缺陷型、经济贫困型、缘分宿命型。

历史塑造型光棍数量不多,他们普遍年龄较大,由于历史原因未婚。

而其他未婚适龄男青年,基本涵盖了农村光棍的另三种类型。

身心缺陷型的光棍在三个村子里都有,他们有的智障,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身体残疾。

经济贫困型光棍是目前农村光棍中最主要的类型。

男多女少的天平倾斜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

正是基于这些数字,专家预计中国的“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李相龙在阳朔县的一些乡村从事劳务输出多年,一些工厂青睐16岁到35岁的女工,前几年,招女工相对容易,“贴完告示,人就跟着来了。”而这两年,招女工如同“挖人”。上个月,本地一个衣架厂让李相龙去招人,要求最好是女工。但来应聘的人几乎让李相龙没得挑,“来了7个人,只有1个是女的。”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肖富群认为,造成农村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仍根深蒂固。从记者走访的几个村庄来看,人们骨子里还是愿意生男孩。因为男孩不仅意味着增加劳动力,还意味着承包到更多的土地。

做了多年媒人的黄金莲说,当地农村的姑娘大都到县城、城市里去了,她们绝大多数不会再回到农村成家,“在城市里见了世面,或者受到了好的教育,谁还会回到穷地方来找对象?”

一项调查发现,同样是受过中等职业以上教育的农村男女青年,大约有70%的男性在城市无法扎根时会选择回乡择偶,但仅有30%的女性会选择回乡择偶。

“稀缺”加重经济负担

“过去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现在是农村女子不愁嫁。”农村结婚年龄段女少男多的现实,往往让女性一方在谈婚论嫁阶段处于“强势”,由此产生了农村婚姻的“高消费”,把不少农村男青年挡在了幸福的门外。

桂北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凤水村深处大山之中。村里的光棍邹董(化名)觉得娶妻生子只是一个梦。

前几年,常年染病的双亲花光了邹董家中所有的积蓄。由于要在家照顾父母,他必须留在山里,守着四处漏风的老屋。送走双亲后,他发现村里的姑娘大多进城打工了,山外的姑娘没有几个愿意嫁到山里来。

邹董说,在当地结婚起码要有个像样的房子,“最差也得是两层楼房,至少6间房。”他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单是建房成本就要15万元,算上流水席、首饰这些结婚的其他花费,“讨个老婆至少要20万元。”而他的主要收入是不到四亩的辣椒,一年最多也就收入2万元,“不吃不喝也要攒10年,讨老婆难过登天。”

而在桂南一些农村地区,彩礼成了最沉重的花销。在阳朔葡萄镇的几个村子里,6万元是村民口中的“最低消费”,多的要8万元、10万元。

2013年,当地一位小伙迎娶一位广东姑娘时,20万元的彩礼“刷新”了当地的彩礼记录。加上到阳朔一家五星级饭店摆酒的费用,以及承包对方亲朋的路费、房费等,一共花了将近30万元。

3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一位村民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有一个儿子结婚,半辈子的积蓄全没了。

幸亏这位小伙的父母在镇上经营小本生意,有一定积蓄。但谁家的孩子结婚时拉高了标准,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和攀比,如同传染病蔓延。在附近的农村,因孩子结婚,年迈的父母负债累累的比比皆是。

葡萄镇老村村民诸葛春花(化名)已经60岁了,可还承包了花生地,日晒雨淋,为的就是两个儿子的婚事。去年,她还清了为大儿子操办婚事借的款,在几个月前终于把婚事办了。可现在,她又要为小儿子的婚事发愁,“女方要求在县城买一套130平方米的商品房,再买一辆小车,一共要30来万。”诸葛春花只能妥协,为小儿子的婚事借款12万元。

危机集聚社会风险

农村的“光棍危机”并不是一部分农村男性被挤出婚姻这么简单,倾斜的性别天平背后,是更加严峻的社会问题。

根据2013年《中国的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显示,大量失婚青年的存在,客观上激发了买婚、骗婚、买卖妇女等犯罪行为。接受调查的364个村庄中,约30%曾发生过骗婚。

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性别结构失衡所带来的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分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风险更多地集中在个体和人口领域。但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社会转型的利益矛盾,则可能将性别失衡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和扩大。

为扭转这一现象,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关爱女孩”等行动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试点地区的独女户家庭或者双女户家庭会得到特别的经济资助。但有专家担心,在男尊女卑的现实中,部分农村地区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都难获保障,这些经济杠杆政策在执行中如何才能确保不走样?

天平已经倾斜,也不乏治理药方,却无法改变千万级数光棍即将到来的现实。尽管在性别失衡的源头上,我国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已经存在的光棍问题,在社保和经济发展方面,整个社会仍可以有所作为。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肖富群建议,可以考虑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给予失婚人群特殊支持。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帮助农村男青年提高生存能力,并通过建立更大范围、有针对性的农村婚姻信息交换平台,帮助更多农村光棍找到合适的配偶。

(霍君摘自《桂林晚报》2015年10月30日,图/欣生)

猜你喜欢

光棍男青年农村
激将法
不长叶子的树光棍树
光棍的桃花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The Shanghai Marriage Market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质问等2则
杂技
请你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