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情怀和历史视野
——漫识杨清汀的学术和书法艺术

2016-07-23窦永锋

书法赏评 2016年2期
关键词:书论书法艺术书法家

■窦永锋



书印沙龙

文化情怀和历史视野
——漫识杨清汀的学术和书法艺术

■窦永锋

随着当代书法创作的不断繁荣,书法理论研究更是逐步推进,各层次学术成果颇为可观。但是当代书学理论的重新拓展却已无法涵盖,同时忽略了书法艺术是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展开的。由于时代变迁,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各异诸因素的关系,书法家们面临的具体历史场景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书法历史研究中汲取材料和灵感,实现当代书法理论的重新构建显得至关重要。处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环境中孕育萌芽的现代书学理论,更多呼吁从当代文化建设和发展前进的角度,需要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出新的理论阐释。使中国书法艺术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大国”崛起的征程中应该发挥潜能,实现文化突围。与此同时,对书法本身的文化身份付出更多的关注,作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阐述,当是这个文化大时代所有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历史使命和文化重任。

2014年岁初,中国社会出版社推出了杨清汀撰写的 《清汀书论》和 《清汀散文》。两书均由冯其庸题签,欧阳中石题词,分别由郑晓华、卞毓方作序。其书论和散文是作者数十年心意之结晶,也是其跋涉艺术旅途中留下的漫漫足迹,更是他对生活、生命的真诚诠释。尤其是 《清汀书论》对文化书法以及书法文化内容的深入探究和完美解读,引发了书法圈人士再次对杨清汀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高度关注。《清汀书论》共分五卷,计二十万言,创见认知独特,旨趣境界深邃、高远不让前贤。其书学理论是对当代书法创作以及书法环境的另一种表达和体验。就其涉及的问题和内容而言,主要是有关书法的文化品格、艺术生态、批评反思、传承创新、名家访谈等几个大方面,纵横捭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当代文化生态和继承与发展。句读间充实着感性多于理性的深邃思致,论证遒劲有力,神完势足。其间穿插了杨清汀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十余幅。 《清汀书论》在大文化历史背景的角度下去考察和思索,拓宽了书坛视野,着眼于中西文化的国际环境,给中国当代书法以多维参照。

《爱莲说》

当代中国书法研究中,细致的史学研究和对理论的关怀与研究构成了中国书学研究中有张力的两端。同时呼吁寻找问题意识,厚重对方的发现,在健康的互动下产生有理论关怀的个案研究,建立宏观圆通而有历史感的理论。《清汀书论》不再重述“旧章典籍”,而是生发一种感性多于理性的阐述,记载另一种艺术体验和表达。在细微的剖析中,将书法放置于当代文化建设的大视域中,建构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和高纬度的文化情怀。作者杨清汀始终坚持在宏阔的视域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扣书法本体,凭着深厚而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坚强的意志,纵深拓展书法文化研究领域,寻绎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的艺术生命。而且在细微的剖析中,作者始终坚持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书法放置于当代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显示出一种富有高度的文化情怀和宏阔的历史视野。同时,突出自己鲜明的观点,不取中庸之说或他人陈见,用发散性的大思维来看待中国书法。用理性的科艺相通的眼光,从艺术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书法。立足于当代,对书法的艺术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和解读,用新理念、新材料、新发现、前瞻性地提出了有价值的书法的再创新。

理论的构建和理性的审视是提升艺术品格的精神母体。作为一个书法家,其艺术视野、胸襟、理念等非常重要,这一切决定了其艺术的厚度、深度、广度。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切入点,把握时代脉搏,在大文化视域中有定位、有担当,达到书法突围,文化重铸。杨清汀以特立独行的姿态站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沿维度,呼唤从当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当代书法文化审美秩序和审美风格。善于将书法本体的基本特征作为思考原点,以书法史作为参考坐标,揭示书法创作规律与价值取向。《大师凋零与当代书法预测——张改琴访谈》等,深入剖析透视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书法的真正取向和文化抉择,同时对书法家的当代作为以及情感使命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为可贵的是在对张改琴访谈中对当代女性书法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理性的预测。呼吁当代书家和学者,应该胸怀宽广,脚踏实地,努力使中国书法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发展中有所作为,作出不辱使命的历史贡献。当代书法因文化断裂与失序而导致远离社会生活、缺乏深切的现实关怀。当下书法界由于参照系的错位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乱象丛生。在 《二十一世纪书法卮言——当代书法的文化寻绎和持续之路》一文中,作者强烈呼吁主动践行人文精神,营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延续中国书法血脉的当务之急。同时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多元碰撞,作为东方艺术文化代表的中国书法,应该成为国家文化表征的元素符号,从而更好地树立国家文化主体形象。

《清汀书论》封面

《心经》

佛石斋札记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有着严格的内在规律和强固的传统原动力。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首先就是要求书法家要有对书法文化传统的彻悟;需要在传统文化素养上有充实的积累,体现有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的学术价值。杨清汀在书法中进行了中正而雅的美学实践,同时在其散文中开辟了自我与世界相融的精神世界,在学术上完成了知行和智性的结合统一。他的身上既带有传统文人的古典色彩,又体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崇道有为,臻于至境。读书在于悟性,无论是读学问之书,还是读人生之书,皆在于理解其中奥妙。作为书家、学者的杨清汀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更读懂了人生这本书。杨清汀乃属这种少数能读书之人。他深谙书法和文学创作是美感的世界和纯粹的意象世界,是超乎利益关系而特立独行的。他在书法、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中寻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法国哲学家福柯云:“人的生活应当成为艺术品。”因此,他在创作和做学问的过程中,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以及高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审视,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在广泛吸纳前贤精粹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自我,融素直心性文人情怀于笔端,给人以净心明目之感。

无论对自己艺术创作的实践还是当代书坛的关注,杨清汀都具有自觉的批判精神和不同流俗的批评风度。其批判具有历史的视野和博大高远的文化情怀,而批评则含有艺术美的发现和探索,其自觉性便是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在痛苦抉择后的顿悟的良知。自古善书者刻鹄类鹜,善文者多耽于词藻。杨清汀延续着古典书法的生长机制,演绎出传统书法最为可贵的精神品质。源于对传统文人命运的关注,行文之中弥散着浓郁的书卷意味和士人风骨。其书作拙厚野逸,意趣超然,颇具神采;或儒雅本真,或正大洒脱。杨清汀在极力追索的艺术征程中以文养正,而明义理,实现了更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其书,其文激荡奔腾,人如其书又如其文,达其人生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实现艺术的涅槃与蝶化,走向逍遥自在的艺术化境。散漫淡定的书法艺术,作为大文化视域和高度物化的社会中构建起来的闹中取静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舒缓、从容,保留了人格独立的尊严。然艺、文终归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只有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编后:杨清汀,生于1964年,甘肃省天水市人。笔名佛石,师承欧阳中石和卞毓方先生,长期致力于书法文化的探赜,是集书法、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三位一体的学者型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画院、书法院特聘书法家、评论家,天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天水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 《金石为开——金岳霖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合著,作家出版社),书学论文 《当代书法体式流变与艺术语言的重铸》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论坛最高奖,并入编中国书协主编的 《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1949—2008)》。其书学理论及书法作品在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通讯》《书法》《书法赏评》《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书法》《书法》等期刊发表。

雨醒风载联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县马关书画院

猜你喜欢

书论书法艺术书法家
书法家周如璧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家·谢 锐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小小书法家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家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宋朝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