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着力点

2016-07-23王贺胜

党建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王贺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找准用力方向,努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出思想先声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更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新形势孕育新机遇,大时代应有大作为。我们正在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起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替代。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理论自信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关乎其立场观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近代以来发展历史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思想和真理所决定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问题最鲜活、最科学、最有效的中国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多年来,天津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核心任务、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四大平台”建设,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精髓和发展成果的研究。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到研究规划制定、课题评审立项、成果鉴定验收等各个方面,体现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骨干力量研修培训,着力解决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的问题,教育引导社科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真诚地为人民搞科研,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拿笔杆子。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强化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研究的起点。不同时代的理论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和任务要求决定的。只有认真研究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也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照搬。发现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只有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加强经验总结,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才能不断回答好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强大思想武器。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亟须作出回答。从天津来看,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结构去产能,都为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充分发挥社科基金引导作用,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开展集中攻关,推出一大批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更好发挥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作用。

坚持创新主题,形成特色优势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较大发展,但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的特色还不够突出,在创新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瞄准学术前沿,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不断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为世界所关注,才能被大家所认同。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要着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构建科学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建立符合学术规律的评价体系,从传统的“数量为王”向“质量为王”转变,把政治要求和学术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把专家评议、社会反响和实践检验合为一体,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打造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点扶持一批重大问题研究项目,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加强党的领导,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保证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必须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及时研究重大问题,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社科工作领导岗位上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要实施人才工程,发现和培养理论骨干、拔尖人才,造就一批理论家、教育家、宣传家。要把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摆上突出位置,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多给支持。要以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探索创新科研经费的分配、资助、管理体制,更好体现研究人员的智力价值,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党校、党政部门所属研究机构等要优化机制,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郭慧)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