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的变与不变

2016-07-22关晓海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吴阿姨阿伟棺木

关晓海

前不久,因同学阿伟的母亲吴阿姨因病去世,我和儿时的一干玩伴便回到村里为吴阿姨送殡。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火葬,但在很多农村,土葬仍然盛行,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阿伟家距离村头墓地比较远,大约有四五里路程。按照家乡规矩,中午10点左右就要出发,把吴阿姨的棺木抬到墓地下葬。和我印象中儿时村里送殡场景不同,现在棺木已经不是靠人去抬,只见一辆经过改装的拖拉机吊起棺木后一溜烟地驶向墓地,很快伴随着吴阿姨的入土为安,送葬活动便宣告结束。

返程路上,看着运载棺木的拖拉机冒着黑烟突突而去,我不禁想起了儿时乡村的送殡场景。那时候,老人的棺木都是靠村里晚辈们手抬肩扛从家里运到墓地的,因棺木沉重,路途也不近,棺木往往需要八九个人合力抬着,一路上如有体力不支者,还得根据需要换人。虽说抬棺是一项累人的体力活,但无论是老人的近亲,还是同村的晚辈,在这种场合下,没人会吝惜体力的。都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老人辛劳一生,最后一程由村里或邻村后辈抬着他走完,是他应得的回报,此时的乡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可如今,乡村老人去世,村里晚辈抬棺的几乎再也寻觅不到,以至于在今日乡村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职业:有人专门把拖拉机进行改装,做起了运载棺木的生意。虽说存在即合理,而有些变化总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儿时的乡村在经济上虽不如今日,拖拉机这种机械也不如今日普遍,但骡马等牲畜每家倒是都会喂养一两头,可也没见过谁家冒出了送葬时用骡马车托运棺木的念头呀?

阿伟听了我的吐槽,摇摇头对我说,在今天乡村,用拖拉机运载棺木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不要说在城市,即便在乡村,找人干点活,一天的工钱至少也要100到150元,中午还要管一顿饭。抬棺是一个累人的活,虽说用不了一天,但给少了也没人干,八九个人的工钱算下来,还不如雇辆拖拉机划算。阿伟的话出乎我的意料,现在农民打工,工钱比过去增加不少是好事,可即便在外工钱再高,村里有事,情字为大,还能处处讲钱?阿伟却说,现在是全民言商,你怎么还能要求村民独善其身?过去村里很少见到闲人,不管挣钱不挣钱,都有干不完的庄稼活,每个人都在忙碌,没人会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勤劳对于村民来说,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过现在情况早已发生变化,村民们普遍在外面开了眼界,凡事也都开始讲究成本收益了,碰到给钱少的活,很多人都宁愿在家打牌聊天也不愿意去干,更不用说像过去那样帮忙抬棺了。

虽说生活中总有变化,但我还是忍不住对阿伟说,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对的。阿伟却反问我,农民辛苦劳作,一季麦子种下了,一亩地的收入多年来始终也不过几百元,这种不变难道就对吗?

猜你喜欢

吴阿姨阿伟棺木
棋事
听漏(小品)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蝴蝶与棺木
狗儿要吃骨头猫儿要吃鱼
士兵将梅里诺的棺木抬出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