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始于田野工作

2016-07-22王丹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演黄土高原剧团

王丹

【摘 要】 文章以榆林剧团与三位来自日本的学者——井口淳子、栗原伸治、深尾叶子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进行定性的田野工作时互动,在日本调查团的帮助下,最终实现了在日本公演的梦想,并在日本神户设立了“黄土高原文化交流协会”为例,说明了未来的田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即始于田野,而不止于田野。

【关键词】 《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杨家沟村;田野工作;调查者;参与者

在陕西省米脂县城十里铺向东北方向20公里处,有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的小村庄——杨家沟。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国家领导人转战陕北时就曾居住于此,使得该村闻名天下。杨家沟村是一座具有典型性的陕北村庄,其靠山式的窑洞、传统民俗音乐、黄土高原文化历史,使得井口淳子、栗原伸治、深尾叶子从多维度对其进行细致缜密的田野工作。由这三位日本学者共同合著的《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经林琦翻译成中文,由背景民族出版社于2007年2月正式出版。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参与

井口淳子、栗原伸治、深尾叶子是三位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的日本民族学学者,井口淳子的专业是民族音乐学;栗原伸治的专业是民族建筑学、建筑人类学;深尾叶子的专业是中国社会论、中国地域社会与环境。共同的研究对象和共同的研究兴趣,使得他们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两次深入杨家沟进行田野调查,用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剖析这个小型陕北村庄的日常生活。该书为我们展现了黄土高原生活的一幅幅真实画面,揭示了黄土高原自然、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可以说是一本活灵活现的黄土高原的典型民族志。

秉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细致的田野观察,日本调查团从进入田野之前就排除当地人的辅助性介入,尽量做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实地获取到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虽然他们遇到了语言、文化、习俗等障碍,还是尽可能地将协助调查的人员参与度压制最低,尽量采用不经过官方途径的方法。调查团在对向导C的了解后,脱离县里“招待所”的居住限制,以C家熟人的方式进入到“目标村落”,展开长期自然姿态的田野工作。

定性的田野工作方法,如参与观察、个案访谈、口述史等虽然可以获取可贵的信息,但同时在效率上却是不尽人意的。当地村民对日本调查团的好奇,使得访谈在真正开始之前进行地十分缓慢。村民们没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往往对调查团提出很多质疑,很多时候也不愿意配合工作。

田野对象的语言是人类学者最先面临的一大障碍。尤其在广阔中国大地上,不同区域的方言差异更是巨大。学习当地语言对于日本学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他们开始使用当地语言与村民进行交流,田野工作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很快拉近,消解前期调查的尴尬和隔阂。

田野的交通手段也将影响到田野工作的进程。上个世纪90年代,在杨家沟村的通信网络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调查团如果需要拨打国际电话,只能骑着自行车或租用汽车到80公里以外的榆林市街去,等完成村里不能实现的任务之后再回到村里。后来日本学者们也指出,这种交通手段即使不便,但对与村民之间容易乏味的人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有利于田野工作的顺利进行。

选择关键报道对象,对调查工作将起到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调查团跟随剧团参与庙会活动,实现了对当地寺庙祭祀活动的田野观察。在位于黄土高原的陕北,村民组织的庙会活动非常活跃,可以为调查团提供非日常性的民间资料。该地区在1995年夏遭遇旱灾,当地需要聘请榆林剧团举行祈雨演出,这些活动为后来剧团实现日本公演起到铺垫作用。

二、田野调查所引起的艺术变化

田野工作者与调查对象的关系:始于田野,不止于田野。正当日本调查团准备离开杨家沟村去往榆林回到日本时,迄今未出过国门的剧团向调查团提出想要去日本公演的想法。这起初看似比较荒谬无稽的计划,在调查团团长和剧团团长沟通下,以及日本文化馆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商谈后,逐渐成为现实。

当地剧团在日本的宣传标语定为“黄土高原·节日庆典首次公演”;演出会场也找到了合适大中型舞台;准备期间的翻译、饮食等事项都得到了“黄土高原文化交流协会”的志愿者的协助。

由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黄土地》在日本颇受好评,腰鼓被视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陕北艺术,有着让日本观众新奇的艺术震撼力。即使榆林剧团对腰鼓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理解,不是很愿意改变自己原有的剧团节目,但为了照顾日本观众的审美,采取了妥协的态度,同时也加入了诸如孙悟空为主角的《水淹泗州》等不太拿手的剧目。

1996年10月,在日本调查团结束田野工作不久之后,十八位剧团代表演员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达大阪南港,瞬间从陕北榆林的黄土高原切换到异国海边的现代都市剧场。公演吸引了大量的日本观众,杨家沟鸟儿、家畜、鞭炮、唢呐的声音通过舞台音响呈现在整个剧场,演员们将日本观众完完全全代入到“陕北”的气息中。秦腔和腰鼓的表演使得剧场多次进入高潮,之后剧团竟获得了第二年再次来日的机会。之后的多次公演合作,已经不需要日本调查团的协助,榆林剧团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与日方的合作接洽。

三、作为田野工作者的反思

上文在介绍了日本调查团的田野工作和当地剧团的艺术变化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梳理反思。调查团想要记录庙会、对剧团进行访谈调查的目的,和剧团想以此次接触为契机实现海外公演的机会,由单纯的地区水平的剧团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将双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因为剧团的公演意愿相当迫切,他们甚至在调查团回国后,就立刻为不知是否能够实现的日本公演而开始选定节目和进行排练。如此可见,传统意义上主动的田野工作者成为了被动的田野参与者。

由于来日参演的人员限制,当地剧团突破以往的表演形式进行改变,如让女队员参加腰鼓表演,以及重新改编以孙悟空为中心的演出节目等等。剧团一改“在农村的庙会中把秦腔献给神”的宗旨本质,将陕北农民观众转变为海外都市观众。本是带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本地巡演剧团,为了在海外取得更好的“舞台艺术”而对朴素强劲的民俗文化进行阉割。如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田野调查对象成为了主动的田野参与者。

一切始于田野工作。像过去那样,给被田野调查者寄去感谢信和照片便结束联系的情形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的状况是田野调查对象可能会像田野工作者提出更多直接的要求。这也让我们看到,今天的田野工作不再是经典民族志中留传佳话的牧歌式形象。田野工作者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自己在调查中所接触的对象文化产生某些变化。

一切不止于田野工作。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日]神尾叶子,井口淳子,粟原伸治.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M].林琦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 [日]神尾叶子,井口淳子,粟原伸治.田野工作所带来的艺术的变化——源自中国、黄土高原的共同调查[M].大阪音乐大学纪要.

猜你喜欢

公演黄土高原剧团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发展探析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