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6-07-22李泽贤
李泽贤
摘 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开始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同时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措施,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性;误区;措施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明确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具体而言,当前所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仍然重视对知识的讲解,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这样简单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虽然学校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沿用传统教学思路,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直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另外,在利用提问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合理把握提问方式的度和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过程流于形式。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直接固定了学生的思维,进而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效果。
另一方面,过于追求直观效果却忽视对思想感情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开展教学,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内容,过于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却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讲解缺乏足够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学生主体性培养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全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建议措施
1.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教学情境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一期间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强烈,并存在叛逆性的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来推动教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充分合理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来对待语文学习,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实现自主学习。
2.增强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人格意识,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具备主体性意识,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意识力,进而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探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自觉性,注意避免一言堂情况的出现,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习经历,所以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并在提问和讨论环节合理设计教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营造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
总之,随着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推动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长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2]黄锋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6).
[3]金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探讨[J].东方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