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
——由一道习题教学想到的

2016-07-22荀步章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习题探究模型

□荀步章



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
——由一道习题教学想到的

□荀步章

【摘要】数学家波利亚说:“模型的识别能力是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以单一型为主,学生不容易发现一般规律,却认为自己发现了“规律”。问题探究过程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儿童亲身经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模型;习题;探究

数学家波利亚说:“模型的识别能力是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以单一型为主,学生不容易发现一般规律,却认为自己发现了“规律”。问题探究过程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儿童亲身经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道习题教学:

师: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分母每次都乘2,分子都是1。

生: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分数的一半。

师:如果继续加一个数,加多少?

生:化成小数,0.5+0.25+0.125+0.0625=0.9375。

生:可以化成小数,0.5+0.25+0.125+0.0625+0.03125= 0.96875。

生:很麻烦!

师: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形结合百般好”,如果借助图形解决这个问题会更加简便。电脑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用表示,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正方形的……,如下图,计算,怎么计算简便?

生:把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最后一小块空白部分面积,就是所求算式的结果。

生:就是用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等于结果。

师: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办法。还能想到什么呢?

师:分组来探究一下,是否存在规律?三个小组分别计算下面三道题:(1)

(汇报交流。)

师:第1题有什么规律?

生: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分数的一半。

生:第2题后一个加数也是前一个加数的一半。

师:观察这一组问题,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一下,再汇报。

生:有规律的一组数,后面的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生:都可以用通分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比较简便。

生:都是用几分之二减去这组数中最后一个数。

生:不对,第一个是用1减的。

(全班学生鼓掌。)

师:计算一道复杂的加法算式,借助画图,从反面入手,算减法更简单。数形结合,帮助我们思考,从而找到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材只给出这一道习题,教师二度开发教材,“真是这样吗?举例验证一下”,分小组探究同质问题,发现规律的本质,建立一类数学模型。学生在加法与减法、通分与画图、数的规律与形的规律等方面进行比较,沟通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在问题探索过程中,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形成对比,一道问题表面看是用单位“1”减去最小空白部分,但引入同质问题后,可以更清楚地发现,用几分之二减去最后的空白部分,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从学生探索规律本身来看,思维挑战渐增,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提供“模型”。探究一个数学结论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多个类似问题的反复研究,才能接近本质,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开放的,更是增质的,充盈的。

一、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的意义

当今社会,知识量激增,数学教学中要考虑如何设计好这门学科中的“桩”“柱”“梁”,即如何突出主干内容。就象造房子,原来老房子是靠砖块一块一块地砌上去的,这些砖块就好比是知识与概念,这样的房子造不高也造不牢。现在的房子是框架式的,依靠几个支柱把房子造高、造牢,砖块仅仅起到一些隔离的作用。知识收敛指的是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知识、概念时,不要过多,而要抓住精要部分,有所选择的突出核心内容。一是体现主干性,知识点要围绕教学核心目标补充与展开;二是体现同质性,面对同一个知识解读,借助一类同质知识类比发现规律;三是体现探究性,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让学生探究和思考。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思维发散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思维发散指的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呈现的状态,一是体现方向性,对同一问题研究不是单向线性的,而在不同层面上思考与挖掘;二是体现多层性,问题的探究过程不停留于既定的预设,要不断提出新问题或发现新结果的思维方式;三是体现开放性,学生思维状态表现灵动、巧妙与创新的特征,思路广阔,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层层递进。思维发散性在思维内容上具有变通性,引申旧知,发现新方法等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法,其用意也在于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这里的发现也是指教育意义上的广义创造性。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创造,但却有大量的“再发现”的内容与机会。

二、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的策略

知识收敛与思维发散表现在课堂中具有极大的相关性。课堂要充分突出知识主干,削弱旁枝,遵循课标与教学目标,有效利用学生已有旧知,尽可能展示学生的数学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教师多讲转向学生多展

教师的必要引导不可缺少,更多的知识是儿童在已有旧知中生长出来的,他们对新知有独特的内心体验,同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更易产生思维火花。在“最近发展区”中的知识是单面的,通过不同个体展示,逐渐走向立体的知识块。如“解决的问题策略—列表”教学:

(师出示主题图。)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学,现在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生:我选择摘抄全部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后来省略了一些文字,“小明3本用18元,小华5本用?元”。

生:我用画表格方法整理:

生:我用画图的方法,一本笔记本画一个框。

小明□□□18元

小华□□□□□?元

生: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生:我用画箭头图的方法。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

学生经过课前预学,有准备地走进课堂,教师要主动“让学”,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预学情况。每一位学生的理解和方法是多样的,有摘抄全部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画表格方法,画图的方法,画箭头图等,个体产生成就感、满足感。让全班学生交流不同的整理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大有裨益。

2.一题一问转向一题多问

一题一问对学生而言,知识点联系不够,不能有效结成知识网,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一题多问通过转化旧知达到解决新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

师:有两杯果汁,根据它们的容量,你发现什么?

生:大杯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小杯容量比大杯少160毫升。

生:大杯和小杯容量共320毫升。

出示探究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让学生独立解决,发现条件不足,分别补充三个条件,依次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类型:①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②大杯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③大杯和小杯容量共320毫升。

观察两杯大小不等的果汁,说一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发现倍数关系、和差关系,为探究问题准备素材,从整体上引领探究全过程。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可充分发挥已知知识和信息的作用,从多方向、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更加明确地体现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3.套用公式转向运用公式

课堂练习设计,一般借用教材中的“试一试”,缺乏对核心目标的追问。多边形的面积教学,除一般的公式练习,更应侧重于对公式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后:

出示图1,一个湖泊外围框一个平行四边形,问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图1

生:用130×110。

师:可以吗?

生:可以。

师:很可以吗?

生:用平行四边形把湖泊框住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湖泊的面积大了一些。

出示图2,如果在湖泊里面有一个平行四边形,问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图2

生:如果用110×90计算,应该比湖泊小一些。

师(顺势出示图3):这样怎么样?

图3

生:用120×100计算,更加合理。

师:“合理”用的好,古人都知道这个道理,用“出入相补”来描述。

生:把多出来的部分补给少的。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120米,高100米,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120×100=12000 (平方米)。

师:画等号,还是约等号?

生:约等号。

师:从120×100等于12000平方米,本身有没有大约?

生:没有。

师:嗯,动脑筋想一想,是谁与谁在约,12000平方米代表标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这个标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约等于湖泊的面积,在答句中写上大约,列式中不写约等于。

教者精心设计了一道求湖泊面积的问题,把湖泊面积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看?部分学生认知不清晰,先在湖泊外围“套”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太大;接着在湖泊里面“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略小;最后采用“出入相补”的平行四边形“放”上面,面积最“准”。通过这三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较,学生深刻感受到,估计也要讲究策略,提高了思维的深刻性,还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思想。用不用“约等于号”部分学生也混淆不清,抓住了问题本质,谁与谁在“约”,不出现张冠李戴,揭示了等量之间的替代关系。

4.死记硬背转向体验过程

传统教学过程,注重死记硬背,大量练习,缺少对知识过程经历,缺少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圆的周长”教学:

(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师:这两个图形,给你一把直尺,测量它们的周长,你愿意测量哪一个?为什么?

生:我愿意测量正方形。因为正方形的边是直的,好测量,圆的边线是弯的,不太好量。

师:如果老师想为难你们,就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敢挑战吗?

(出示一个荧光圈。)

师:这个荧光圈的周长怎样测量?

生: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然后量一量。(教师实物演示过程)

师:真不错,已经想到把弯曲的荧光圈转化成直直的线段了。

(出示一个飞镖盘。)

师:这个飞镖盘,不能拉直,怎么办?

生:可以用线绕一圈,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飞镖盘的周长。

生:把飞镖盘在直尺上滚一圈,看一看滚多远,就是它的周长。

师:这些办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化曲为直”。

(出示一幅摩天轮图片。)

师:这个摩天轮,用拉、剪、滚、绕的方法适合吗?怎么办?

(再次出示刚才的正方形和圆形。)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圆的直径、半径。

(课件演示,引导观察。)

师:三个直径不同的车轮,同时向前滚动一周,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生:半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半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师: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多少倍?

……

教者把圆形和正方形对比探究,“你愿意测量哪一个?”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直的,容易测量,而圆形边线是弯弯的,不容易测量。在测量方式上,“用拉、剪、滚、绕的方法适合吗?”正方形周长可以根据一条边的长度直接计算,圆形需要想办法“化曲为直”,探索圆与正方形周长时,让学生经历“化曲为直”的思考过程。在关系研究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先猜想,再逐步去掉不合理的答案,范围由大到小,研究由粗到细,慢慢触摸“本质”。让学生发现规律,提出猜想,感受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在合作与交流,创生与探索中寻求突破。

综上所述,知识收敛方能有效地进行思维发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抓住重点,抓主干内容,合理大胆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师应“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就是敢于把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题材用于教学,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放得下”就是教师能大胆地把一些作用不大、费时太多的内容处理掉,把许多重复的操练减下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

(编辑:赵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0-0053-04

作者简介:荀步章,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生:

猜你喜欢

习题探究模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