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县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探索

2016-07-21高星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6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栽培模式临县

高星艳

(临县水利局,山西 临县 033200)



临县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探索

高星艳

(临县水利局,山西 临县 033200)

[摘要]面对新疆枣的市场挤压和秋雨连绵带来的裂果腐烂问题,山西省临县红枣产业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为了寻求临县红枣产业的出路,临县农业开发办探索出了一套红枣土、肥、水、种、密、保“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通过进行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微喷灌浇水,矮化密植优质红枣品种,建防雨棚防雨防涝,建成了一处红枣特色种植示范基地,相对传统的红枣栽培是一次革命。对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得知,这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经营模式。

山西省临县是中国红枣之乡,枣树是临县的县树,红枣产业是临县的一项主导产业。临县红枣林面积达5.67万hm2,遍布全县23个乡镇430个行政村,涉及37.26万人,正常年景产量达1.8亿多kg,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10年,临县红枣产值突破6亿元,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2%,枣区农民人均红枣收入1 96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近年来,临县红枣产业遭遇到自然和社会的多重风险,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然灾害严重。在涝灾、虫灾、雹灾等自然灾害中,尤以涝灾为重,每年秋雨连绵,造成红枣裂果腐烂,因涝灾造成的损失比例在15%~95%之间。二是新疆枣大量占据市场。近几年来,新疆枣一路凯歌高奏,几乎全面占领市场,临县枣农中的能人纷纷离开本土,扎根新疆包地种枣,临县的枣商纷纷跑到新疆贩枣,将新疆原枣拉回临县加工枣产品,形成临县枣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三是传统栽培经营方式科技含量低。临县红枣大多数仍是采用传统手段栽培,树形高大,科技含量很低,重数量而轻质量,品种单一。在此情况下,临县红枣全部堆在窑里、铺在地上、挂在树梢,无人问津。

在临县红枣产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乘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东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结合临县红枣产业的实际,研究临县红枣的出路。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临县红枣的出路有:一是变卖干枣为卖鲜枣,二是变老品种木枣为优良品种,三是采取高科技栽培手段,四是增建防雨设施。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并实施了一套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建成了一处红枣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对传统的红枣栽培进行了一次革命,意在带领临县红枣产业由此走出困境。

1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示范项目概况

示范项目区位于临县兔坂镇周家墕村,项目载体是临县神农种养合作社。项目建设内容有:坡改梯3.13 hm2,土壤改良2.2 hm2,配方施肥2.2 hm2,微喷灌2.2 hm2,栽植优质红枣鲜食品种2.2 hm2,矮化密植枣园2.2 hm2,建防雨棚2.2 hm2。配套措施还有田间路1.1 km,排水管道6处450 m,绿化1.87 hm2。项目于2014年12月设计,通过招投标于2015年4月实施,到当年9月份基本建成。

2红枣“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简介

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通过参观山西农大红枣种植基地和联系西北农大请教红枣专家,参观兄弟县的先进种植管理经验,经过和专业枣农的不断探索和调查研究,最终摸索出了一套红枣生产设施新模式,并在兔坂镇周家墕村神农种养合作社实施,初步建成了一处红枣特色种植示范基地。这套模式一改传统的红枣栽培方法,具有土、肥、水、种、密、保“六位一体”综合管理和高科技特色,是对传统的以红枣自然生产为主的栽培方式的一场革命。

(1)土。包括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土地平整就是坡地变高标准梯田或者小块田变大块田,以利于矮化密植和防雨棚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管理。土壤改良,就是大量增施农家肥,将平整后的生土改良为适合枣树生长的优质土壤。

(2)肥。指测土配方施肥。这项技术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优点:①可以提高人工肥利用率。目前人工肥利用率仍然比较低,平均利用率在30%左右。山西省的人工肥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农业国家低15百分点左右,提高人工肥利用率的潜力很大,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人工肥利用率10%左右。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③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10%左右。④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主要元素的平衡施用、微量元素的及时补充,可大大提高作物果实的质量。⑤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减少污染。⑥喷施微量元素硒,使红枣具有更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

(3)水。指微喷灌浇水。传统的红枣栽培,山地不浇水,水地是畦灌,效益不高。采用微喷灌有以下优点:①节水、节肥、省工。微喷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可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且,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因而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也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微喷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②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的沟灌,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植物病虫害发生。而微喷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喷头均匀缓慢地向树身和棚内供水,对保持和回升地温、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另外微喷灌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由人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亦可由人控制,这样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③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土壤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微喷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气、热环境。④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由于应用微喷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⑤微喷灌水直接喷洒在作物叶面,便于作物吸收,既减少病虫害,又有利于作物生长。

(4)种。种植优质红枣品种。临县木枣鲜食时可口性较优良品种差,干卖又竞争不过新疆枣,因此不宜继续发展。要摆脱新疆枣的挤压,必须走卖鲜枣的路子。目前,成功的鲜食枣品种有近20种,早熟的鲜枣品种有伏脆蜜等,中熟的鲜枣品种有蛤蟆枣等,晚熟的鲜枣品种有襄汾圆枣等。如蛤蟆枣,适应性强,结果较早,产量中等,果实大,品质好,易挂果,好管理,适宜鲜食,鲜枣耐贮藏,有开发前景,宜在城郊、工矿区发展。蛤蟆枣在清涧县李家塔镇栽培,每公顷产量2.1万kg以上,产值45万元以上,因其个头大、色泽特别鲜艳,深受消费者喜爱。又如襄汾圆枣,适土性好,产量高,果实耐贮藏,在冷库中存3个月品质不变,且耐运输,销售半径大,为品质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宜在偏远山区发展。再如伏脆蜜,品质好,果实均匀,好管理,在温差大的地方品质会更好,每公顷产值在22.5万~30.0万元。

(5)密。就是矮化密植。这种模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有利于集约化栽培,有利于现代化管理,是一项成熟的作物栽培技术。特别是在治虫和采收方面,矮化密植有优越的管理条件。矮化密植枣园结果早,丰产稳产,单位面积产量高,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可以在其上搭建防雨棚,为防雨后裂果创造了条件。

(6)保。即红枣保护。主要是建防雨棚防雨防涝。这是一种连续拱棚,遮盖面积大而高度低,相对省工省料,其塑料布用时可遮、不用时可卷,具有活动性。其棚春季可保温,促使枣树早发芽、早生长,有助于果实早成熟、早上市,夏季可防雹,秋季可防雨,同时为治虫提供了可隔离的条件。防雨棚促使枣园矮化密植,为红枣种植业集约化经营打开了道路。防雨棚内的红枣提前上市,为红枣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条件,为变卖干枣为卖鲜枣赢得了时间。防雨棚可连续无限延伸,可大可小;拱内最低2 m,最高3 m多,人可以站着工作;棚内柱间距2 m,小型机械可以自由穿梭,便于进行管理。防雨棚技术是目前红枣最理想的防雨抗裂技术。

3“六位一体”设施栽培新模式效益分析

3.1固定成本投入分析

红枣“六位一体”高科技栽培固定成本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分析,1 hm2红枣高科技栽培固定成本为903 000元。

表1红枣“六位一体”高科技栽培固定成本分析

3.2可变成本分析

“六位一体”高科技栽培红枣投入年可变成本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分析,1 hm2高科技栽培红枣模式可变成本为61 800元。

表2 红枣“六位一体”高科技栽培年可变成本分析 元/hm2

3.3产量与产值计算

1 hm2红枣按栽植3 330株计,每株平均产量以6 kg计,单产19 980 kg/hm2,平均单价20元/kg,产值399 600元/hm2。

3.4效益分析

静态投资回收年限为:903 000/(399 600-61 800)=2.7(年)。

固定资产按15年折旧时,年固定成本为60 200元。年总成本=年固定成本+年可变成本=60 200+61 800=122 000(元)。

当价格不变,产量变化时,单产6 100 kg/hm2就可以达到盈亏平衡;当产量不变,价格变化时,平均单价达到6.11元/kg,就可以保本经营。

通过对红枣“六位一体”栽培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得知,该模式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经营模式。

(责任编辑徐素霞)

[中图分类号]S665.1;S62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16)06-0026-03

[作者简介]高星艳(1972—),女,山西临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5

[关键词]红枣;六位一体;栽培模式;临县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栽培模式临县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浅谈无公害苹果洋葱栽培技术要点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临县“15岁当干部”乡党委书记曹莉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