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字小析

2016-07-21

文理导航·趣味课堂 2016年5期
关键词:谷仓甲骨文

亲爱的同学们,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都在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演变。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解“孝”字的演变过程和一些相关小知识,精彩不容错过哦!

“孝”字是会意字,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出现的“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个孩子,似乎在用头扶持着老人。似乎可以见到“子”双手举起,并向下动作,作出磕头的样子,给老人请安。

我们再把孝字分解开来:上为老,下为子。

小的时候,可以这样解:上面“老”顾不得自己,却把“子”整个庇护在身下,为“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快乐。

长大了,上边的“老”字和下边的“子”字,又可以这样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让他们安度晚年。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shùn)。相传他的父亲瞽叟(gǔsǒu)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猜你喜欢

谷仓甲骨文
脑洞大开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谷仓山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枇杷落下一地黄
甲骨文敦促欧盟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