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016-07-21
孩子终归要成为社会人,只有让孩子从小就考虑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他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起来,这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一部分,我们家长有责任为孩子考虑并教好这一堂“做人”课。
有一次,女儿和她的好朋友约好了周日下午去书店看书。时间到了,我带着女儿赶到小朋友家去接她,那个孩子的爸爸坚决不让孩子出门,理由是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作为惩罚一个下午都不许出门。女儿和那个小朋友非常着急,但是任凭两个小姑娘怎么央求,那位爸爸都不松口。
我理解那位爸爸的心思,他的目的是让孩子记住,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要损失别的机会。所以,我告诉女儿这次我带她一个人去书店看书,下次再和小朋友一起去。然而我们离开的时候,那位小朋友流下了委屈的眼泪,女儿也非常沮丧,跟我嘟囔:“妈妈,说话一点都不算数,我以后不想和她玩了。”
这是孩子遇到的一个典型的学习问题和做人问题发生冲突的事列。
在我家,若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让女儿做选择:一是选择跟着小朋友去书店看书,从书店回来后加班完成作业;第二种选择就是不去书店,在家完成作业,这样就不用加班了。一般来说,女儿会先放下手头的作业,和小朋友一起完成约定好的事情,回来再写作业。其实,我心里是支持女儿先去和小朋友看书的,让她选择只是对她有个警示作用,也锻炼一下她做决定的能力。而且我觉得,学校里的作业老师都要检查,孩子很听老师的话,怕挨批评,也怕在同学中丢面子,一定会想办法把作业完成的。事实上,女儿也经常是这样。因此,我很少督促女儿写作业,只是在我们有活动的时候会征求她的意见。
我觉得,完成作业固然重要,但是做人对一个孩子来说更加重要。那位爸爸的做法让孩子失信于朋友了,也许从此以后那位小朋友在女儿的眼里就是个不守诚信的人了。在我的记忆里,那位小朋友依然是女儿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也仅限于在学校里,她们真的很少相约出去玩了。如果这个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也是这样的话,她的童年实在是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若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层面分析,作为独立的人,孩子也需要得到尊重,也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其实,在我们走后,那个小朋友一定沉浸在郁闷的情绪里,就算她勉强待在家里写作业,效果也不会很好。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放松放松,回来后再专心地去完成作业。如此,孩子既玩好了,又不会在小朋友面前丢面子,还会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四年级一结束,女儿最要好的朋友美琦就转学到中关村一小了。放暑假的第一天,美琦想请几个好朋友在麦当劳吃饭,吃完饭还请他们去清华大学游泳馆游泳。作为她最好的朋友,女儿当然也在被邀请之列。但是,几天前我跟“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已经约好了,那天要去给女儿做一个英语水平测试,两件事正好冲突了。我当时觉得和小朋友一起吃饭还可以再约,相比之下英语测试更重要,况且该机构业务很多,约一次不容易。于是,我就说服女儿去了“华尔街英语”测试,而没有让她参加美琦的送别餐。
回来后,女儿在我们家的“BBS”上写了这样的话:
爸爸、妈妈:
我错过了美琦的欢送派对,也错过了或许最后一次和美琦游泳的机会。我很难过,我想大哭一场。美琦到了那个学校要补一年的课,你说美琦哪儿还会有闲工夫去玩、去游泳呢?这样一来我根本没机会跟她玩了。
在这段话的后面,她还画了三个哭得非常伤心的哭脸。
我看了女儿写的文字和图画,觉得非常对不起女儿,于是我这样回复她:
亲爱的辰辰:
看了你上面的话,我心里也非常难过,也许妈妈这一次真的错了,不该让你去做那可恶的英语测试……
在回复中,我还跟女儿讲了人生难免会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而且每次选择都会有得有失。为此,我们专门为女儿和美琦作了补救,在假期里约美琦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到我们家玩了一天。后来真如女儿所预料的,美琦转学后,她们很少有机会约到一起玩耍了。
现在想想,我当时真的没有认真考虑女儿的要求,只是家长的“淫威”使孩子听从了我的安排,看似问题解决了,负面情绪却压在了女儿的心里。多亏了我家的留言板,让我及时了解了女儿的真实想法,如果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疏导和补救,就无意中伤害了她。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我们家在作关于女儿的决定前,都要先征求她的意见,达成一致才去实施。尤其是遇到两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都会尽量让女儿去作选择。这样做,不仅是尊重,也让她在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中学会为自己负责。
孩子的一生将会走进一个又一个的关系系统。一出生,他就进入家庭系统,上幼儿园时就进入学校系统,将来,他还会走入社会更大的系统。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培养孩子,不仅是使孩子成为能为自己负责的人,也要使孩子能够考虑他人、考虑自己所在的集体,成为具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记得在“非典”过后,班主任让孩子们出一期“非典时期我的非常生活”的板报。女儿和另外三个小朋友组成了板报小组,决定在周六完成。周五她们在学校作了详细的分工,出校门的时候还约好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学校门口集合,一起去出板报。结果,九点的时候女儿准时到了学校门口,却不见其他人的踪影。打电话联系,负责写字的那位小朋友在路上,负责带照片的小朋友还在睡觉,最重要的是那位负责带彩纸的同学,她不顾同学们约好的事情竟随妈妈去了姥姥家。彩纸就是他们要做的板报的底版,整个板报是要在彩纸上进行写、画并贴上照片的,没有彩纸,其他的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但是那个小朋友已经去了姥姥家,没有办法再回学校,结果,板报没有按时完成,大家一起受到老师的批评,班集体的荣誉也受到了影响。
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总要面临跟他人合作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小习得,并且家长在这方面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家长在单位有时难免需要加班,常会舍弃自己的事情到单位加班,这不仅仅是为了饭碗,更多的还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那么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呢?比如去姥姥家,换一个时间还是可以去得,而对于“非典”板报的工作,可能在小学六年级中只有这一次,做家长的完全可以让孩子舍弃“小家”为“大家”。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不仅耽搁了另外一群小朋友的时间,还影响了班级体的荣誉。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便会认为集体的事情可做可不做,从而变得自私自利。
这让我想到一位家长的话。2009年暑假的时候,学校征集自愿参加建国周年天安门广场群众方队的人员,结果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只有她的儿子宁愿坐在树荫下观看别的同学训练,也不愿意参与进去。当时,那个孩子已经是高二的学生。那位家长觉得她的儿子不可思议,一点男子汉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都没有,对儿子很是不满。但我想,她儿子的表现肯定不是偶然的,一定跟他一贯的习惯有关系。果不其然,这个孩子从小就比较散漫。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