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016-07-20义西拉松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义西拉松

摘 要:良好的心理能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型的合格人才。本文笔者从四个方面入手浅谈了如何在藏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见解。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树立责任感;开展合作与竞争。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心理能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祖国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藏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

一、多奉献爱,建立良好的情感

爱护和关心学生是师生建立良好情感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胆小的学生,很怕跟老师交流,把老师当成“法官”一样,这样教师就很难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难以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藏文教师要对学生多奉献爱,用自己的爱影响学生对同学、对集体、对社会产生情感,愿意跟同学、跟老师交朋友,说心里话。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方法决定着课堂氛围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心情,教师良好的心理和心态,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容易产生乐于学习的兴趣,容易获得自信的心理和成就感,在课堂上对学生尊重、关心、信任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學生很希望得到同学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他们的进步或成功及成就要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挫折,要勇于战服一些困难,朝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中小学生正在处于发展时期,处于性格、心理状态形成的阶段,维护自尊是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就等于信任了他们的为人,相当于送给了他们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形成自尊、自强、自信的健康心理,对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发展,因此藏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多跟学生交流,跟他们交朋友,多帮助学生的困难,善于捕捉学生自身存在的“闪光点”,并要及时地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进步以及成功的肯定,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融合,才有利于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质量,能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二、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责任感是每个学生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创新素质的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如果一个人脱离了责任心,那么这些可贵品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每学期刚开学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很高,每天早晨来得早,并自觉地背书、做作业,上课能大胆主动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各方面的表现比较好,但是持久的时间不长,他们的那种高潮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就降温了,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意志力薄弱,因此藏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才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脚踏实地的为目标而刻苦钻研学习,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质疑困难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一些疑难问题,让他们去攻破,但并不是放任学生不管,而且教师在必要时给学生进行提示或启发或引导,学生实在难以解破时教师才进行这样的引诱工作,目的是不要让困难把学生吓倒,给以学生力量和勇气,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竞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善于跟别人合作,勇于跟别人竞争,合作学习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还能体现出通过合作与竞争后所表现出的质量和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欲望。在班级中,合作学习一般以小组合作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任务为载体,以团体评价机制为保障,促进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生动局面,从而保证了组内长远的参与性与互补性,使学生通过合作学生,在组内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的才能,也能衡量出一个人的力量比起多数人的力量还差的甚远,从而也能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学会民主、和谐、愉快的为人态度,还可以在讨论与合作的磨合中学生谦虚,懂得他人也是我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源泉,从而愿意自觉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也善于向他人学习,更能越来越善于帮助别人,学会助人为乐的健康思想,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藏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重视从小学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合群的习惯和与人合作学习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做贡献。

四、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心理

自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夕一朝就能学会和掌握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正确引导,要想办法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自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心理:第一步:这一步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过程太长的话,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有时不去动脑,反而依赖于教师。这一步中是开始训练的阶段,教师可以把授课的重点难点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录下来,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强化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行为。第二步: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授课内容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把它们连接起来写成小段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我发挥才能的积极性,培养自学的精神。第三步:教师口头表述,学生进行纪录,增强学生记忆能力。第四步:要求学生整理笔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学会自学。

猜你喜欢

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