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2016-07-20陈禄龙
陈禄龙
摘 要:“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构建一个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从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探究能力;策略
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合格建设者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小学科学学科以科学实验为依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因为受年龄、阅历及所学知识的限制,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他们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下,学会敢于向课本挑战,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只有“疑”才能“思”,只有“思”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如对《大树的观察》中,学生会说为什么树皮会裂开来?树是白色有是什么东西?怎样来形容树的形状呢等许多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如在学习《我的观察》后,有学生会提:我们的骨头是怎样生长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问题多得让你会不知所措。学生在“疑”中产生了问题,在“疑”中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提高,探究意识大大增强。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探究思维是探究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把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停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角度的发散:科学课中,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比如说《纸的观察》,引导学生从颜色、声音、柔软性、吸水性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其相近的事物或概念。如学生在观察蜗牛时,从蜗牛的外形想到螺丝、田螺等动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想到在性质和形态上相似的另一事物。如,在对水的观察中,联想到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就像酱油、菜油、醋、汽油等;在说草丛中有蟋蟀时,学生会想到蚱蜢、蝗虫、蝴蝶等小动物;在说大树上会有哪些动物时,学生马上会想到有鸟这种动物。学生学会了联想,丰富了想象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敏捷了。他们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不让教师告诉答案,总是说:“让我自己想一想,看我想的对不对”。
最后,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如在对蜗牛的观察中,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说要把蜗牛浸没在水中,看看蜗牛会不会被水淹死?会的话,它能在水中最多坚持多久?这种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才能更好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
三、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参与意识,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
例如: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时,我提问:小苏打和醋混合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我并不采用直接灌输得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先猜想,并讲讲为什么这样认为。问题一提出,学生得争议很多,有的说颜色会发生变化,有的说会上下分层,有的说会产生气泡……这时我再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实验,让事实说明一切。最后再共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①颜色变成乳白色;②会产生气泡;③有新的气体主产生,能使火柴熄灭。
这样,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表现的舞台,教师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让学生自己评说,毫不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争议的局面,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大有益处。
小学科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探究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尤其是要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