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草根民营慈善”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2016-07-20胡忆婷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 要:有一种草根社会组织叫做“草根民营慈善”,本文主要以“草根民营慈善”为主题,主要研究草根民营慈善在社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草根民营慈善;问题;对策

草根慈善组织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的,一般由公民自发成立,自主开展活动的“自下而上”的公益性非盈利组织。“他们以志愿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政府和市场都无力解决或者解决效率很低的公共产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背景与意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个人的思考与看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也不断涌现,据估计约有250~300万家左右。这些民营慈善业务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专家指出,由于注册门槛过高,中国草根慈善组织的实际数量远远不止此数。但即便如此,如今能顺利发展下去的草根慈善组织却少之又少,草根慈善的社会建设性不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境。

本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对于草根慈善事业社会建设性不强的原因有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国家对草根慈善发展有了更好地推行措施之后,才能促进草根慈善事业的可持续的发展,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从微观角度上来看,能找寻到草根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性不强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不但可以使慈善事业平民化,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让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广大人民的关心与救助。

二、发展现状

草根慈善,是在党和政府坚强地组织领导人民抗击严重自然灾害,奋力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新风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强大的慈善力量。报道说,在山东鲁南地区,在江苏江阴市,在浙江海宁县,人们或甘当义工,捐资助教,或扶困济贫,自发地以各种不同形式献上自己的爱心。草根慈善,让献爱心不再是一些富人的行动,在爱心人士眼里,草根慈善更像是一个微笑,随时随地可送出一份关爱。

毫无疑问,草根慈善组织的出现和大量存在,正是源于社会服务发展的需求。他的快速发展,弥补了现有民营慈善数量不足的现状,并由此成为政府公益慈善力量的有益补充。草根慈善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民间力量,但是必须看到,草根慈善的根深叶茂,只靠自己的发展还难以成就,无论是准入、保护、监管,还是发挥作用,都面临着许多困难,草根慈善的社会建设状况并不乐观,如何促使草根慈善的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草根慈善组织资源紧缺问题

草根慈善组织面临的资源困境越来越严重,全国能持续发展下来的草根慈善组织少之又少,就我看来,面对这种现象,从资源问题上对其原因进行考虑,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从支持度上来看,首先,国际对于草根慈善组织的支持无论是在资助的范围还是金额上都比一开始要缩减了很多。整个国际社会对华援助态度的转变。再者,本土资源的支持与供给不足,草根组织多年来一直缺少本土资源的支持。从资源分配的结构上来看,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草根慈善不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源配置的失调造成了草根慈善资源紧缺的现象严重,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全部被受到政府支持的慈善组织所使用真正的草根组织得到的捐款微乎其微。

(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问题

对于那些自发形成的,本身生命力就不强的草根慈善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是相当重要的,草根慈善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是很难立足下来的。虽然从草根慈善从出现到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它们并没有给草根慈善事业带来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这使得绝大多数草根民间组织在现实中经常遭遇“身份”难题,志愿者的权利与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草根慈善组织自身发展问题

草根慈善组织的自身发展问题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考虑,第一个的话就是草根慈善组织机构里的系统和发展合不合理,成不成熟,有没有很逻辑性地一个机构操作流程。第二个的话就是草根慈善家或者是捐助者自身角度上来说,看看是否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慈善组织机构来说,很多草根慈善组织缺乏自我监督、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组织中间没有很完善的一个工作流程,也没有很好的一个监督模式,都是自己在监督自己,然而,在自身监督方面又不是做的很好,因此草根慈善组织的机构内部缺乏条理性和监督力度。从草根慈善家或者志愿者本身来说,很多志愿者都没有保证自己的位置,的确草根慈善家和志愿者对于慈善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大家都能看到,但很多草根慈善家和志愿者的捐助动机不纯,除此之外,更多很多志愿者对自身的定位相当不清楚,认为自己救助了他人自己就是救世主了,就会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去看待身边的弱势群体,甚至有些会用施舍的眼光或者行为去对弱势群体进行所谓的帮助,这种自我价值认识偏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草根慈善的发展扼杀在了摇篮里。

四、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残根慈善的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资源方面的问题,先从资源来说,可以通过一些慈善活动来募集到资金,或者从草根慈善家中选出一些有才艺的搞几场大型的慈善汇演,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代表来个环球慈善演说等方法来募集资金与资源。再从支持度上来说,政府部门可以试着放宽一些条例,减免一些税收,出台一些对草根慈善事业发展很有利的政策或者优惠,对草根慈善给予很大的支持,并将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个城市,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草根慈善点,这样草根慈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才有所依托,才能长期发展下去。再从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角度上来说,面对大量资源流向政府这一现象,我们就应该从基金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使命、草根组织提升自我能力、行业网站提供支持和服务、大众和媒体增强问责和监督意识等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探讨出一个真正可以完善的公益生态链的方法,使得草根慈善在生态链中不断循环发展下去。

对于国家政策与制度的问题,本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相关的法律太少或者就是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好。第二个就是政府对草根慈善事业提供的关注和帮助还太少,法律都较为笼统,其实可以出台一个就专门针对草根慈善事业的法律或者优惠政策,详细到每一点,政府机构做好严格的监督工作,这样的话,草根慈善事业才能发展下去。第三点就是国家对于草根慈善的入门门槛过高,很少有草根慈善组织可以申请到“非盈利慈善组织”的称号。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当试着在不改变原则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草根慈善的入门门槛,让更多草根慈善组织“有身份”的存活下来。

关于慈善组织和志愿者自身的问题,草根组织能力应该要进一步提升。草根慈善组织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来适应基金会和社会的需要。基金会转型同草根组织合作需要一个过程,草根组织本身也得“升级”,学会运用本土资源的能力。对于自愿者自身而言,他们必须自我定位好,明白慈善事业的宗旨在哪里,自身加入慈善组织的价值在哪里。只有有了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成为合格的志愿者。

五、总结

随着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草根慈善组织也应运而生,但在发展过程中,草根慈善组织的前景并不非常乐观。很多草根慈善组织都不能长期坚持地发展下去。面对社会建设性不高的草根慈善事业,为了能对处于瓶颈状态的草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为了促进中国慈善事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对草根慈善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推动草根慈善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雨.论中国草根NGO的异化困境及其对策[J].传承,2007,(5):68.

[2]王鹏.论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5):141-143.

[3]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3,(3):16-19.

作者简介:

胡忆婷(1992.4~),女,汉族,江苏常州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