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6-07-20柳娜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新课标能力

柳娜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精心准备的,有针对性的具象问题,而后让学生们尝试着进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针对性的相机指导。

【关键词】数学 新课标 解决问题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7-02

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火车站的附近,学校中绝大多数的生员都是外来工的子女,许多学生甚至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在数学能力上,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是比较薄弱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与弱,对数学成绩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在各种测试的试卷中,解决问题所占的分值比较大。相对来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一些,数学成绩就会好一些。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读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十分有限,许多的字学生还不认得,学生在独立读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我在教授完新课,巡视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做错的根本原因便是没有读题目,或者根本读不懂题目,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进行答题,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明明觉得题目很容易,自己似乎也都会做,却总是出现错误的根本症结。而只要老师把题目读上一遍,学生再进行解答,马上就会解答了。

为了养成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做了以下具体的要求:

(1)在做作业或者考试时,每一道题目先认真听老师读一遍。

(2)在心里默默地记下自己不会读的字。

(3)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读上一遍。

(4)读的时候用右手食指指着题目读,读到哪里,手指就跟到哪里。

(5)读题时要做到不漏一个字,不添一个字。

这样持之以恒下去,养成良好读题的习惯,学生的读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了。

2.放手让学生去读题

让学生养成独立读题的习惯,特别是到了小学二年级时,不要每道题读题的任务都由老师或者家长代劳,只有学生在长期的自主练习中,读题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例题4:把12个竹笋(sǔn)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过“笋”这个字,数学教科书里把它标注上拼音。在教授这节新课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拼出读音,然后读出这个字,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从而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二、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读题与解题之间,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便是——审题。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答题情况的好坏。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审题的良好习惯,最关键的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无外乎“认真”二字。如何认真?读题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要一字一句地读,要一点一点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囫囵吞枣地乱读一气。

例如,在一年级的教科书中常常出现看图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要仔细地、有序地去数一数物体的数量,多数或者少数,都会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提醒学生要认真看题目,要逐字逐句地往下看,要一行一行地认真读,不能添字漏字,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思考,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就是题目中的一些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若能抓住这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理解,便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弄清题目的意思,这样才不会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有些题目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在审题时,却要分外仔细认真,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并按要求作答。

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有很多,在教授新课或是做练习时,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动笔,圈一圈、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键的字、词做上记号,或者在下面画上横线,这样便能在答题时更好地提醒自己。

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针对这道题,我先让学生用笔画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16人,9人,再画出具体问题——还有几人没来。接着再找出本题中的关键字词——“现在”与“还有”二词,这样,便准确地把握了这道题的题意,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使答题正确率大大提高。

三、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

1.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新课标中所说的“解决问题”能力,不是简单地解答数学习题,而是涵盖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中课后有一道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为什么呢?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这些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不但要会回答既定的问题,还要学会提出问题,我们的教科书中,许多的练习题,都十分注意给学生们提供众多现实的素材与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们主动地提出那些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课中的例1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创设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西湖公园春游的情境:二(2)班“有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至少需要租几条船?”“5条船够吗?”等系列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师相机归纳,整合,并充分肯定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提问积极性。

总之,“解决实际问题”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以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2]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特级教师小学教案优化设计》[J].

[3]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Z].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新课标能力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两只想打架的熊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智珠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