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母亲河的景观分析

2016-07-20魏晓菲

四川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浑河沈阳景观

王 拓, 刘 蕾, 魏晓菲

(1.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1;2.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务办理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001)



沈阳母亲河的景观分析

王拓1, 刘蕾2, 魏晓菲1

(1.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1;2.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务办理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001)

【摘要】分析沈阳浑河现有历史景观的基础上,基于浑河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结合现代景观设计要素,从现代景观审美情趣的角度重新审视浑河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沈阳跨河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沈阳;浑河;历史;景观;规划

1浑河与沈阳

古老的浑河在沈阳城南奔腾不息数千年,她同中华之根——黄河、长江一样,滋润了沈阳一方水土,是沈阳人的母亲河。 浑河,历史上曾冠“小辽水”之名。作为辽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早在先秦的《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已记载。汉朝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中也有“辽山,辽水所出”字样。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也有明确记载,而浑河古道沿线发现大量的燕、秦、汉、唐、元、明、清早期历史文物史迹的遗存,犹如地下书卷无声而确凿地证明,沈阳历史上有独特地位的浑河文明及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

沈阳始建于2 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燕国名将秦开击退东胡,并筑起起于河北北部止于辽东东部的长城以守之,建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制之,沈阳当时属于辽东郡之军戎边城,名为候郡。

浑河,对于沈阳人民来说,它本身就是一首诗,一支歌,一脉滚滚向前的历史和一篇大气磅礴的宣言。从浑河的外在形象上所焕发出的自强、自信的精神力量来看,这是一次未来与历史、肉体与灵魂的顿悟。浑河是沈阳历史发展的见证。浑河是沈阳人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浑河有太多的、真实的、神奇的故事。浑河在给人们提供这些故事的时候,也许仅仅是给后人们一种历史的启发,给后人一种深思和遇想。然而这些故事蕴藏的博大精深的秘密,却需要所有的后人去发现、去解读、去认可。当人们在天空中,向下剥开浑河那层也许平凡、也许伟大的外衣时,就会发现历史的浑河正在向世人闪烁着万丈光芒。

2现有历史景观分析

历史发展到今天,从自然关系到社会关系,从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到人们因为某种历史需要而神化自然的时候,那么水始终是一个载体。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任何朝代都有自己对河的崇拜历史,各个朝代的帝王对河的膜拜是古已有之而且是历代相传的。这是一种神性的崇拜,一种自我确认和自我寄托。据记载:“舜居摄时祭河渎,而江河淮济为四渎周制祭河礼视诸侯。秦始皇并天下,定祀河于临晋。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73年)定以一岁王祠河渎。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封河渎为灵源公。清顺治三年(1646年),则封黄河神为显佑通济金龙四大王之神。”也许,正因为浑河在人类面前所展示的撼天动地之势,才形成了努尔哈赤对浑河的叩拜和崇敬。这些已都成为历史,如今的沈阳人,浑河儿女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对浑河顶礼膜拜的呢?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把浑河建成沈阳的中心水系,像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德国波恩的莱茵河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美丽中轴线的宏伟构想,已列入市政府的议事日程。时下大浑南开发战略结构基本为“一体两翼、一带两岸”。“一体”:滨水城市中心区、中央绿谷、快速流动中心聚为一体,打造东北一极;“两翼” :拓展居住功能,延续沈阳城市产业带的南部拓展;“一带”:滨河景观构筑城市生活带;“两岸”:强调的是浑河两岸南北的整体呼应(图1)。

图1 大浑南开发战略结构

近年来建成的龙王庙公园、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为古老的浑河增添了迷人的景色。但信步游览之余,缺少了其固有的历史文化氛围。

浑河沿岸的开发不能仅局限在建几个健身广场,修几个游览性的公园,而是要综合开发以历史文化、滨河特色城市景观、文化休闲产业和滨河自然风光旅游产业链为内容的独特旅游资源,构建具有国际大都市水准的全天候历史文化景观带,充分体现历史给浑河、给沈阳留下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化积淀。

没有历史积淀的城市是悲哀的,有历史积淀而不好好珍惜的城市更是可悲。古老的浑河在沈阳城南奔腾不息数千年,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古人且惜之,我辈却不甚好好保护利用。偌大一个浑河公园几乎找不到沈阳与浑河历史的蛛丝马迹,唯有一个雕塑在苦苦诉说着被人渐忘的历史(图2)。

图2 浑河公园雕塑

沈阳历史上有独特地位的浑河文明及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这些都是沈阳历史文化的瑰宝,不能让其尘封在故书堆中,在浑河两岸建设开发中要着重开发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把浑河沿岸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带。

3浑河明天

今天,浑河使沈阳人民悟出了理性,使沈阳人民进入沉思冷静,使沈阳人民进入超越自我的科学思索。挺进浑河,建设浑河,为民造福。

总长度超过50km的浑河滩地,功能定位由过去单纯的生态、景观功能,增加为生态调节、历史营造景观、运动场地、市民休闲、旅游观光五大功能,不仅造福沈城环境,更为人们提供亲水、休闲、旅游、运动的好去处。而在浑河滩地举行的各类大型节庆活动,更使浑河人气兴旺。

生态调节——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 ,发挥浑河在城市中生态廊道、涵养水源、生态调节等多种功能。

历史营造景观——浑河沿线规划重在体现其自然、大气、现代的特点,突出景观的自然地域特征及历史文脉的延续。例如罗士圈地区是盛京八景之一浑河晚渡的地点,因此它的风格注重生态建设和历史文化的挖掘。“五林三景”是它的景观特色。“五林”分别指:枫树林、日本落叶松林、火炬树林、白桦林及观花林,主要栽植多种观赏性树种,呈现三季都有花、四季都有色的美丽风景。古钟长鸣、渡口以及浑河中中国古典式的木舫,构成罗士圈公园的“三景”。 “浑河晚渡”、“天柱排青”、“津墙听涛”等也是可以挖掘文化特色的美景。

运动场地——结合两侧的开发建设用地,增加便民、亲民的体育运动设施,提高滩地的使用率。

市民休闲——在交通便捷的前提下,到浑河滩地公园玩,将成为人们休闲首选之地。

旅游观光——将东西五十公里的景区串联成沈阳的滨水旅游线路。滩地的上下游保留并维护滩地的原有植被,强调生态自然的唯美主题,滩地内结合两岸功能,营造不同的滨水、亲水设施,如体育公园、主题公园等。滩地内还将引入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向公众提供通往滨水区的直接通道,同时在滩地举办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体育活动。将酒吧、咖啡屋等特色服务设施、雕塑等艺术俱乐部引入滨河公园,使人们在欣赏美景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可以享受高层次的服务。

近期应充分利用世园会、世遗会的契机,整合周边良好的旅游资源。重点建设世园会、世遗会及其背景区、浑河鸟岛、棋盘山中心服务区、冈本游乐场等项目,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复合型的滨河生态休闲廊道,是中心城区与浑南新区之间的景观界面;同时也是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科普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图3)。

图3 滨河生态休闲廊道

4结束语

浑河自古是沈阳市心理和地理的边缘,从未像今天一样感觉到城市发展的脉动。河满、水清、岸绿、景美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浑河在追求其形象美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修养,寻找自己特有的内在气质,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体现历史文脉的重新定位。把浑河沿岸塑造成既有现代都市气息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休闲景观带。

相信浑河会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纽约的哈德逊河、上海的黄浦江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冯晖.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树忠,孔宇航.城市景观[M].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冯炜,李开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4]金涛,杨永胜.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与营建[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张昭,于志光,顾玉清.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3):11-14.

[6]龚伟超.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与城市功能[J].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6).

[作者简介]王拓(1978~),男,高级工程师;刘蕾(1979~),女,工程师;魏晓菲(1988~),女,本科,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6-01-11

猜你喜欢

浑河沈阳景观
浑河三好桥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流域尺度的浑河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
基于随机森林的浑河沈阳段水质评价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