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冷链:尴尬的两难
2016-07-19王辉辉
王辉辉
一般性的常规疫苗必须在2~8℃的低温环境中运输和存储
2016年上半年,山东大舜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舜物流)董事长陈震格外忙碌,这位在医药行业打拼了20多年的医药人敏感地意识到,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的转机来了。
契机即是那起震惊全国的山东疫苗案——案值5.7亿元的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运输就销往全国24个省份。医药冷链物流的脆弱本质就此暴露无遗。
“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出问题,断链的风险随时存在。”陈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这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由是,医药行业开始更加重视冷链物流。
“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山东疫苗事件之后,医药冷链进入了一个暴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然而,医药冷链物流要想驶入发展快车道,还需要突破一些两难境地。
社会力量涉足药品流通
2005年4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60号文件《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发布,允许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企业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配送。
药品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在此之前,按照药政法规的规定,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批发、零售、仓储、配送、运输各环节都属于“药品经营”的范畴,物流不能与药品经营分离。因此,中国的医药物流供应链一直采用“企业物流”的模式,即由流通企业各自承担本公司的药品存储、分拣、运输和配送任务。
这种模式下,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消费终端,至少要经过批发企业、二级经销商、医院或药店,3次中转才能达到市一级的消费终端。如果想要到达县、乡、村的消费终端,还要经过更多的中转次数和配送环节。这不仅增加了药品的流通成本,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了质量管控的难度。
因此,160号文件发布之后,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越来越多的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选择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药品的运输和配送。
社会力量得以就此进入药品流通领域。
800亿元的市场机遇
2005年发布的160号文件还指出,鼓励具有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做大做强,允许其为其他药品企业提供储存和配送服务,推进企业内部物流的社会化。
当年,国药集团成立了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将物流部门从传统业务中剥离,组建社会化的物流网络。
也是在那一时期,原本从事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销售的陈震,开始发力医药物流,而他看重的是医药冷链市场。他相信,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容和人们对药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医药冷链物流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医药分销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冷链事业部经理程晓明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说,近几年中国医药工业始终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6年中国医药工业的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秦玉鸣称,其中药品的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按照冷藏药品占医药流通企业药品总销售额的7%~8%计算,中国冷链运输的药品市场规模达到700亿~800亿元。
不断增长的数字,更加坚定了陈震发展医药冷链的信心。
2008年,大舜物流成为山东省首家拿到第三方医药物流批件的企业。之后,陈震开始按标准筹建自己的现代医药冷链物流系统。
专业和资金门槛高
“刚开始想得很简单,觉得做医药冷链就是建几个冷库、买几辆车,跑运输的事情。”陈震说。
但是,深入了解之后,陈震才发现,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医药冷链物流系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通过到美国、荷兰、韩国等国家的考察学习,我们发现,现代物流技术的先进和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陈震感慨道。
为此,他的团队不得不停下筹建的步伐,先后花费2年时间,专门学习如何建设和运营现代化医药冷链物流体系。
2013年,大舜物流包括信息化系统、自动调温系统和全国网络配送系统的现代医药冷链物流系统正式建成,投入运营。
实际上,正是这一年,新版GSP出台。囿于药政法规对“药品经营”环节的规定,第三方物流企业若要涉足运输之外的医药物流环节,必须经过GSP认证。
而建设一套符合GSP要求的药品仓储系统,一次性的基础建设投入就要上亿元,且之后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对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
社会物流占比不足10%
“因此,目前药品的仓储和配送资源还是控制在批发企业手中,第三方物流仅仅是接受其委托,承担了其中的运输任务。”秦玉鸣无奈地说。
也就是说,所谓的第三方医药物流还只是镶嵌在医药供应链中的运输工具,未能真正地将上游的生产商、供应商与下游的医疗机构、零售门店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冷链物流,医药冷链运输的风险极高,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并不热衷这一市场。
这就使中国的医药第三方物流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尽管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发展医药第三方物流,但是整个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始终难有突破。
一名工作人员驾驶叉车在国药广西控股有限公司医药仓库运送药品
程晓明介绍说,2011年前后,整个医药流通领域,社会物流的市场份额占15%,其他85%的市场份额把持在药品批发企业手中。
“到2013年,第三方物流在医药物流市场上的份额占比是20%左右。”程晓明说。
2013年发布的新版GSP,对涉及药品安全的物流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规定。为降低法律风险,很多药品批发企业不得不收回对第三方的物流委托。“这就导致目前药品行业的物流中,社会物流的占比下降到了不足10%。”程晓明说。
而在日本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是50%。在其他行业,90%以上产品由第三方物流承担。
90%要被淘汰
长期以来,价格先导引发的恶性竞争,使中国的物流行业饱受诟病。“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小、散、乱。前几年,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大多数的招投标中都是价低者胜出。”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利得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与医药冷链行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仍显得小而散,“目前,和医药行业一样,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同样存在集中度低的问题。”程晓明告诉本刊记者。
集中度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流通环节众多,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冷链物流的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比例为12%,是美国的4倍。
程晓明认为,在整个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中,90%的企业要被淘汰。
分包的成本
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可以实现全国覆盖。因此,药品流通企业不得不将运输业务进行层层转包。
秦玉鸣介绍,山东疫苗事件之后,国家政策法规不允许药品运输业务层层转,“但是可以分包给不同的物流企业。”
因此,医药流通企业又不得不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签订委托运输合同。
这无疑会增加流通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而且,对于一些需求量不大的药品,分包之后单一地区的需求量有限,“有时候出一趟车,可能只送一两箱药。效率很低。”秦玉鸣说。
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国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对上海药品流通行业的样本分析显示,医药物流回程车辆的满载率不足30%。”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王喜富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目前中国医药物流行业的毛利率在7%左右,尽管要比普通物流行业的3%高出1倍多,但业内普遍认为,相比医药物流的高风险,这一利润率并不算高。
因此,医药冷链物流行业进行资源的重组和整合,势在必行。
程晓明说,未来一定会出现几家大型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其物流网络可以覆盖全国范围内点对点的配送。
而这些大型企业也可以借此实现集单,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还可以整合医药供应链,为流通企业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每一个点都是风险点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储存和运输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
对于传统的冷链运输来说,只要控制好交接点,基本上就控制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失温风险。但是对于医药冷链来说,干线和支线运输的过程中,同样充满了温度失控的风险。
在陈震看来,在医药冷链这个完整的链条上,任何一个点都是风险点。因此,相比其他冷链,医药冷链显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与普通冷链运输物品只要求低温不同的是,医药冷链对温度的要求更复杂,也更难控制。近几年发生的疫苗事件,大多与储藏运输过程中温控不力有关。
比如,按照国家规定血液制品的存放温度应在4±2℃。但是,中国疆域广阔,南北温差大,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温差可能在50~60摄氏度之间。
“因此,如果运输血液制品,可能前半段需要制冷,后半段就得制热。在这些极热或极寒地区,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实现控制温度的技术条件随之改变。”陈震指出。
这就需要对药品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
“所以,国家要求药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每5分钟更新一次温度数据。”秦玉鸣介绍说,按规定,用药单位在接收药品时,必须索要全程温控记录。
“从技术上来说,目前通过在冷藏车、药品的包装箱上安装温度监测探头,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实时温控。”恽绵说。
更多的风险来自于设备和操作本身。
运输途中,一旦设备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整车药品失效报废。所以,国家规定医药冷藏车每年要作两次检修。而有经验的医药冷链企业,都会在冷藏车自带的制冷机和温度检测设备之外,再增加一套制冷和温度监测设备,以为备用。
操作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人。秦玉鸣认为,这个因素的风险最大,也最难控制。
据秦玉鸣讲述,曾经有一位驾驶医药冷藏车的司机,中途休息时,不小心碰到了制冷机的开关,导致车厢温度过低,最终一车价值几千万元的药品就此报废。“这些意外,企业很难通过管理或者其他监控手段来避免。”
程晓明认为,目前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还属于接力式的分段物流。而这无疑又为本就脆弱的医药冷链增加了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