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海水库蓝藻水华的影响因子分析

2016-07-19

陕西水利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华pH值富营养化

曾 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5)



镇海水库蓝藻水华的影响因子分析

曾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摘要镇海水库为广东省开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近年来大规模速生桉种植、围库养殖以及生活用水污染造成了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2012年2月~2013年5月对镇海水库进行水质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水库浮游植物生长基本不受N、P营养盐限制,具备蓝藻水华发生的营养盐基础。对蓝藻水华影响因子分析表明, 5月~ 8月这段时期,水库温度为30℃~32℃,适合蓝藻水华的发生,水温与叶绿素a的浓度具有相关性,较高的水温是蓝藻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且该时期pH值持续保持在8.36~9.99的高水平,较高的pH值也是促成蓝藻水华的重要因素。镇海水库具备引起蓝藻爆发的外在条件。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华;水温;pH值;镇海水库

1 开平镇海水库环境特征

1.1自然环境概况

镇海水库属潭江一级支流镇海水上游侨乡水,位于开平市北部的苍城镇,距开平市中心18km。库区跨开平市、鹤山市和新兴县,是开平市沙塘、长沙、沙冈、月山、苍城等5镇约15万群众的饮用水源地。水库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22.1℃,最冷月份是1月,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为1℃。最热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7.2℃。镇海水库建于1960年,集水面积128km2,总库容1.09亿m3,正常库容0.77亿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库。

1.2水质现状

根据《江门市水资源公报(2011)》和开平市部分水库的水质监测报告,对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和《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的要求,镇海水库水质类别为Ⅳ类~Ⅴ类,属于严重不达标状态。主要是总氮和高锰酸钾指数超标,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表现为有机污染,主要原因是库区周边畜禽养殖排污和农业化肥面源污染引起的。

镇海水库库区保护范围内存在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的现象,速生桉的种植导致水库水位明显下降,对原生态植物造成排斥影响,并在降雨时随雨水将大量肥料带入库区,使得水体轻度富营养化,恶化了水库水质。镇海林场内有鱼塘37口,占地面积约178200m2。此外,水库集水区范围内还存在大范围的拦湾筑塘养殖现象,不仅占用水库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还严重污染水质。养殖体的饲料、粪便随雨水流入库区,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镇海水库库区保护范围内有发展旅游业,每天有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镇海水库。

1.3土壤环境

镇海水库土壤成土母岩,为红色砂页岩,是中有机质层厚土层的赤红壤。据土壤普查测定有机质含量2.66%,碱解氮l18.3ppm,速效磷0.875ppm,速效钾35.87ppm,pH4.7~ pH5.1,呈酸性反应。

2 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点位:在开平镇海水库库区中心和上游500m处各设一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硫酸盐(以SO42-计)、硝酸盐(以N计)、氟化物(以F-计)、氯化物(以Cl-计)、总磷(以P计)(湖库)、总氮(湖、库、以N 计)、叶绿素a、氨氮(NH3- N)、硫化物、pH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汞、砷、硒、铬(六价)、挥发酚、氰化物、铁、锰、锌、铜、镉、铅、气温、水温、透明度、水位等。

监测频次:从2012年2月始,每三个月采集一次。

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

3 监测数据分析

3.1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根据镇海水库营养水平指标及水质监测结果,分析镇海水库的富营养化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修正的Carlson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c)进行分析,公式为:

开平镇海水库2012年~2013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见图1。

图1 镇海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图

由图1可见,镇海水库富营养化水平呈现季节性变化,每年随着夏季的来临,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的趋势。7月~ 8月份期间,TP、Chla浓度就会大幅度升高,镇海水库处于极富营养化状态。

3.2理化数据分析

对2012年2月~ 2013年5月镇海水库两取样点(水库上游500米处、水库库中)的水温、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叶绿素a、总氮、总磷、氮磷比等变量进行分析。理化指标变化见图2。

由图2可见,水温、pH值、透明度、TP、TN、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在不同月份各有差异。各采样时期镇海水库水温处于16℃~32℃范围,其中5月~ 8月份期间水库水温处于30℃~32℃之间;在5月~ 8月份,pH值持续保持在8.36~9.99的高水平,同时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也常年高于11 mg/m3,高的叶绿素a浓度可导致水体pH值明显上升,可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使蓝藻成为优势种,导致水华的发生。2013年2月之后,水体透明度因悬浮于水体表层的蓝藻绿色群体而大幅降低。图2数据分析发现,除最近一次的总磷含量低于10μg/L以外,其他时期监测值都大于该阀值,表明镇海水库浮游植物生长不受磷控制,且各个时期采样点的TN浓度均大于1.1mg/L,因此,镇海水库在各采样时期均具备发生蓝藻水华的营养盐基础。

3.3相关性分析

对影响开平镇海水库水质的总磷、总氮、氮磷比、水温、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透明度、水位等变量与叶绿素a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做出开平镇海水库叶绿素a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图表,分析各变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各理化影响因子对影响水华形成的相关性结论。

整体来看,叶绿素a与理化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尤其是温度、pH值和总氮密度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图3)。

4 讨论

4.1利于发生水华的水温

水体温度的时间变化(季节、昼夜)是影响水体中氧和营养物质的垂直变化和在各层面分布的因素。温度是引起水华发生及决定水华种类的一个重要因素[1]。有研究表明,蓝藻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强于其他藻类,在于其DNA与光合作用系统的热稳定性等生理功能形成的高温适应机制[2]。众多室内与野外试验证明,大部分蓝藻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4℃~30℃,水温较高有利于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和蓝藻水华发生[3]。镇海水库5月~8月期间水温处于30℃~32℃之间,此时的温度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水华爆发。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浓度均与水温有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水温对镇海水库蓝藻生长具有明显控制。

图2 2012年2月~2013年5月镇海水库理化指标变化

图3 镇海水库叶绿素a浓度与理化参数相关性分析

4.2持续的高pH值有助于蓝藻成为优势种

若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丰度较高,在较强的光合作用下,水体中大量的CO2将被消耗,因此蓝藻水华发生时伴随了pH值上升与CO2浓度的降低。An等对Taechung水库进行研究,对1994年夏季蓝藻生长情况的分析表明,蓝藻在pH值大于8.5时迅速生长[4]。镇海水库各次采样期间的水体pH值处于6.8~9.9范围,尤其在5月~8月份,pH值持续保持在8.36~9.99的高水平,且各采样点的叶绿素a浓度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发生水华时pH值正处在适合蓝藻生长的范围,而由于缺乏CO2,其他藻类就难以形成优势种。

4.3氮磷水平接近水华发生的阀值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水华发生的最主要的营养盐是氮和磷。当浮游植物受到营养盐限制时,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容易大规模爆发水华。Sas.等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生长的可溶性活性磷阀值为10μg/L,无机氮浓度阀值为100μg/L[5]。2012年2月~2013年5月镇海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镇海水库各采样时期总氮浓度均大于1.1mg/L,总磷浓度仅有一次低于磷阀值10μg/L。表明,镇海水库浮游植物生长基本不受氮、磷限制。

综上所述,可将开平镇海水库水华暴发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开平镇海水库地处热带,从5月份~12月份水温一直高于30℃,具备蓝藻水华发生的水温条件。一般认为,当水体中TN、TP含量分别达到0.20mg/L、0.02mg/L时,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具备发生藻类水华的营养条件。镇海水库水质常年高于TN、TP蓝藻水华发生的阈值,水质类别不低于Ⅳ类,具有形成蓝藻水华的营养盐条件。且水体的pH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蓝藻形成优势藻种,对于引发水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和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对开平市镇海水库的自然及经济现状、水库水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对镇海水库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水库具备蓝藻消化发生的营养基础,较高的水温和较高的pH值是促成蓝藻水华的重要因素。

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也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对水库周边筑塘养殖禽畜现象的整治,对水库周边桉树林的综合改造。其次,建立健全的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机制对于改善水库水体现在具有积极意义。再次,在水体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并通过调整鱼类的群落结构使大型的植食性的浮游动物充分繁殖,可以有效改善藻类种群结构,调节水质,防止爆发水华。此外,还可以加强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改善水库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建立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湿地等措施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科学监控、综合防治,才能逐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终控制水库大规模暴发蓝藻水华,从而保证更安全的水源。陕西水利

参考文献:

[1]金相灿,储昭升,杨波.温度对水华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光合作用及浮力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50.55.

[2]王得玉,冯学智,周立国等.太湖蓝藻爆发于水温的关系的MODIS遥感[J].湖泊科学,2008,20(2):173.178.

[3]An KG, JonesJR, Factor regulatingblue- green dominancein areservoir directlyinfluenced bythe Asianmonsoon.Hydrobiologia,2000,432:37.48.

[4]Oliver R, Ganf G, Fresh water blooms. In: Whitton B A, Potts M, eds. 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therlands, 2000.149.194.

(责任编辑:李蕊)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水华pH值富营养化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洪口水库近年富营养化程度时间分布的研究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