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016-07-19刘爱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中学甘肃张掖734000
刘爱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中学,甘肃 张掖 7340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刘爱兰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中学,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深刻、应用广泛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大有益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努力加大改革力度,着重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习惯;培养方法
学会思考是人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去调动学生动脑、钻研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诱发思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积极思考正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时,教师可引入一个有趣的小魔术,即将一张白纸对折,将对折后的白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现场作画,沿着折痕的一边画上图案,猜一猜教师画的是什么?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清晰地印到白纸的另一边。观察这和你猜的图案一样吗?让学生陷入思考,并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此时此刻,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探究欲望越发强烈,并在心里做好了接受知识的准备。
二、适当引导,促进思考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对事物研究的兴趣,对事物深入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完全磨灭。在这种模式下,即使培养出了人才,但也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标的要求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完美诠释。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相反地,它将课堂的主体定为了学生,这种方式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因盲目思考而导致思考低效。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同步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二年级有89人,比一年级少57人,一年级有多少人?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对一些常见问题思考套路的影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导致解题出现了错误。此时此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一年级和二年级相比,哪个年级的人多呢?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学生便会回答求大数。因此,学生便会跟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去思考,从而很快找出其间的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相差数,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引领正确思考方向的重要性,教师应看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与不足之处,并且努力地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向导,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自我思考。
三、留给时间,充分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活动应该具有生动性、活泼性和主动性,并且应该具有学生自己的个性。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很多,有认真听课、努力思考、实践探索、交流合作等。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事物的发展,并通过实验去计算、推理、验证自己的假设。”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自我分析、独立思考的环境,不能由教师把所有该明白的全部表达出来,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自己理解、体会。教师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从大量提供的材料中自己发掘其中的原理、奥妙,让学生自己分析整合,对照比较,抽象概括,以此来形成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班内那极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观察,留给每一位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相应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试算练习,使许多学生有所发现,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产生了“说想法”的要求。
四、组织讨论,深入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需要教师与孩子们互动,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自己的思维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个体与集体相互交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去思考,并抓住机会让学生一起研究、讨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探讨去完善自己的思维的漏洞。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思维,有了想法,才能将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再加上小组的讨论,使组内所有人员的思维进行碰撞,就会使每位学生的思维更加丰富饱满。这是小组讨论所带来的有利之处。在这个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渐明朗,他们把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与伙伴交流,在交流中也会感受到思考带来的乐趣,也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交流。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才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教学“认识角”时,为突破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先播放一段动漫“红角和蓝角”,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操作——做活动角,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并且使他们思维更加完善,使他们更加热衷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再加以归纳、总结。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去培养,去调动,需要教师创建一个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会引领,并且给予每一位学生悉心的辅导与培养,对每个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用真心去教育抚慰他们,以学生的喜为喜,以学生的忧为忧,多包容多理解学生,不扼杀他们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闽锋.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J].考试周刊,2014(40).
[2]刘昌郴.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
[责任编辑田彩霞]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habit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U Ai-lan
(Ganzhou Middle School,Zhangye Gansu,734000,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rigorous,deep,widely used subject. It is very beneficial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 ability. Therefo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intensify the reform,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habits.
Key words: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thinking habit;cultiv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6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