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预设之我见
——谈立场预设的“能与否”及“是与非”
2016-07-19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王 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立场预设之我见
——谈立场预设的“能与否”及“是与非”
王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客观公正性却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新闻记者的“立场预设”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就新闻报道中立场预设的“能与否”及“是与非”问题展开探讨。笔者认为预设是探讨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在深入调查事件中立场预设客观存在。但立场预设只能作为事件调查的前提,媒体记者不仅要做立场预设,还要对预设的是非对错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
立场预设;新闻报道;客观性
媒介框架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新事物总是借助于已经形成的认知框架和价值观框架①。在框架作用下,人们在接受及传递信息时会不自觉地忽视某些事实,而对另外一些事实特别感兴趣。并且,在人们认识事件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赋予对象一套既定的“框架”意义。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往往都会存在这样一个“框架”,即:立场预设。
何谓“立场预设”?目前业界和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严谨、权威的定义。“预设”是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②。而“立场”则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综上,有学者认为“立场预设”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己的地位、阶层和好恶预先设定对待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往往会对将要采访的事件进行预先的价值判断,这就很容易导致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从而导致报道失真、信息片面。如果不能规避立场预设中的某些负面影响,新闻报道往往很容易偏离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本文就新闻报道中立场预设的“能与否”及“是与非”问题展开探讨。
1 立场预设的“能与否”
由于立场预设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中对立场预设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否定倾向。从标题中可见一斑,如鞠斐的《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太清华的《“立场预设”对新闻品质的影响》、曹东的《如何避免和纠正新闻报道中的“预设立场”》。但笔者却认为,在新闻报道中,立场预设是必须且不可或缺的。
由于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各种利益相关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在记者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屏蔽不利消息,这就使得记者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是全面和客观的。因此,记者不可能不进行立场预设、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和辨别就进行报道。立场是个人的看法,而预设是探讨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因此,只要深入调查事件,立场预设就必然客观存在。试想一下,与那些没有立场的人交谈,无异于对牛弹琴,这样的谈话又有什么意义呢?立场预设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场预设制约着新闻记者在调查中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经过严格推敲、反复论证的新闻报道才具有可读性。否则,新闻报道浮于事件表面,所表明的信息千篇一律,如白开水一样平淡,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价值?
以2010年“上海静安区胶州路11·15大火”事件为例:在16日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通报称:上海市消防局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出警,火势于15:22获得控制,并于18:30被扑灭。消防部门基本控制火势只用了1个小时,整个灭火救援战斗用了4个多小时。公安部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海大火救灾及时得力,是成功典范战例。”但经济观察网记者却从部分现场目击者口中得到更多事实真相:“在消防车赶到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消防云梯只能架到10楼左右,27楼的火,消防力量根本够不到。”“一直到17点多,才来了更多的消防车,停在(小区)后面的工地上,对着火高层建筑进行扑救。”“来了很多消防车,但开也开不过去,(水枪)也喷不到,都是摆设,只有路障的作用。”……根据这些现场目击群众所提供的信息,经济观察网记者进行了立场预判:消防局局长所陈述的事实恐有不实之处。后经过深入调查,从部分现场目击者口中还原了大火在第二天凌晨才被扑灭的事实真相。随后,经济观察网进行了题为《胶州路大火初期消防水枪喷射高度只能到10楼》的报道,虽没有明确指出消防局局长陈飞所述事实不符,但也为读者还原了事件真相,提供给读者还原事实真相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报道才更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王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 立场预设的“是与非”
由于记者往往会对事件进行预先的价值判断,这就很容易导致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从而导致报道失真、信息片面,背离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要求。也因此,立场预设常常受到新闻专业主义者的口诛笔伐。但笔者认为,立场预设被学者推上风口浪尖的核心问题在于:学者将“立场预设是否正确”与“立场预设能否存在”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用“能不能”代替“是与非”,这是当下新闻媒介解构社会正义和人民立场的一贯做法,造成当今社会是非不分、乱象丛生的思想舆论环境,这是亟需纠正的③。
曾经一度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是由于新闻记者进行了错误的立场预设所造成。在采访报道中,一些新闻记者很容易感情用事,尤其在“官民冲突”这样的事件中,一味地替弱者打抱不平,将矛头直指“官”方。而在此类官民冲突事件中,记者很容易受“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不愿意深入实际,只听“当事人的叙述”,甚至只听弱者一方当事人的叙述。加之新闻消费主义的作用,媒体擅长于煽情、根据受众的喜好对新闻信息进行策划和炒作,而不被受众吸引的信息则常常被忽略。在这种新闻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媒体的报道往往可以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使公众逐渐丧失了理性批判的能力。随后被爆出来“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事实真相:李刚的儿子李启铭说的“我爸是李刚”只是他说的话里的一部分,原话是:“赶紧打120,救人要紧,我爸是李刚,我跑不了的”让不少网友唏嘘不已,纷纷指责新闻记者颠倒事实真相。笔者认为,“我爸是李刚”事件之所以让新闻记者们受到大众的猛烈抨击,就是由于记者们对此次事件进行了错误的立场预设,并且没有深入调查事实真相,将错误的预设作为事实结论所致。新闻记者进行立场预设并无不妥,而不对事实真相进行调查,对某些事实自动过滤,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一味地将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这样的做法才是十分不妥的。
3 立场预设:只为前提、不作结论
预设是探讨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因此在深入调查事件中立场预设必然客观存在。且立场预设促进新闻记者在调查中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但新闻记者若不对事实真相进行深入调查,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对某些信息自动过滤,一味地将原本可能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因此,立场预设只能作为事件调查的前提,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结论。媒体记者不仅要做立场预设,还要对预设的是非对错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
在新年伊始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最初公布死亡人数为35人,这一数据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不少网友纷纷发帖称:2008年河北蔚县煤矿爆炸35人死亡;2008年云南泥石流35人死亡;2009年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2010年福建广西四川洪灾35人死亡;2011年鄂湘暴雨35人死亡,为什么这次又是35人死亡?网友从众多的数字巧合中,已经对该事件进行了立场预设:官方及媒体在刻意掩盖遇难者人数真相。理由也非常具有说服力:超过36人就算特大事故,某些官员会被免职。基于此,新闻记者对遇难者进行了进一步深入调查,最终确定死亡人数为36人,并将这36位遇难者的名单全部公布,进一步证实了遇难者调查的可信度,同时彰显了媒体调查的客观公正,网友错误的预设谣言被不攻自破。由此可见,立场预设是客观存在的,但预设只能作为事件调查的前提猜想,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结论。记者在新闻调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搜集整理,对立场预设的是非对错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避免产生只按照自己预设的立场进行挖掘报道,一味地将原本可能错误的立场预设作为事实结论、有违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原则的错误行为。
注释
①曹东.如何避免和纠正新闻报道中的“预设立场”[J].中国出版,2009(4).
②见百度百科“预设”词条:http://baike.baidu.com/ view/285805.htm.
③陈立红.“不能预设立场”是一个伪问题.http://blog. sina.com.cn/s/blog_4868bcc80102ee61.html.
2096-0360(2016)14-0023-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