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2016-07-18白丽孙晨晨
白丽 孙晨晨
摘 要:随着体育产品生产智能化和科技化、产品营销网络化和个性化、赛事运营平台化和系统化,场馆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健身服务协同化和个体化,服务型、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化、信息化的体育产业人才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因此,高校教育要以职业道德良好、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树立以生为本、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构建开放办学、多元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形式多样、协调发展的实践平台,提供软硬兼备、条件充足的资源保障,设置学科交融、全面合理的课程体系。
关 键 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63-05
A study of sports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BAI Li,SUN Chen-chen
(1.E-Commerce Management Institute,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Guangzhou 511363,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With sports product production intelligentized and technicalized, product marketing networked and personalized, game operating platform-based and systemized, as well as venue utilization intelligentized and informationized, fitness service coordinated and individualized, service type, innovation type, practice type, internationalized and informationized sports industrial talents become the support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set its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o complex type tal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ra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s,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strong innovation abilities, establish such education conceptions as student oriented education and starting an innovative business, build a management system featured ope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multi-aspect coordination, establish form diversified and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practice platforms, provide the guarante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currently furnished and conditions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set up a discipline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r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sports economics;sports industry;internet;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
当“互联网+”行动计划掀起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之时,“互联网+体育产业”成为万众瞩目的新兴领域,而且是专家学者纷纷探讨的热点议题。然而,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究竟发生何种变革?体育产业的变革对人才资源提出何种诉求?高校教育领域又该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体育产业人才?这都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厘清互联网、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互联网作为动力引擎、体育产业创新作为发展目的、人才培养作为资源保障,并落脚于人才培养,才能最终促成体育产业的创新变革,进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工作者才不会成为时代发展的旁观者。
1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的创新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其“用户至上”、“跨界融合”、“平等互动”、“迭代创新”等思维方式广泛渗透到体育产业领域,促进了体育产品生产智能化、产品营销网络化、赛事运营系统化、场馆利用信息化、健身服务协同化等,从而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创新变革。而变革又将对体育产业人才提出新的诉求,服务型、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人才将成为时代发展的生力军。
1.1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50.3%[1]。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广泛融入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主要源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便利、开放共享、虚拟自由、平等互动、个性创新等特征。处于互联网的开放平台,人们可以即时便利获取并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消除了身份差别,促成了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互动;另外,互联网的包容开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表达个性的舞台,而且为人们营造了挖掘潜能、激发创新的氛围。
互联网的特征衍生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第一,用户至上,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追求简约,致力于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第二,去中心化,通过信息共享解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去除中介环节,实现商家与客户之间的直接沟通;第三,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四,迭代创新,从产品研发生产到供应和消费的环节耗时短,消费者意见反馈成本低,通过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理念引导。自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计划后,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传媒业等领域的结合,便不仅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标志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推动创新发展等互联网思维方式的渗透。互联网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之后第4次科技革命的动力引擎,引发新的变化浪潮,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运营管理模式,重塑了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2]。
1.2 互联网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互联网广泛渗透、引领社会变革的浪潮下,体育产业的互联网化也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体育产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以及以用户为中心、尊重个体需求、讲求开放融合、注重迭代创新等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体育产业中的实践,从而促进了体育产业从产品生产、营销到赛事运营、管理再到场馆建设、使用和健身休闲服务的创新变革,形成了“体育产业新生态体系”[3],实现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体育用品生产的智能化与科技化。当产品研发缺乏科技创新、生产囿于低端重组掣肘体育用品业发展之时[4],互联网的到来为产品注入了智能和科技元素,催生体育智能硬件。诸如智能手环、智能跑鞋等可穿戴式设备以及智能自行车、智能足球等智能运动器材,对多项运动数据的实时测量促进了人们健身的科学性。
第二,体育用品营销的网络化与个性化。品牌建设渠道不畅,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5],而营销渠道和手段的单一则是重要归因。而体育营销的网络化,不仅创造发行渠道、减少成本开支、扩大广告效应[6],而且通过网上开展用户反馈调查,搭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平台,使营销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使服务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
第三,体育赛事运营的平台化与系统化。互联网的融入一方面为体育赛事创建了网络运行平台,诸如乐视体育通过购买精品赛事版权资源和自制特色体育节目,形成了项目多元化的新媒体承载框架。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实现了体育赛事从策划、宣传、售票到赛事直播、赛事回顾、赛事评论等系统化的运营和管理,提升了赛事运营管理效率也满足了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观赏需求。
第四,体育场馆利用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互联网与体育场馆结合形成了“智慧体育场馆”。一方面通过将免费wifi、智能摄像头、云平台等接入体育场馆,实现了场馆的智能化改造,拓展了场馆的视频录制、技术统计等功能[7]。另一方面,通过对体育场馆不同运动项目、服务配套及设施等进行资源分类,实现了场馆的信息化整合[8]。通过场馆细分,实现了消费人群细分,不仅便于“场馆寻求用户、拓展市场”[9],而且满足了大众个性化的需求,提升了运动参与体验。
第五,体育健身服务的协同化与个体化。互联网融入健身休闲业,大量O2O服务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等资源,实现了线上预定与线下运动的协同化发展。此外,多样化的健身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过记录运动数据、制定健身计划、参与互动竞赛等实现了个体化的服务,提升了自我健身管理能力。
“互联网+体育产业”促成新型体育融合的发展与创新,不仅是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一种内在动力,更是延伸体育产业价值链、提升体育价值增值的一种内在需要[10]。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方式的渗透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转向,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提升了参与体验、拓展了社交互动、促进了体育消费,构建了全民健身生态系统,从而提升了体育产业“以消费者为中心”、“服务大众健身”的产业价值。
2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
1)服务型人才。在“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思维方式引导下,体育产业发展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向,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变,昭示着服务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在服务经济为轴心的时代,体育产业人才要以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为宗旨,应具有服务于社会体育发展的理念意识和职业意识,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特征和体育领域的发展动态,洞察群众体育的健身消费需求,致力于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体育观赏、参与、消费等体验。
2)创新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追求迭代创新的理念引导下,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同时在体育产业本身面临产品低端、内容单一、结构失衡等诸多瓶颈的现实困境下,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是时代政策背景的呼唤,更是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而体育产业无论是在产品生产、营销还是赛事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都强烈依赖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的体育产业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对体育产业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等是创新的素养保障,敏锐的洞察力、批判的思考力、自主的研究力、团结的合作力、顽强的意志力等是创新的能力基础。
3)应用型人才。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依赖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实践转化。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按照体育产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既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缓,又造成体育产业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实践型体育产业人才,不仅要与社会发展接轨,而且要与体育市场接轨,突破校园的封闭格局,掌握体育产业实践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能熟练运用自身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4)国际化人才。互联网时代打破时空限制、超越物理距离、连接一切的本质特征实质加深了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体育融资国际化、体育产品国际化、体育品牌国际化、体育媒介国际化等发展趋势[11],顺势而来的是对体育产业国际型人才的需求。在国际体育事务和管理服务中,少见中国人身影和中国人声音,是中国体育的短板。国际型人才,即要有国际性的开放视野,掌握体育产业国际性知识和规则,不仅要了解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和规律,也要了解不同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经验以及国际化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等。
5)信息化人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借助信息技术对体育产业资源进行信息化开发、利用、监控、管理,实现体育产业信息化,成为近年来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虽然社会不乏信息技术人才,但体育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却是体育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12]。因此,体育产业信息化人才成为时代的主要需求。这就要求既懂体育科学又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在体育领域中的传递方式与流程,能够对信息进行规划、采集、处理和管理[13]。
“互联网+”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新型体育产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以服务于社会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将是未来的生力军。
3 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
3.1 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
服务型、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化、信息化的人才需求反映到教育目标中,则需要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
第一,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互联网虚拟世界里,在个性化服务体系中,其意义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很大程度反映在职业道德之中。职业道德是职业忠诚的核心要素。竞赛场、健身房,服务圈中的种种问题,大体上都因为没有遵循体育职业道德所诱发。所以,固本强基在于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职业道德。
第二,必须建设合理的知识结构。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为前提,才能突破有限的知识框架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激发创新性思维。融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做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平衡,还要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体育产业专业人才既要掌握体育产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又要熟悉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14]。一方面,掌握体育领域自身特有的健身技术、技能知识,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体育产业经济、体育产业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社会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随着体育产业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等,熟悉国际市场规范、国际法律法规、国际体育管理等。目前,要突出嵌入信息技术知识和国际化知识两大模块。
第三,必须提升综合素质。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综合素质主要由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4部分构成。体育领域中的专业人才首要具备良好的体格才能为职业从事奠定基础。服务型的体育产业人才则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对体育产业领域饱含热情、事业心和进取心。同时体育产业领域从事者还要有良好心理素质保障,如顽强的意志品质、自信乐观的态度、敢于探索的精神、团结合作的品质等。另外,体育产业人才的业务素质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语言沟通、办公软件操作、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基本业务素质以及健身指导、赛事组织、产品营销等专业业务素质。
第四,必须增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能力要求,而且是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中区分优秀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的关键因素[15]。创新能力即是指创造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批判的思考能力、开阔的想象能力等作为发现问题的前提;要有研究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还要有抗挫能力、时机把握能力以及实践转化能力等作为解决问题的保障。
3.2 教育培养的实践路径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改革,而且需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的保障。
第一,树立以生为本、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时代,人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创新成为时代最强音,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大学生的创业前提是承担风险,打破常规,其外在表现是创新行动,内在指导是创新思维。这就要求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生为本、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实践发展,具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设计、实施过程中有贯彻、实践环节中有落实,由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向现代多元教学方式转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从而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设置学科交融、全面合理的课程体系。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以“降低专业重心、注重学科交叉、拓宽专业口径”[16]、“符合市场需求、反映体育产业多元文化特征和满足综合知识和素质要求”[17]为原则,做到基础和专业、必修和选修、理论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平衡。形成以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基础、政策形势、英语等为基础,以体育营销、体育产业管理、体育市场开发等为核心,以体育广告、体育养生、体育伦理等为辅助的学科生态群。在增加基础课程门类、提高专业课程学分、扩大选修课程领域,完善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要突出实践课程设置,如中期见习、毕业实习、俱乐部经营管理实习、体育事业单位实习等[18]。当前,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和国际化教育两个模块的嵌入,它们是目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短板。
第三,构建开放办学、多元协同的管理体制。体制建设是新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在跨界融合的互联网思维方式下,人才培养应突破学校单一教育的封闭格局,坚持开放式办学,采用“政府、学校、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方式。成立以学校教育部门为主导、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引导、中小型体育企业为指导的合作组织机构,建立组织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各自职责。学校主管部门牵头,主动加强政、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连接。一方面,采用“请进来”方式培养。邀请体育管理部门领导讲解体育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聘请体育企业精英讲解体育市场需求、体育市场运作等,从而引导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向。另一方面,采用“送出去”方式培养。学校与体育企业通过签订协议或合约建立长效稳定的关系[19],从而派送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熟悉体育产业市场运作规律。同时与体育行政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策划、组织、服务等。
第四,建立形式多样、协调发展的实践平台。平台是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运行平台,如业务实践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创业竞赛平台等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锻炼环境。业务实践平台主要是指围绕与企业合作的实际业务,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和职能定位,使学生在真实的体育产业运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公共服务平台是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在品牌经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认知,并且通过发布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提供求职或实习机会。创业竞赛平台则通过“以赛促学”、“以赛孵化”模式激发学生做出创新型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五,提供软硬兼备、条件充足的保障资源。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需要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双向保障。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在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不仅要充分整合利用其他学科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技示范园等,还要为人才培养建设专门的孵化基地,并配置相应的办公用设备。另外,在资金方向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学生贷款投资创业。软件资源则主要是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培养体育产业学科带头人,并加强与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的沟通;另一方面,挖掘校外教师资源,引进国内外体育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聘请知名体育企业的精英人员参与指导。
4 结论
1)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引擎,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创新变革,使体育产品生产智能化和科技化、产品营销网络化和个性化、场馆服务智能化和信息化、赛事运营平台化和系统化。
2)体育产业的创新变革,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诉求,服务型、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化、信息化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生力军,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3)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人才教育要以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提供软硬件兼备保障资源等进行实践转化,从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信息技术的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2016-03-20].
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 hlwxzbg/hlwtjbg/201601/
t20160122_53271.htm.
[2] 欧阳日辉.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 学术前沿,2015(5):25-38.
[3] 乔克满,王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产业新生态体系分析[C]//2015年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1226-1227.
[4] 张永韬.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特征、挑战与转型[J]. 体育与科学,2015,36(5):22-28.
[5] 周学政. “互联网+”对体育制造业的影响[C]//第十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15:117-119.
[6] 潘国斌. 互联网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及前景[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19-20.
[7] 互联网+体育,将产生这三种化学反应[EB/OL]. [2016-03-20]. http://www.juweiw.com/daoluetiyuchanye/
243209.html.
[8] 罗丽娜,杨思瞳.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场馆资源的信息化分类与编码[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6):569-571.
[9] 段明会.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场馆市场拓展与用户寻求的策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6):149-153.
[10] 杨强. 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与重构模式研究[J]. 体育科学,2015,35(7):3-10.
[11] 高会军. 体育产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J]. 商业时代,2011(17):126-127.
[12] 叶强,李明华,丁锴,等. 体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的分析研究——基于江苏省体育信息化现状的实证调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129-133.
[13] 马德云.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探讨[C]//2004年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374-375.
[14] 王笑梅,李荣日.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15-118.
[15] 梁强. 面向体育强国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C]//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672-678.
[16] 梁强. 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43-46.
[17] 刘勇,曹刚. 社会体育专业(产业经营方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05,12(4):68-70.
[18] 柳春梅,李志宏,任平.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44-47.
[19] 江金泽. 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瓶颈——以体育产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5(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