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社会流动研究述评
2016-07-18王红娟
王红娟
摘 要:以有关体育社会流动9部著作和20篇文章为依据,从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和大众体育领域的社会流动3方面描述了体育社会流动的研究进展,认为体育社会流动的研究尚未引起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充分关注,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研究集中于运动员和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大众体育领域的社会流动缺乏实质性的研究。提出应拓展研究空间;开展大众体育领域社会流动的研究;重视定性(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
关 键 词:体育管理;体育社会流动;中国;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50-05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sports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WANG Hong-j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Mainly by apply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based on 9 books and 20 articles in relation to sports social mobility,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sports social mobility in terms of the social mobility of athletes, the social mo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 social mobility of the mass sports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researches on sports social mobility had not caught the full attention of sports sociology researchers; theoretical researches were very weak; researches were mostly the social mobility of athlet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re was a lack of substantial researches on the social mobility of the mass sports area. The author propose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pace, develop researches on the social mobility of the mass sports area, and valu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sports social mobility;China;review
“社会流动”并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也不是媒体中的流行语,它是社会学中的专用词语。社会分层(将社会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现象与过程)是对社会结构的静态描述而言,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地位的空间(水平或垂直)位移)则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动态描述[1]284,322,两者是研究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两个侧面,是社会运行宏观分析的重要内容。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利于形成开放、动态的社会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的社会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利于拓宽社会各层次间的接触面,加强相互联系和了解,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为此,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1]327-333。
在国外,社会流动研究较早,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创始人索罗金于1927年的著作《Social Mobility》(社会流动),被公认为开创了社会流动研究的先河。1954年格拉斯的著作《Social Mobility in Britain》(英国社会流动)促进了国际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及社会流动研究的发展。西方社会流动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中量化程度最高、统计方法运用最复杂的领域[2]。在国内,至20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20年历程引发的空前规模的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构成分化乃至阶层间冲突与矛盾的产生,受到了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两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3-4]。市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使得过去以城乡分割、工作单位分界、干部-工人二分法以及政治分类这些制度化区分逐步瓦解,社会流动几乎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5]。体育领域也概莫能外。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足球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兴起、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乃至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处处可见体育社会流动的踪迹,其中,优秀运动员群体和体育教师群体的社会流动尤为引人注目。体育社会流动的研究既可在宏观上为体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又可在微观上为体育领域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善提供参考。目前我国体育社会流动研究如何,本研究对查找和检索到的有关体育社会流动的9部著作和20篇文章(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检索,截至2016年1月30日)进行分析,为促进其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
1 体育社会流动研究进展
1.1 运动员的社会流动
有关运动员社会流动的首篇文章,是庞志强[6]的《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影响的分析》。该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以23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业余体校运动员95人,体工队运动员73人,已退役的运动员58人,业余体校运动员的家长10人)。结果表明:52.8%业余体校运动员愿意从事专业竞技体育运动,具有提高运动成绩向上一级运动队流动的愿望。外界因素、特别是家长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影响少年儿童参加运动训练的占到66.57%。75%的体工队运动员有拿冠军破纪录的愿望,因为这是他们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退役运动员的流向和体工队运动员的流动愿望存在明显差异,75%的在役运动员希望退役后先入学深造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退役运动员大部分流向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第四层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流向第三产业的退役运动员在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不高。
李留东[7]《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通过为期3年对来自全国的286名退役精英运动员(曾在全国大型比赛获得前3名、亚洲比赛前6名、奥运会和世界级比赛前8名)的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大多数(75.53%)退役精英运动员实现了向上的代际流动,而代内流动则以水平流动者居多(59.09%),退役精英运动员的社会流动因社会阶层背景、性别、城乡来源地、运动成绩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运动成绩对退役精英运动员再就业的职业地位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阶层背景及文化程度,运动项目对职业地位的获得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性别对目前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不显著。
王雪峰等[8]的《中国奥运冠军的社会流动》研究了第27、28 届夏季奥运会中夺得冠军并已退役的73名运动员,指出:这些运动员夺得奥运冠军前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多为下层和中层,获得奥运冠军退役后,大多数实现了向上的代际流动(上层39.7%、中层43.8%),父代阶层、明星效应、传统社会阶层认知和政治动员是具有奥运冠军身份的运动员成功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推动力,奥运夺冠已经成为对中国运动员社会阶层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中国奥运冠军的这种社会流动模式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现役运动员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并有利于社会结构的优化及奥运战略的持续,但对社会公平、社会价值观及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仇军等[9]《对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一文的述评》认为运动员以运动成绩为资本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即“从非运动员到运动员:运动天赋的展现”、“从普通运动员到优秀运动员:成绩资本的作用”、“从优秀运动员到退役安置就业:成绩资本的利用”。从运动员成长的原点出发,最终以运动员社会地位的获得为依归,不仅完整地揭示了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完整过程,而且探讨了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
卢元镇[10]指出,运动员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运动成绩所构成的“资本”对他们的流动方式、流动速度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自然流动,是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运动员退役后到“海外兵团”效力,专业运动员出现在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上属于非自然流动。并预测了体育社会流动的趋势: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度加快;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等。
何祖新[11]认为,处于体育分层顶级的运动人才,向其他社会结构的流动越容易、越顺畅,而且流动到其他社会结构中,也会处于较高的层次,流入的范围相对主动,如李宁的成功创业,邓亚萍的成功转型,姚明的成功退役。反之则相反,如沦落社会底层甚至“街头卖艺”。因此,财富、声望和权力这些社会分层的因素也同样影响着体育向其他社会结构流动时的选择与决定。
1.2 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
有关体育教师社会流动领域较早的一篇文章,是黄文仁[12]的《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趋势、后果及其成因》。该文通过对宁夏大学体育系77-81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如下结果:(1)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特点一是流速快,3年内完成流动的人达到68.6%;二是流向的单向度,即农村→县城→城市。(2)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类型分A、B两类,A类是“职业圈”内的流动(单位变动,体育教师的身份不变),B类是“职业间”的流动(单位变动,并放弃体育教师的身份)。A类的流动率达到40.8%(此类流动的比例过大,将会影响到体育师资队伍的区域和城乡布局);B类的流动率达到30%左右(此类流动意味着体育教师的流失)。(3)造成体育教师社会流动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职业地位低下、体育工作条件差、对体育重视不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李金龙[13]的《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流动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太原等4城市、雁北等5地区的104名改行(社会流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显示:改行去向的前3位分别是管理干部(39.33%)、机关工作人员(30.77%)、其他课程教师(14.42%)。改行的原因是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受歧视;改行带来的主要益处是社会声望提高了。文章最后指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十分短缺。就全国范围而言,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流动属于不合理的社会流动,对学校体育事业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韩春利[14]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体育教师流动与保留机制研究》中指出:近5年来我国体育教师流失严重,没有发生过体育教师流失的高校仅为8.3%、中学为38.1%、小学为40.1%。在流失的体育教师中,男性多于女性、骨干多于一般、中青年多于老年。面对这一情况,必须尽快探讨建立我国体育教师的保留机制。
梁凤丽[15]通过对河南省39所乡镇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及137名流失的体育教师问卷调查,发现:河南省乡镇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流失过多、流速过快的现象,导致引进人才与流失人才失衡,产生比例失调和空巢的后果,不利于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
向静等[16]的《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基于公立与私立中学比较的视野》选取了省市区三级所属的3所公立中学和规模大中小的3所私立中学作为个案单位,对72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代际流动方面,62.5% 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20.83%的人向下流动,16.67%的人保持不变。在向上流动方面,私立的高于公立的10个百分点。在代内流动方面,工作调动的人数和频率,私立的均高于公立的;工作调动的途径,私立的40.6%、公立的31.8%的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实现的。此外,工作调动原因以“有更好的单位接收我”为主,私立的78.1%、公立的68.2%;工作调动意向,二者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私立的有近半数的人不安于现状,一旦有调动机会随时有可能离开。最后强调,要依据社会流动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构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以规范引导中小学教师合理的正向流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1.3 大众体育领域的社会流动
目前大众体育领域的社会流动研究很少,只是在如下研究中提及大众体育领域也存在社会流动现象。
吕树庭、刘德佩[17]认为,运动员在各省市之间的调动或商业转会属于水平流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影响因素在体育系统人员流动中的作用逐渐变弱,而市场选择(人力资本)和个人关系(社会资本)在流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促进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体育价值观、体育习惯和体育锻炼方式的代际流动,因为家庭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初级群体,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性。水平流动将会越来越频繁、垂直流动将会更加通畅、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将会随着经济、社会和体育大众化的发展而得以增强。
何劲鹏等[18]提出,体育竞技人才的水平流动要摆脱省、市地区的限制,人才选拔的标准、培养的机制与模式问题值得研究。此外,未作具体分析但作为问题提出了大众体育健身群体的管理问题、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和伤病问题的解决等。
毛秀珠[19]指出,体育人口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总体,体育人口流动过程,就是体育人口发展、变化的过程。体育人口可以根据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来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2 存在的问题
1)文章数量太少。
有关体育社会流动的文章只有20篇,与同一时间以“社会流动”为主题检索到的社会学界的3 496篇形成了巨大反差,说明体育社会流动的研究尚未引起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重视。
2)缺少跨专业的横向比较研究。
比较,是一种参照,是从同类事物中寻找类差,从而发现同类事物中的个性差异。目前的研究缺少跨专业的横向比较研究。以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为例,目前尚无与其他专业教师社会流动的横向比较研究,难以把握体育教师社会流动在我国整个教师队伍社会流动大格局中的位置及个性特征。
3)大众体育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
如果按照体育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惯例,运动员的社会流动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而大众体育领域的社会流动缺乏实质性研究。
4)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厘清。例如,“体育与社会流动”、“体育中的社会流动”、“体育社会流动”,甚至“体育流动”等。第二,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门学科或是所属的一个研究领域,都有一个研究边界的问题,不易随意扩张。“大众体育健身群体的管理问题”、“退役运动员的伤病解决问题”等是否属于体育社会流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第三,目前关于体育社会流动的理论研究,基本还停留在概貌性的简单描述上,尚未遵循社会学社会流动的理论和对体育领域社会流动现象的感性认识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社会流动在体育社会学中的定位,社会流动对体育发展的作用,体育社会流动的类型、流动渠道、动力机制、合理流动的标准等。第四,目前提出的几个体育社会流动的理论命题虽然不乏创意,但长期处于假设阶段,得不到经验研究的有效验证。例如,逆向的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速度加快;体育价值观、体育习惯和体育锻炼方式的代际流动等。第五,目前有关运动员和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经验研究结论,虽然包含有理论的要素,但它还只是对经验概括的总结和提炼,并不直接等于理论。为此,需要进行理论建构(从具体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普遍意义或本质特征)和理论解释(利用现有理论进行说明与概括)[20]。
3 对体育社会流动研究的展望
3.1 拓展研究空间
如果体育社会流动的研究能够引起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的充分注意,则研究数量的增加和研究空间的拓展指日可待。鉴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理论研究(包括从理论开始逻辑演绎产生的论题和假设的实证研究、既定论题和假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基本理论建构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社会流动的横向比较研究,开展大众体育领域社会流动的研究。
3.2 如何开展大众体育领域社会流动的研究
社会流动包括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大众体育领域社会流动的研究需结合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的特点来开展。
1)代内流动。代内流动,又称同代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参照基点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职业[1]324,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1)垂直流动。在大众体育领域,当人们通过社会流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阶层地位向上或向下流动时,比如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大学生通过努力考上了公务员,普通干部经过努力逐步晋升为处级干部,个体户经过努力打拼成长为私营企业主,反之私营企业主由于经营不善变为个体户的时候,他们的体育参与是否随之发生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如何(包括场所选择、项目选择、体育参与时的同伴选择乃至消费金额等)。
(2)水平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移动[1]323。在大众体育领域,水平流动的研究指向是,当人们在一个社会阶层内部发生位置移动后,他们的体育参与较前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2)代际流动。代际流动,又称异代流动,是指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例如子女与父母进行比较。代际流动的参照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1]324。
(1)两代人的比较研究。在调查对象中比较子女与父亲(母亲)两代人在同一年龄时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习惯和体育锻炼方式有何异同,是否具有传递性。
(2)复制式社会流动与替代式社会流动的比较研究。社会流动可以区分为复制式社会流动和替代式社会流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意指子承父业的“生命周期”,反映的是一种复制式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结构(如“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等)。而子辈未承父业即为替代式社会流动[21]。为此,虽然都是同上一代人(父亲或母亲)同一年龄时的比较,却有复制式社会流动的两代人比较和替代式社会流动的两代人比较。这就使我们想到,在代际流动研究中,可以将复制式社会流动体育参与的研究结果与替代式社会流动体育参与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差异、影响因素和启示。
3.3 重视定性(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近些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参照下出现了过度重视“数量化”的倾向,大量非规范性的问卷调查主导着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定性(质性)研究遭受冷遇,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和跟踪研究长期缺位[22-24]。“崇尚高谈阔论、热心‘宏大叙事不从实际体育活动中汲取素材,使书斋里拍脑袋式的“体育研究”缺乏现实基础,导致成果的假、大、空、飘”[25]的现象,以及“许多研究缺乏体育社会学学科特征,局限于缺乏深度没有代表意义的现状调查,一些研究甚至说不清楚是什么问题什么类型的研究。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因素的驱使下,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学术垃圾不断出现[26]的现象,或许与此不无关系。体育与社会流动领域的研究不仅需要问卷法等的量化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和跟踪研究。比如,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的体育参与就可以考虑选用参与观察;对运动员的商业性转会、逆向的非自然流动(在人才链上的非正常流动)、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社会流动的横向比较等,就可以选用个案研究;而对“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速度加快”这一命题,就可以寻找典型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定性(质性)研究确实费时、费力,甚至会遭到被调查对象的拒绝,但得出的结论往往更深刻、更有质量、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李强,林克雷.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甫勤. 西方社会流动研究综述[J]. 兰州学刊,2008(8):203-205.
[3]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韩克庆. 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27-32.
[6] 庞志强. 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影响的分析[J]. 体育科学,1989,9(1):142-147.
[7] 李留东. 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J]. 体育科学,2013,33(12):16-28.
[8] 王雪峰,肖锋,刘洪磊. 结果与动因:中国奥运冠军的社会流动[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6):71-77.
[9] 仇军,郭红卫. 对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一文的述评[J]. 体育科研,2012(6):32-35.
[10] 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73-74.
[11] 何祖新. 体育社会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2.
[12] 黄文仁. 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趋势、后果及其成因[J]. 体育科学,1993,13(4):20-22.
[13] 李金龙.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流动问题研究[J]. 体育科学,1994,14(1):13-19.
[14] 韩春利. 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体育教师流动与保留机制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116-119.
[15] 梁凤丽. 乡镇中职体育教师流动的潜在危机及成因分析[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5-98.
[16] 向静,黄尔卓. 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基于公立与私立中学比较的视野[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1):1-4.
[17] 吕树庭,刘德佩. 体育社会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92-294.
[18] 何劲鹏,柴娇,姜立嘉. 体育社会学导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89.
[19] 毛秀珠. 体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24-226.
[20] 吕树庭. 体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误区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5-10.
[21] 李培林. 社会流动与中国梦[J]. 经济导刊,2005(3):74-75.
[22] 叶条凤. 参与观察:被体育社会学研究忽略的一种方法[J]. 福建体育科技,2015(1):16-17(下转27).
[23] 熊文.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化的困境及反思——兼论个案研究的凸显[EB/OL]. (2013-12-30) [2016-01-20]. http://www.cnki.net/kcms/ detail/61.1198.
G8.20131230.1152.011.html.
[24] 李曼.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使用的几个问题[J]. 体育学刊,2013,20(5):68-71.
[25]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与学科建设[J]. 体育学刊,2013,20(4):1-4.
[26] 仇军,徐茜. 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J].体育科学,2006,26(7):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