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人生
2016-07-18王敬之
王敬之
最近有一个比“网红”还热的词,叫“斜杠青年”。该词来源于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撰写的《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压力下的职场求生术》一书。她在书中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份工作,他们开始选择尝试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多种职业,拥抱一种拥有更多角色、也更多元的生活。他们用“斜杠”来区分、列举自己的不同职业,于是“斜杠青年”也就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其实,斜杠青年一直存在。以前叫复合型人才,后来称跨界高手。如今只不过换了一种称呼,或者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样的斜杠青年会越来越多。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有的空余时间悄悄地做起了“微商”,在朋友圈里刷刷化妆品或者服装图片,卖出一单算一单;有的则受雇于教育网站做起了“微课”;也有的经营起资讯平台,坐拥数万粉丝,早已进入盈利模式。
教师在线授课时薪过万的帖子刷爆朋友圈。对这一现象,人们莫衷一是。但至少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教育新贵”一定是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方法精当的教师,一定是与时俱进、对现代教育技术了然于胸的老师,他们既是“线下教育”的尖兵,又敢于开启斜杠模式,勇当“线上教育”的领头羊。
毋庸置疑,“斜杠”是一种正能量,对于年轻人而言,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份额外的收入,还为自己的未来储备了若干“情景模式”。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储备的情景模式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你的机会就越多,未来的路就会走得越顺当。
依葫芦画瓢,我也可以为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英语教师/科室主任/业余写手,如果继续贴下去,还可以是,摄影爱好者/乒乓球达人/社群管理员等。对于刚好赶上“60后”末班车的我来说,这些斜杠也许更多地意味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工作时间专注工作,业余时间专注爱好。一份工作用来养活自己,而业余爱好则把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人生几道杠?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或者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斜杠都意味着更自主、更多元、更充实、更有趣的生活。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专业上的高度和深度,更有你生命中的厚度与温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