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之德与水之殇

2016-07-18王岳川

今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客座教授黄河文明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院副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源。人类祖先沿河而生,生生不息。全世界前五大河流的文化耐人寻味:第一是尼罗河,在非洲;第二是亚马逊河;第三是长江;第四是密西西比河;第五是黄河。过去总是强调黄河是母亲河,把黄河文明提得很高,现在考古发现长江上游四川金沙遗址和三星堆文化与黄河文明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两河文明”可以跟“两河流域”并列来谈。

沿河产生了多种民族、多种文化、多种宗教还有多种文学艺术。正是河流将民族、国家、宗教、信仰、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可谓“有容乃大、兼容并包”。世界大家庭中大河横贯世界几大洲,正是河流将世界各国的艺术、文化融合起来。这表明世界多元化多样性是永远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应该在这个战争频现、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的时代,坚持强调多元、强调对话、强调关爱。

中国儒家道家都强调“水德”。孔子说“水有九德”,用“比德”说明水像人一样有德行:遍予无私,水是天上下的雨、地上流的水,它不会是厚此薄彼,所以似“德”;水往低处流,能够把自己摆放到很低的位置,容纳万物,似“义”;水总是浩浩荡荡,永不枯竭,又像是“道”;赴深渊不惧似“勇”;无孔不入似“察”,它洞察一切,什么东西都不可能入万物的孔,而水可以;兼容并包化浊为清是“善”;至量必平,总是保持水平状态,似“正”;万折必东,似“志”。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已经说出“水有九德”,今天我们21世纪的人把这种水的思想容纳进去,会让世界各国更加信服中华文化的包容和阔大。

人类真正的危险在于“海殇”——西方文明出了很多问题,有些是致命的“水殇”。联合国提出:人类向美国欧洲学习的结果是所有人都用电、都用煤、都用天然气,超级消耗能源和过度开采导致了地球的升温。原来我觉得危险远矣。现在科学家给出一个时间表,地球升温三摄氏度海平面涨七米,这意味着所有的沿海城市——缘水而居的城市全部沉没海下。如果人类疯狂地战争,生活中高能耗地用各种各样的电器,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六摄氏度,水平面将升高六十米。这样一来,世界地图必将改写,亚洲、欧洲、美洲几乎所有的沿海发达城市全都淹到海底。所以我提出的“水之殇”是提醒人们:永无止境的竞争,永无止境的消耗自然资源,大自然定会报复。

“水能载舟,水能覆舟”。天人合一的真意在于人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自然的报复才会消失。人类要做的不再是征服自然的蠢事,而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呵护有加,真正要做好的是“润物细无声”,那样的春雨才会是贵如油的。

猜你喜欢

客座教授黄河文明
田步石
请文明演绎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漫说文明
『黄河』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何正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