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成全生命精彩

2016-07-18张磊孙曙黄瑞

今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长生命学校

张磊 孙曙 黄瑞

在重庆合川,有这样一位“名校长”——

20岁出头开始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至今在5所中小学担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已23年;

2001年始,用时5年,把合川一所当时仅有600余名学生的农村偏远薄弱学校,建设成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知名优质初中;

2007年始,又用时5年,领导一所普通高完中突破困境,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将其成功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2013年,调至一所离城区三十多公里的农村中学任职,在不到3年时间里,营造出充盈生命大爱、生命情怀和生命理想的学校场域,实现了学校质量、特色的全面突破。

他,就是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现任书记、校长唐伯筠。这位笑称自己只有“初中的底子、中师的牌子、本科的本子”的校长,却总能带领学校突破发展瓶颈,赢得教师、学生、家长、领导等多方赞誉。成功的秘诀何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坚持淡化权力因素,强化人格示范,重视文化引领,相信依靠师生共同发展学校,用生命的情怀做教育,用美好的教育成全珍贵的生命”。

文化引领:彰显价值认同与生命立场

“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文化自觉,更没有文化自信。”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历史土壤和现实需求,更不能缺少生命的立场,唯有为了生命,依靠生命,成全生命,文化才能爆发生命的力量。

“一个企业,三到五年成功靠营销;十年成功靠质量;百年成功靠文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发展要靠质量立足,更要靠文化引领。教师只有对学校有认同感,工作起来才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记者,唐伯筠深有感触地说。

2013年8月,唐伯筠出任龙市中学书记、校长。当时的龙市中学虽为重庆市重点中学,但依然面临着很多农村学校都存在的困境:教师流失严重、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留守学生数量众多,教育管理难度很大;远离城区,对优质生源缺乏吸引力;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全,设备陈旧。

初来乍到的唐伯筠面对这一切并没有气馁,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他在一次全校教师大会上激动而深情地描绘了心中的愿景:“让学校成为全校师生留恋的地方。”然而,老师们并没有被新校长的一腔豪情感染,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

怎么办?唐伯筠脑海里首先冒出的就是“文化”二字。他在合川大石中学任校长期间开展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让他对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充满信心。

当时,他觉得大石中学整个校园比较浮躁,急需一种让人沉静下来的厚重感去引领。他从学校老校址遍地的鹅卵石和新校址旁的大石桥中得到启示:“大石中学与石有缘,大中人应该拥有石头那种默默的承载精神、厚重精神。”他在全校师生中发起了一项征集活动——寻找体现石头精神的词语。最后,从征集到的逾百个词语中提炼出了代表大中人的石头精神——厚重、沉稳、质朴、谦逊、坚毅、永恒。“在石头精神的引领下,整个校园慢慢沉静下来。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很快得到改善,效果好得惊人!”回忆起当时的境况,唐伯筠言谈间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他在梳理龙市中学学校文化理念的过程中发现,上一届班子提出的“大师+大爱,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很能彰显龙市中学的价值追求。“教育关爱的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学校,有那么多的留守孩子,需要的就是这种崇尚大师、播种大爱的精神和情怀,教师需要不断成长,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成长奠基。”

基于以上思考,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坚持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将生命教育确定为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了生命教育“12345”工作思路,即践行一个理念——为生命成长奠基;理清两个关系——教育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教育而辉煌;涵盖三个方面——学校,质量+特色+可持续;教师,精致+优雅+有情怀;学生,健康+幸福+有理想;立足四个内容——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成全生命;开创五条途径——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构建融入生命色彩的德育体系,推进紧扣生命主题的课堂建设,组织丰富生命底蕴的课外活动,开展探索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

为了让老师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生命教育思想,形成文化认同,唐伯筠逢会必讲生命教育。因为他讲话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激情,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2016年,唐伯筠将这一年确定为“和文明牵手·与优雅同行”活动建设年,进一步加强了师生行为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活动,“精致、优雅、有情怀”正从一种理念认同转化为越来越多师生的实际行动。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唐伯筠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坚持自主规划设计。从校园主干道、宣传橱窗、主席台、文化墙、主题广场的设计,到宣传语的草拟、《生命赋》的撰写等,他都坚持依靠“自己人”,要求有自己的特色。新修建的主席台前需要一幅标语,本来想了一些“高大上”的句子,担心不接地气,他就向虚心地向老师们讨主意,最终将其确定为“生活无限美好,生命无限珍贵”这样一句朴素的话。

“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文化自觉,更没有文化自信。” 唐伯筠坚信,学校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历史土壤和现实需求,更不能缺少生命的立场,唯有为了生命,依靠生命,成全生命,文化才能爆发生命的力量。

人文管理:重在生命在场与人格示范

“干部和教师在一起,不仅是单纯时间意义上的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生命意义上的在一起,包括心在一起,情在一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教师的境界高了,对他们的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龙市中学由几所学校合并而成,人员来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很大。为了规范管理,唐伯筠到任后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触及部分老师的利益,遭到了各种或明或暗的抵触。他首先不是急于马上处理问题,而是尝试着先从老师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存在的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赢得老师们的理解,融化老师们的心结。

他常采取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和老师们多“在一起”,创造更多与一线老师接触、沟通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和情感。整整花了一年时间,那些有抵触情绪的老师,慢慢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学校的工作理解程度逐步加深,管理制度推行起来就容易了很多。

前两年,学校高中物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多名骨干教师相继调离。于是,他亲自联系物理组,大胆起用当时年仅26岁的魏俊龙老师担任物理备课组长,力排众议让任教仅一学期的李映环老师承担尖子班教学工作,积极为年轻教师成长“牵线搭桥”,鼓励年轻人勇挑重担。

“唐校长没有领导的架子,很仗义,更像大哥。他给了我们太多关心和帮助,以至于我们感觉如果做不好,就对不起他。所以大家都很用心努力,上学期期末,我们物理学科成绩奇迹般地排到全合川第二名。”魏俊龙说。

在个别指导老师方面,唐伯筠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一般不会在办公室找老师谈话,而是在校园内创造“偶遇”的机会,然后“不经意”地和老师聊上几句。有位初中某年级组组长,“偶遇”校长的次数多了,后来每次看到校长都会主动汇报工作。“我觉得光批评效果不会很好,他内心有了敬畏感,就自然会努力做好工作。”

“校长的岗位就应该在学校,要和师生们在一起。龙市中学有五千多学生,必须要有管理者在场,但光靠校长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加强学校管理,干部全天候、全方位值班,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分组轮流值日,除值日当晚外,每周还需在学校至少待两个晚上。在他看来,只有干部多辛苦一点,老师们才可以多轻松一点;只有干部坚守岗位,老师们才能安心从教。

唐伯筠除了外出开会,基本上都吃住在学校,和师生们“在一起”;学校规定老师早上七点十分到校,他基本上每天六点四十左右就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们到来。“唐校长是一个内心笃定的人,做事总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唐伯筠一位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同事说,“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昂扬的生命状态,并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唐伯筠认为“校长应该让老师的生活更有质量”。他曾邀请生命教育研究著名学者北师大肖川教授为全校老师做《生命教育与师生的幸福人生》的专题讲座,并用肖川提出的“充实与闲适”来平衡工作与生活。他邀请专业人员到校给老师们做茶艺、插花、根雕、红酒品鉴与红酒文化、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培养老师们精致、优雅的情怀和情趣。

老师生日当天,他会带领几位副校长和工会干部一道给老师送去鲜花、贺卡和深情的问候与祝福;老师家里有子女求学、父母问医等方面的困难,但凡他能够帮上忙的,都会尽力去帮,用行动诠释“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他认为:“干部和教师在一起,不仅是单纯时间意义上的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生命意义上的在一起,包括心在一起,情在一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教师的境界高了,对他们的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依靠教师:好团队方可造就好学校

“校长在等待着你的成长,但是校长不允许你慢腾腾地成长,而是要快速成长,因为我们的孩子等不起。”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以为准确地说是,一个好的教师团队才能造就一所好学校。而教师的生命状态,决定了学生的生命状态,也决定了学校的生命状态。”于是,唐伯筠从改善教师的生命状态入手,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老师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龙市中学的老师们对唐伯筠来校之后做的两件“小”事感触很深。一是新建环境优美的教职工食堂,解决了教职工用餐问题。食堂建好后,有位年轻老师禁不住感叹:“我们终于结束了中午吃了面,思考晚上吃什么面的状态。”二是积极协调,解决了新教师住宿问题,让老师们再也不用为“租满这个月,下个月房租会不会上涨”的问题担心。“农村学校本来条件要差一些,住房和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们才能安心工作,想调动的老师也少了。”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说。

“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尊重、成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对校长来说,同样要关注、尊重和成全每一个老师的生命。”一次偶然的机会,唐伯筠从医院的朋友处得知,学校有一个女老师担心影响以后的教学工作,坚持不打麻药,忍受剧痛做手术。唐伯筠听后十分感动,临时决定为她颁发“感动龙中最美教师奖”。没想到该教师当即婉言谢绝。虽然如此,他在一次教师大会上还是以不点名的方式表扬了该名教师。当他含着眼泪讲完这个故事后,在场的所有老师眼眶都湿润了,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校级领导全部自发起立,为这个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不足36岁,对年轻老师的培养和关心是唐伯筠工作的一个重心。他经常跟年轻教师们说:“校长在等待着你的成长,但是校长不允许你慢腾腾地成长,而是要快速成长,因为我们的孩子等不起。”为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可谓“煞费苦心”。

新教师进校第一课:校长、副校长都要上讲台,一人一个主题,涵盖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纪律、校情介绍等所有方面。

实施“青蓝工程”:为每名新老师指定一位师傅,并将新老师的成长情况纳入对师傅的考核。

推动“四课建设”:系统设计“新分教师的达标课、青年教师的成长课、中年教师的优质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形成课堂成长序列,要求层层过关。

开展教研备课组建设年活动:落实干部跟科制,开展教研备课活动评比,强化每周对各年级、各学科备课活动的督促。

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鼓励教师“走出去”赛课、献课、送课、研讨。年轻的高中数学老师唐忠兰在唐伯筠的鼓励下,与北京四中老师同课异构,表现突出,深受好评。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生命教育年会和生命教育高峰论坛等活动,扩展教师交流范围,拓宽参训教师视野。

龙市中学还与区外的江津、大足、巴南、万盛、荣昌、永川等地的一些重点中学结成跨区域的学校联盟,每学期组织赛课、专题研讨会等活动。

唐伯筠对老师的关心,还体现在对老教师的尊重上。为加强对教学一线的指导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校级督导室,唐伯筠亲自担任主任,同时邀请六位因年龄因素从中层干部岗位上离任的老教师任督学。“我在全校大会上说,督学是我们学校的‘宝贝,所有老师都要尊重他们。这六位老师工作干劲足得很,原教务处主任、现督导室副主任胡宏平还主动请缨承担了一个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工作。”

现在,龙市中学整个校园学风浓,教风正。晨读课,师生一起齐声诵读;大课间,师生一起锻炼健身;下课后,师生一起学习交流。教师办公室里,常常出现一名老师被多名学生“包围”的情况。原德育处主任、现督导室督学李本德很满意学校现在的状态:“唐校长抓好了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聚人气、拢人心,就抓好了学校发展的关键。他把老、中、青三代老师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把龙市中学凝聚成了一个整体。”

贴近生活:让学生展现生命的自然状态

“新课改以来,课堂上所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很多东西都是教师设计出来的,做出来的,根本上老师还是主体,只不过把老师这个主体通过学生表现出来、展演出来而已。”

“像我们这些影响着孩子一生命运的人,事业心就是爱心,责任心就是良心。”这是唐伯筠的座右铭。

生命教育从哪里开始?唐伯筠认为,应从学生当下的生活出发,教会其正确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做起,从感恩教育做起。他要求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学会唱刘和刚的《父亲》和阎维文的《母亲》这两首歌。“‘爸爸妈妈我爱你这样的话,很多农村孩子可能说不出口,但可以让他们用歌声来表达。当老师播放MTV,领着孩子学唱这些歌曲时,大多数孩子眼里都噙满了泪水。”随后,学校把这种感恩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朋友、感恩自然、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教育方式力求避免说教,保证内容不落空、生命不缺场。

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感恩孝亲、家务劳动、环境调查和维护、农村现状调查等实践活动,确保学生离校不离教。每学期开学,举办全校性的假期社会实践作业大展评,并精选学生作品编辑成图文集,供学生分享、交流、学习。孩子们面对这种新颖的作业形式,积极性高涨,在活动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唐伯筠认为,校长不仅要和老师在一起,也要和学生在一起。这种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会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2016年春期开学典礼上,唐伯筠给全校学生讲“大学非去不可的十大理由”。同学们听了之后,觉得校长比从外面请的专家讲得还好。他还主动联系了高三的两个班,每个月给学生上一次班会课。现在,很多班主任老师喜欢请唐伯筠去上班会课,他们说他上一次课,对学生的影响至少可管两个月。“我不会给学生讲人生观、价值观的大道理,但会讲一些贴近学生的东西,所以大家都爱听。”

每年高三到了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唐伯筠会自掏腰包,请他联系班级的学生一起动手包饺子。今年,他又带头开展“我与校长共进午餐”活动,从周一到周五,学校每天中午确定一位校级领导值班,轮流请一定数量的学生共进午餐。唐伯筠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也增强了对教师、学校工作的了解。很多‘隔膜,在这种闲聊间就可以得到轻松化解。”

学生生活的常态在课堂。课堂生活的质量,决定了学生生命的质量。只有眼中有生命,课堂才能有活力。近年来,龙市中学在深入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建构了“四段八环”的生命课堂模式,但唐伯筠并不想用固定的模式来禁锢教师和学生。“新课改以来,课堂上所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很多东西都是教师设计出来的,做出来的,根本上老师还是主体,只不过把老师这个主体通过学生表现出来、展演出来而已。贯彻新课程理念,只有真正地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的自然状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体。”

龙市中学的生源入口质量并不好,一直招收的是“三类、四类”生源。然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高考成绩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一本上线人数从2013年46个上升为2014年72个、2015年146个,本科升学率超过60%,总上线率达到99.4%。2014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创建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学校”;2015年,被评为“合川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15年度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合川区首批特色学校”“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全国生命教育百佳学校”。唐伯筠个人也先后荣获“2015年度全国生命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生命教育百佳校长”“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学校的生命教育特色经验文章还在《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在全国中小学特色发展高峰论坛上,学校以“生命教育,点燃生命之焰”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同行的肯定。

唐伯筠认为,“这一切成绩,是全校师生在生命教育的感召下,感悟生命真谛、发掘生命潜能、焕发生命光彩、彰显生命价值的结果,是生命教育的副产品。”

采访中,唐伯筠反复强调“生命状态”的重要性。“这么多年来,哪怕再苦再累,只要踏进校园马上就觉得精神百倍。”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用美好的教育成全珍贵的生命,这就是唐伯筠和他的同事们不灭的“教育梦”。

猜你喜欢

校长生命学校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