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71年的辉煌与荣耀
2016-07-18何映宇
何映宇
这一次,法国最负盛名的现代艺术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带来71件馆藏大师真迹——从1906年到1977年,每一年,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涵盖了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要来了!
杜尚、夏加尔、曼雷、柯布西耶、康定斯基、布列松、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艾维顿、赵无极、伦佐·皮亚诺……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一次,法国最负盛名的现代艺术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带来71件馆藏大师真迹——从1906年到1977年,每一年,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涵盖了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不同的年代汇聚到巴黎,在这里度过了他们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也共同奠定了巴黎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的重要地位。
72位大师,71件名作,尽在今年10月的上海展览中心。
一年一人一件
“我们希望以一种游戏的方式,策划一场为观众定制的、充满乐趣且奇妙的艺术发现之旅,让所有大师作品齐聚一堂,在梳理了20世纪绚烂艺术史的同时,又展示了世界上最美博物馆之一‘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珍贵艺术收藏。”策展人罗朗·乐朋先生说。
从现代艺术早期的野兽派、立体主义,到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长远影响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这个“一年一人一件”的策展思路,将更全面地呈现法国乃至全球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艺术史上最让人激动的名字一网打尽,而且,在公众熟悉度较高的大师级艺术家中,策展人大多选择了他们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
头牌怎么看都是毕加索。
毕加索的画风,一开始受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超现实主义影响,那时候,他有了一个情人。1927年,毕加索第一眼就被当时年仅17岁的玛丽-特蕾莎·沃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吸引住了。1935年9月,玛丽为毕加索生下一个女儿,这次展览中将展出的《缪斯》就是玛丽刚怀孕时毕加索为其所作的。在这幅画中,毕加索描画了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在睡觉,头和胳膊枕在桌上,另一个则对着镜子画画,整个画面呈现出安宁美好的气息。
(左)《缪斯》是毕加索为玛丽所作。(右)时尚摄影泰斗理查德·艾维顿的这幅名作曾被许多女星模仿。
杜尚和毕加索所处的时代相同,作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杜尚在艺术史上同样拥有划时代的地位,他改变了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在架上绘画之外,脑洞大开的杜尚绝不是艺术行当的守法者,他更像是个老顽童,什么好玩来什么。正是这种异想天开大闹天宫的精神,使他开创了艺术的全新领域,比如装置。在1913年创作的《自行车轮》中,杜尚第一次将现成品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两年之后,他发明出一个词“现成艺术”(readymade)。再两年之后,他把一个小便池送进艺术展厅并取名为《泉》,世界艺术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被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布列松,气质就要沉稳得多,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同时也是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的创办者,他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影响了无数摄影师。本次展出的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圣拉扎尔车站背后》。
曼雷,则是超现实主义阵营中最重要的摄影师,1961年获得威尼斯双年摄影展金奖。他的作品曾经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造型美丽的大眼睛,感伤的怅惘的眼神,滚滚发亮的泪珠,精彩的带有丰富暗示的特写……而曾经为无数艺坛大咖留下经典肖像的先锋摄影大师曼雷,他呈现在本次展览中的,却是杜尚一个毛茸茸的后脑勺。
从“炼油厂”到文化地标
还有一些名词,普通人看来可能感觉陌生——奥费主义、稚拙派、欧普艺术、构成主义……虽然没有对后世艺术产生长足影响,却代表着艺术家对艺术之可能性的不断探索。
在20世纪的艺术史中,各类艺术思潮不断涌现,这次展览中就汇聚了十余位新艺术流派的开创者。除了立体主义创始人毕加索和布拉克、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及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之外,还有被称为动态雕塑艺术之父的亚历山大·考尔德、世界上第一个集成艺术大师阿尔曼、曾经包裹德国国会大厦的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以及欧普艺术之父维克托·瓦萨雷里等。他们的作品,让观众看到了艺术家如何开疆拓土、不懈探索。
1910年,德劳内开始创作埃菲尔铁塔系列,并一直延续到1926年。在《埃菲尔铁塔》中,德劳内采用了仰视的视角,突出了埃菲尔铁塔之高之大。铁塔的顶端依稀可见,像是淹没在无尽的天边。
时尚摄影的泰斗级摄影师理查德·艾维顿,为老年时期的可可·香奈尔拍摄的肖像《加布里埃·香奈儿,服装师,巴黎,1958年3月6日》,这张照片的角度和造型,曾被很多后代女星模仿。
参展作品中尤为特别的一件,是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研究模型。1971年,蓬皮杜中心向全国公开征集建筑的设计方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和另一位意大利建筑家吉安方克·法兰锲尼(Gianfranco Franchini)一起投稿。尽管那时他们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却最终脱颖而出。从模型上来看,蓬皮杜中心的核心是将建筑的“内部”变成“外部”,展现了一个颇为现代、错综复杂的开放结构。为了强调趣味性,他们根据功能的不同,将裸露在外的管道漆成了不同的颜色,把蓬皮杜艺术中心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面向所有人的地标性文化广场。
1977年落成时,蓬皮杜艺术中心曾因其怪诞的造型而备受争议,被讥讽为市中心的“炼油厂”。然而多年之后,这幢建筑已经成为巴黎最为重要的文化地标与观光景点。当年的两位年轻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也因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奠定了他们在建筑界的地位——两人后来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获得全球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奖项“普利兹克奖”,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在这次展览中,建筑也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除了蓬皮杜建筑本身,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的柯布西耶也名列其中。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的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直至今日仍被许多建筑师奉为精神导师。这次展览中将展出的是他的一张《静物画》——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柯布西耶也画过油画,还对萨尔瓦多·达利产生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