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2016-07-18李素红,尚连素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胸膜传染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能够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1 病原

引起猪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球杆状菌或纤细的小杆菌,不形成芽孢,是兼性厌氧菌,致病菌有荚膜。能产生毒素,这种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对常用消毒剂和温度较为敏感。

2 流行病学

本病各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有易感染,多以6周龄~6月龄的猪为主。发病率和死亡率大概是50%左右,最急性型的病猪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此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的带菌猪,特别是亚临床感染的母猪是病原的主要贮存宿主。此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猪的扁桃体、鼻腔、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是病原菌存在的主要场所,也可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车辆、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饲养环境突然改变、转群、拥挤、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因素都可引起此病发生,加速疾病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不断增加。

3 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突然,病程较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很高,潜伏期一般1 ~7 d,临床症状发生在在感染后4~12 h。依据猪的年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和病原的感染数量的程度,病猪的病程又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3.1最急性型。感染开始时,一头或几头猪突然发病,并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之后疾病快速传播,病猪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废食,并伴有短期的腹泻和呕吐,早期的病猪只是脉搏增加,心跳加快,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后期会出现心衰,循环障碍,皮肤发绀,晚期则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腹式呼吸。继而体温下降,窒息而亡。

3.2急性型。大多于急性型后期出现,在同一猪群或不同猪群内会有许多猪发病,为15%~30%,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皮肤发红,倦怠,厌食,咳嗽,这些症状在发病最初的24 h内表现明显,如果治疗不及时,1~2 d会窒息死亡。

3.3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于急性期后,病程较长,为15~20 d,病猪体温不升高或略有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出现异常,生长非常缓慢,一般情况下能自愈。

4 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存在于胸腔,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出血,坏死性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病理特征,肺呈紫红色,肺炎症状大多为双侧性,病灶经常出现在肺的心叶、尖叶和隔叶出现病灶,与正常组织界线较为分明。

5 防治措施

5.1每吨饲料中添加板蓝根粉1 000 g、甘草粉200 g、抗菌肽300 g、利高霉素1 000 g,连续饲喂5~7 d。

5.2氟苯尼考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20~30 mg,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5 d。

5.32.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 ml肌肉注射,连用3~5 d。

5.4每100 kg水中添加强力霉素15 g,同时可添加适量的可溶性多维添加剂,连续饮用5 d。

5.5头孢噻呋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5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 d。

5.6每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粉1 500 g、溶菌酶100 g,连续饲喂7 d。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畜牧水产局李素红

072150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局尚连素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胸膜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