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反思:“学生参与”研究概述
2016-07-18马蕾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马蕾迪(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教育教学研究
回顾与反思:“学生参与”研究概述
马蕾迪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检索2000-2014年国内有关 “学生参与”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发现,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 “学生参与”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 “学生参与”的内涵、价值、现状调查、因素分析及提高 “学生参与”的对策上;研究方法主要包含经验总结、理性思辨和量化研究,较少使用质化研究的方法。为了适应课程变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进一步探讨 “学生参与”的内涵、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形成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和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课程变革;“学生参与”;教师;学生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学生参与”成了学生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的直接体现。我国学者对 “学生参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里梳理和分析了2000-2014年以来有关 “学生参与”研究的文献,以期为后课改时期 “学生参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成果检索与统计分析
(一)文献量统计
这里以 “学生参与”“学生主体参与”为篇名和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2000-2014年),因为 “学生参与”是个庞杂的概念,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本研究只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排除不在本研究范围的文献,共检索到129篇核心期刊论文,112篇学位论文 (包括3篇博士论文和109篇硕士论文)。我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研究的文献量、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文献量统计发现,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生群体对 “学生参与”的研究在文献量上非常相近,且文献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参与”的研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从两者每年文献量的走势来看 (见图1),博硕士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少。
图1 2000-2014年 “学生参与”研究的文献量统计
2000-2010年,博硕士论文在数量上一直少于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在这个时期有过两次顶峰,分别是2005年和2009年。高峰期的出现不仅说明研究成果的丰富,也回应了时代的需要:2005年和2009年是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年份。2011-2014年,博硕士论文的数量每年超过15篇,这可能与2010年教育部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背景有关。相反,在经过两个高峰期后,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有所下降,并在2013年出现了低谷期。
(二)成果被引频次
1.期刊论文被引频次。以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为分析单位,从文章被引用的H指数来看,有15篇文章被引用在15次及以上,占文献总量的12%。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达198次,其次为178次、136次和78次;有11篇在15-50次之间,这部分文献由于发表时间早,属于开创性的内容,对后续研究者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有72篇文章被引频次在1-14次之间,占文献总量的55%,这部分文献对其他研究者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42篇文章未被引用过,占文献总量的33%,说明这部分文献几乎没有学术影响力。
2.博硕士论文被引频次。以博硕士论文为分析单位,从文章被引用的H指数来看,有7篇文章被引用在7次及以上,占文献总量的6%。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达19次,其次为17次和15次;有4篇在7-9次之间,说明只有极少数博硕士论文在学术领域有极强的影响力;有47篇文章被引频次在1-6次之间,占文献总量的42%,这部分文献具有很低的学术影响力;还有58篇文章未被引用过,占文献总量的51%,说明超过一半的文献学术影响力极低,学术质量亟待提升。
(三)研究主体的合作情况
研究主体的合作情况主要以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分析对象,研究者独立发表的文章共93篇,占文献总量的72%;2人合作的25篇,占文献总量的19%;3人合作的25篇,占文献总量的6%;4人及以上合作的3篇,占文献总量的2%。这说明合作发表的文章较少,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度较低。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统计分析发现,对 “学生参与”的研究,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和博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99篇文章以理论研究为主,占文献总量的77% (其中68篇文章是梳理文献和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31篇文章以理性思辨为主);有30篇文章使用了实证研究法,占文献总量的23%。在博硕士论文中,有99篇文章使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占文献总量的88%;有8篇文章以理性思辨为主,占文献总量的7%;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文章有5篇,占文献总量的4%。因此,这里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区分,对研究内容展开分析。
(一)“学生参与”的理论研究
1.“学生参与”的内涵与维度。“学生参与”是目前学生研究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词,但是它的内涵却是最难统一的。国内学者对 “学生参与”的概念内涵和维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
(1)心理学取向的 “学生参与”。从心理学的角度,立足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特点和 “学生参与”的内在机理进行界定。有学者在分析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两种 “学生参与”的概念。其一是将 “学生参与”作为一种主体主动个体化的课程经验;其二是将 “学生参与”看做是以学生行为投入为载体的心理活动,并认为 “学生参与”是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有机组合[1]。也有学者借鉴国外研究者界定的概念,如引用奥斯汀对 “学生参与”的界定,认为 “学生参与”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2]。有学者在借鉴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测量工具和学生问卷中的维度后提出,“学习参与”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的含义[3]。有学者提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接受性参与和主体体验性参与。前者是接受主体的求真活动,指向逻辑认知层面,旨在生成人的知识、技术和实践技能;后者是体验主体的趋善活动,指向情感态度层面,以生成人的道德人格为价值归宿。因此,体验性是 “学生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应当受到重视[4]。
(2)教育学取向的 “学生参与”。从教育学的角度,一方面从阐述教育与人的关系对之进行界定。有学者立足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地位,提出学生主体参与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双方进入教学活动中,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及行为表现[5]。这种倾向性包括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倾向。有学者从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对之进行界定,认为 “学生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6]。另一方面,从人与社会、知识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对之进行界定。有学者提出 “学生参与”指的是学生围绕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进行的,交织着多重个体心理 (动机、认知等)和社会因素 (身份、权力等)共同作用的个人或群体的主动倾向和行为[7]。
综上所述,研究者从多维视角去界定 “学生参与”,对 “学生参与”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丰富。从关注 “学生参与”的内在机理,即基于 “学生参与”的维度划分,到涉及 “学生参与”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进行界定,最后落实到参与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总体上看,学者们对 “学生参与”的内涵界定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维度划分主要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二维 (心理和行为参与)或三维 (心理、行为和认知参与)之说。
2.“学生参与”的价值。有研究者借鉴国外的理论,从皮亚杰的 “活动认识论”阐释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实现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从列维鲁学派的 “社会历史发展观”分析,“学生参与”对其认知、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有学者从群体动力学理论出发,指出 “学生参与”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满意度,还对个体在学业、自我概念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8]。
有学者结合主体教育理论,论述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等[9]。也有学者认为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等[10]。也有研究者基于学生与课程的关系,探讨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实现学生对 “世界意义”和“人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11]。在同类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课堂中 “学生参与”的本质是课程意义的建构[12]。
综上,学者们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和成果,并通过理论探析,指出 “学生参与”对学生主体发展的价值。但是,就现有研究来看,研究较少涉及到 “学生参与”对教师的发展价值。另外,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生参与”有助于防止学生辍学[13]。可见,关于 “学生参与”价值方面的探索,还有许多研究的空间。
(二) “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
1.不同学段学生的参与现状。对 “学生参与”的现状调查,研究涉及不同的学段和不同的学科。如有学者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结构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课堂参与主要包含主动参与、非参与、负向参与、自控下的被动参与和他控下的被动参与。总体上,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多于消极参与,被动参与多于主动参与,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水平并没有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14]。有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况。在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中学生在行为参与方面较高,认知参与居中,情感参与程度最低[15]。有研究者使用课堂观察法和非正式访谈发现:初中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生生交往时间较少;“学生参与”的范围仅限于课堂;学生参与的形式比较单一,以听课做笔记为主;学生参与的动机是为了配合教师教学的需要,因此,参与的角色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听众[16]。
2.“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分析可知,对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前因和后果上,也就是说,一些研究者重在探寻影响 “学生参与”的因素,如学生的个人背景、教师因素、教学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有的研究者重在探寻 “学生参与”对学生自身所带来的结果,如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对学生自我认识与心理发展的影响。
(1)影响 “学生参与”的因素。第一,学生个人背景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 “学生参与”的内因,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关注学生的性别、个性、年龄、是否为班干部、年级等因素对 “学生参与”的影响。如相关研究表明小学和初中女生的学习参与显著高于男生,性别外向开朗的学生更倾向于参与课堂活动,班干部的参与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班干部的学生[8][17]。
第二,教师的因素。教师是影响 “学生参与”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利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教师的人格特征对 “学生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乐群 (乐群性)、情绪稳定而成熟 (稳定性)、敢于创新 (敢为性)、能处理好自己的紧张和忧虑情绪的教师,其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水平较高[19]。另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参与显著相关[20]。也有研究者利用访谈法归纳总结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实施取向、知识技能、学生观也影响着 “学生参与”的程度[21]。
第三,教学环境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参与具有促进的作用,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参与具有显著正相关[22]。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所感受到的来自教师的期望越高,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程度越低,对教师的认同度越高,教学中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参与程度越高[23]。同类研究也表明,教师期望和班级氛围对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具有显著差异[24]。
第四,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是指学生家长的职业背景、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拥有的物质基础、家庭藏书量、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情感氛围等。如有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父亲的学历对学生的行为参与以及深层次认知策略的使用都有显著影响,并且父亲学历低 (小学/小学以下学历)的学生明显在这些参与上的表现不如父亲学历较高的学生的结论[25]。也有研究表明,家长支持对 “学生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参与上,在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影响上显著低于行为参与[26]。
(2)“学生参与”的结果。第一,“学生参与”有助于学业成就的提高。有研究者利用许多的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说明,“学生参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正相关,学生的参与能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27]。这在后续研究中也得到证明,小学生学习参与度高,其学业成就相应也高[28][29]。在具体学科上,有研究者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测验法,通过对 “学生参与”与初中生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发现,“学生参与”与数学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学习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的提高[30]。
第二,“学生参与”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参与”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那些在自我概念上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同伴差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群体的活动,以避免暴露自己的无能;而那些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其他同伴强的学生则会乐于参与活动,以显示自己的能力[31]。有研究者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学生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与课堂参与的各个维度显著正相关[32]。
综上可知,“学生参与”是学生家庭背景、环境因素和学生发展的中介变量 (见图2)。也就是说,“学生参与”是环境因素的因变量。在不同的环境变量下,学生的参与水平不同,而学生的参与水平又成为学生学业成就和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自变量。对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环境和学生个人背景方面,研究视角不够宽泛,较少关注课程内容和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 “学生参与”结果的研究,也较多关注 “学生参与”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而对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关注则较少。结合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对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包括学生的少数族群背景、真实的任务、课程内容、学校的文化环境等方面,而且更致力于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33];对 “学生参与”结果的研究还集中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调节等方面[34]。因此,拓宽对 “学生参与”原因和结果的研究,进一步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应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有研究显示,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5]。首先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不是有陪护在就与护理没有关系了。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能力及依从性进行评估,同时对陪护人员的照护能力及预防跌倒及坠床等相关知识及安全意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在住院期间的行为进行监督,不断修订预防措施,以减低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图2 “学生参与”的因果关系图
3.提高 “学生参与”的策略。在提高 “学生参与”的策略方面,主要基于对影响 “学生参与”的4大因素而提出一些干预的措施。
第一,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等[35][36]。
第二,从教师方面来说,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素养。在在教学设计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使用探究式教学法促进 “学生参与”,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37][38][39]。
第三,从教学环境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者关注得较多的内容[40][41]。另外,学者们还提出应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42][43]。
第四,从学生家庭方面来说,研究者提出应构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机制,把家庭作为整个大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组织、安排学生家长参加学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家长的特殊需要,对学生家长要采取移情体验[44]。同时,学者强调,引导家长为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是促进 “学生参与”的有效策略[45]。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15年来我国 “学生参与”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分析发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参与”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还有一些不足,未来 “学生参与”的研究还有许多研究的空间。
(一)进一步探讨 “学生参与”的内涵
“学生参与”的内涵在心理学取向下和在教育学取向下不尽相同,心理学取向倾向于将 “学生参与”作为一个多维结构的概念,虽然对于二维结构 (心理和行为)和三维结构 (情感、行为和认知)还有一些分歧,但总体趋向一致。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参与统摄了情感和认知参与。但是,对各维度之下的构成内容,不同的研究却包含着不同的范畴。研究者对 “学生参与”各维度之下具体应包含哪些内容和不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清晰的界定,有时候各维度之下的内容也有重叠。教育学取向下 “学生参与”的内涵则呈现多元化,研究者往往按自己的研究需要去界定。正是因为 “学生参与”内涵的模糊性和维度划分的不清晰,容易造成同一问题的重复研究,同类研究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
另外,概念内涵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只有明晰 “学生参与”的内涵,才能对该研究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对 “学生参与”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影响因素上,可从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只限于宏观上的探讨,将影响因素单独切块罗列出来,并没有对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探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因素之下学生的参与度最高,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否会改变参与的模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 (U,Bro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因素是动态发展的,家庭、学校、课堂、同伴的相互联系会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后续研究的方向,也只有在澄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后,才能探明切实可行的参与策略。
(二)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研究者还没有完全突破经验总结式的研究方法,虽然使用了一些量化研究和理性思辩的研究方法,但这些研究方法大多从研究者或成人的角度展开,并不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经验总结式的研究方法试图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但是缺乏足够的证据保证论据的真实可靠性;量化研究探讨了影响 “学生参与”的因素,但将各个影响因素单独罗列,缺乏以整体的视角探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研究多是横向研究,缺乏纵向研究或跟踪研究,也缺少对不同学段 “学生参与”的比较研究;理性思辨的研究方法在学理上探析 “学生参与”的内涵和价值,但缺乏在自然情境下对 “学生参与”的微观研究。“学生参与”具有动态的内涵,它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动态变化的,是可塑的。因此,学界缺乏从学生视角的对学生参与的体验进行细致的质的研究,也缺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
(三)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研究成果的发表有利于传播自己的学术贡献,有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同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研究。然而,通过数据分析,将近一半的文献发表后未被引用过,即未得到其他研究者的认同,对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较低。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可以通过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来实现。目前 “学生参与”的研究主体以独立研究为主,研究主体的合作度较低,缺乏高校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缺乏该领域高水平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也缺乏在教育机构支持之下的学术团队间的合作。在国外,有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学生参与”的研究团队,如PISA调查各国 “学生参与”的情况对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业成就的影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评价与教育政策中心 (the Center for Evaluation&Education Policy)的高中 “学生参与”调查 (The High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就是高水平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团队之间的合作研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克服个人研究的局限性,能够开发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工具,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提高学术成果的推广度。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外国教育资料,2000(2):72-76.
[2][14]曾琦.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结构及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160-164.
[3]陆璟.PISA学习参与度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4-9.
[4]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2):41-43.
[5]王升.发展性教学的主体参与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2):50-54.
[6][36]赵丽敏.论“学生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02(4):26-29.
[7][11][35]刘宇.意义的追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27][31]曾琦.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J].学科教育,2001(1):4-7.
[9]王升.试论主体参与的教学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0(2):38-40.
[10]骆映.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价值略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08-810.
[12]吴支奎,张冬梅.“学生参与”课程发展的课堂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21-23.
[13]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Alison H,Paris,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1):59-109,
[15][26][43][44]吴海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10.
[16]王咏梅.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7][37][42]李玉春.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30]马蕾迪.昆明市初三学生数学学习参与度及其对数学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3.
[19][23][29][40]恽广岚.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0][25][39]张丽.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1]王瑞荣.“学生参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2]葛美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4][38][41]江娜平.课堂教学环境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8]曾琦.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类型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41-49.
[32]宋翠利.小学生课堂参与、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33]Marks H.Student Engagement in Instructional Activity:Patterns in the Elementary,Middle,and High School Year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0(1):153-184.
[34]Appleton J,Christenson S.Furlong,M.Student Engagement with School:Critic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 of the Construct[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8(5):369-386.
[45]刘宇.学生课程参与:内涵、条件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2(7):14-19.
[责任编辑:庆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6)02-0116-06
[收稿日期]2015-11-02
[作者简介]马蕾迪,女,云南玉溪人。博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