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近10年身体形态发育趋势研究* 1

2016-07-18赵宝椿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胸围生长发育体重

李 田,赵宝椿

(赣南师范学院 a.党政办公室;b.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近10年身体形态发育趋势研究* 1

李田a,赵宝椿b

(赣南师范学院 a.党政办公室;b.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江西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变化特征.方法:采集江西7~18岁学生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体质调研的身高、体重、胸围的原始数据,比较分析近10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结果:江西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符合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随年龄的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生长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长期趋势;前5年(2000~2005年)和后5年(2005~2010年)相比,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水平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即受遗传潜力制约较大的身高生长高峰期在今后可能增幅会放缓,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体重和胸围生长高峰期将会继续,但“正向”增长势头正在减弱,逐渐会趋于稳定.结论:江西7~18岁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继续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城乡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上的总体差异依然存在;乡村学生遗传生长潜力正在全面释放,城乡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

关键词:身高;体重;胸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

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是观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营养、疾病和体育锻炼等诸多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客观指标.由国家六部委组织的5年一个周期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研工作,从1985年开始至2010年,已经进行了6次,江西省作为监测省份之一参加了每次的调研工作,由此获得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近10年即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次学生体质调研有关身体形态原始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他们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江西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的良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表1 2000~2010年江西省7~18岁学生各调研年检测样本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江西省7~18 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四个组别,以每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 48 个年龄组体质与健康有关形态指标的调研数据.本研究获得的有效样本量见表1.

1.2研究方法

采集江西省城乡男女学生2000年[1]、2005年[2]、2010年[3]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原始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制表、制图并进行10年间(2000~2010年)和前5年(2000~2005年)及后5年(2005~2010年)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年代差值以及显著性T检验统计处理与比较分析,以期做出客观准确的定量描述,反映学生累计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的动态变化.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变化特征

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从整体上又包括体格(即形态发育)、体型和机能的发育.身高、体重和胸围是形态发育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2.1.1身高变化

身高是人体直立时支撑面到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它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和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形态指标,也是衡量人体均匀程度及体型特点的指数之一.

表2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男生身高增长状况  (单位:cm)

注:表中“-”P﹥0.05无显著性差异;“*” P﹤0.05显著性差异;“**”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 “10-00”表示2010-2000年10年间的差值;“05-00”表示2005-2000年前5年的差值;“10-05”表示2010-2005年后5年间的差值。(以下表格相同)

图1 10年江西省城市男生身高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2 10年江西省乡村男生身高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2000~2010年的10年间,随着年代的变迁,江西7~18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值,从2000年的151.60 cm增长至2010年的153.41 cm,增长了1.81 cm,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5年(2000~2005年)平均增幅仅为0.4 cm,占22%(P﹥0.05),后5年(2005~2010年)平均增幅为1.41 cm,占78%(P﹥0.05).10年间,江西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幅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中,7~14岁增幅明显,尤其是10~14岁,平均增幅为2.55 cm,后5年增长2.53 cm,占99%.增幅最大年龄组为13岁(青春发育前期),平均增长4.05 cm(P﹤0.01),前5年为0.27 cm,后5年为3.78 cm.14岁以后,增幅明显下降(表2、图1).这一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年间,江西城市男生身高生长不仅表现出明显的长期趋势,身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儿童期、青春前期和中期(10~15岁)身高增幅表现出较明显的“前慢后快”特点,即后5年平均增幅明显大于前5年的特征.由此可见,江西城市男生身高伴随年代推移生长水平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在继续表现出明显长期趋势的基础上,处在儿童期、青春前期和中期的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幅度将伴随年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也就是说身高长期趋势的“正向”增长势头正在缓慢减弱,逐渐进入“稳定期”.但表2的统计结果也表明,10年间的平均增长峰值仍为1.81 cm,尤其是2005年以后所表现出的增长潜力,均远高于Tanner报道[4]的1.0 cm/10年的发达国家生长长期趋势的平均速度,这无疑将会促进江西成年男性身高(最终身高)的增长.

10年间,江西7~18岁乡村男生各年龄组身高增幅随年代的变化特征与城市男生不尽相同.从2000年的145.58 cm增长至2010年的150.88 cm,增长了5.30 cm,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5年平均增长3.02 cm,占57%(P﹤0.01),后5年增长2.27 cm,占43%(P﹤0.01),即前5年平均增幅大于后5年,呈非常显著性水平.江西乡村男生身高各年龄组平均增幅也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且基本保持一致.其中,7~15岁增幅较大,平均增长了6.15 cm,前5年增幅3.73 cm(占61%),后5年增幅2.42 cm(占39%).前后 5 年最大增幅均出现在 13 岁,即青春发育前期,平均增长了9.1 cm(P﹤0.01),前5年为5.41 cm,后5年为3.69 cm.15岁以后,增幅明显下降(表2、图2).由此可见,江西乡村男生在过去的10年间,身高生长水平(5.30 cm/10年)依然保持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加速趋势明显,远远超过了2.5 cm/10年标准(身高、体重的增幅达到2.5/10年和2.1 kg/10年,被西方人类学家称为“人类生物史上的奇迹”)[2],表明乡村男生身高“正向”生长长期趋势已处在“加速期”,该趋势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城市男生相似,但程度有较大差异,即在儿童期、青春前期和中期身高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前快后慢”特征;身高生长水平在青春中期前的加速趋势依然存在,青春后期(17~18岁)身高增长幅度虽有降低,但仍保持超过2.5 cm/10年的标准(2.76 cm/10年~3.91 cm/10年),说明还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因为,青春后期的增长才会真正影响成年身高的增长.

表3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女生身高增长状况 (单位:cm)

图3 10年江西省城市女生身高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4 10年江西省乡村女生身高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数据分析得出,江西7~18岁城市女生身高平均值在10年间的增长与男生基本相似,身高随年龄的增长基本呈递增趋势.从2000年的147.16 cm增长至2010年的148.40 cm,增长了1.24 cm(P﹤0.01),差异非常显著;前5年平均增幅仅为0.15 cm,占12%(P﹥0.05),后5年平均增幅为1.09 cm,占88%(P﹤0.01),依然是后5年平均增幅明显大于前5年,差异非常显著.10年间,江西城市女生身高生长趋势的变化同样存在年龄特征,7~10岁增幅明显,平均增长了2.9 cm,其中,前5年增幅1.8 cm(占62%),后5年增幅1.1 cm(占38%).与城市男生不同,增幅最大的年龄组为8岁,平均增长了4.06 cm(P﹤0.01),10岁以后,生长水平的增幅明显降低(表3、图3).因此,在过去的10年间,江西城市女生身高随年代变化也表现出生长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年龄特征的表现与男生略有区别,身高在儿童期和青春早期呈幅度较大的明显增长,表现出“前快后慢”的特征,青春中、后期身高增幅出现明显下降,则表现出“前慢后快”的趋势.从总体上看,2000~2005年间身高增长势头减弱(0.15 cm/5年),2005~2010年间,又呈增长趋势(1.09 cm/5年).由此可见,江西城市女生身高增长的长期趋势依然存在,但增长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了下降趋势,尤其是18岁年龄组呈负增长(-0.04 cm/10年),2005年后负增长更甚(-2.08 cm/5年),这无疑将会影响女性成年后的身高变化.因此,江西城市女生身高“正向”生长长期趋势可能进入了“缓慢增长期”或者相对“稳定期”.

江西7~18岁乡村女生身高生长水平随年代的变化特征与城市女生相似,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42.41 cm增长至2010年的146.14 cm,增长了3.73 cm(P﹤0.01),差异非常显著;前5年平均增幅1.72 cm,占46%(P﹤0.01),后5年平均增幅2.01 cm,占54%(P﹤0.01),依然是后5年平均增幅大于前5年.10年间,江西乡村女生各年龄组身高生长水平的增幅也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但各年龄段的变化与城市女生不一致.7~15岁增幅最大,平均增长了4.53 cm,其中,前5年增长2.39 cm(占49%),后5年增长2.51 cm(占51%),前、后5年间身高平均增幅基本持平.增幅最为明显的年龄段也在7~10岁,但增幅最大的年龄组为9岁,平均增长了6.81 cm(P﹤0.01),其中前5年为4.03 cm,后5年为2.78 cm.15岁以后,身高增长幅度明显下降(表3、图4).这一结果说明,2000~2010年间,江西乡村女生身高生长水平(3.73 cm /10年)依然保持持续增长强劲的势头,超过2.5 cm/10年的标准,即乡村女生身高与乡村男生一样“正向”生长长期趋势还将继续处在“加速期”, 且该趋势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与乡村男生相似,即在儿童期、青春前期和中期身高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前快后慢”特征,但增长的幅度不及乡村男生.同样,15岁以后,长期趋势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总之,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江西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水平依然处在长期趋势中,表现为各年龄组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在儿童期、青春早期(青春突增期)表现出“强劲势头”.在身高均值上,各年龄组城市男女生明显高于乡村男女生,表明乡村学生身高长期趋势变化的程度依然没有“完全赶上”城市学生,生长水平长期趋势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但差异在缩小.在增长幅度上,除乡村男生外,城市男女生和乡村女生后5年超过前5年,乡村男女生都在原先较低水平的基础上,比城市男女生增长幅度大.表明乡村男女生身高“正向“生长长期趋势还将继续处在“加速期”,且更多表现为儿童期身高水平的上升趋势,这是伴随近年来乡村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保健水平的全面提高而出现的形态发育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可喜现象.城市男女生2005年后,身高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方式开始转向成年身高显著增长,这说明身高生长长期趋势已进入中期阶段,今后几十年将进入以成年身高为主的稳定增长阶段.

2.1.2体重变化

体重是用来反映人体横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身体充实度,而且能够间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表4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男生体重增长状况 (单位:kg)

图5 10年江西省城市男生体重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6 10年江西省乡村男生体重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江西7~18岁城市男生体重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从2000年的42.84 kg增至2010年的45.54 kg,增长了2.70 kg,差异显著(P﹤0.05),前5年(2000~2005年)平均增幅1.38 kg,占51%(P﹥0.05),后5年(2005~2010年)平均增幅1.32 kg,占49%(P﹥0.05),后5年增幅略高于前5年,无显著性差异.10年间,江西城市男生体重平均增幅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表现形式与身高变化较一致,即7~14岁平均增幅最大为3.10 kg,前5年为1.40 kg(占45%),后5年为1.70 kg(占55%),略大于前5年的增幅.增幅最大的年龄组也为13岁,平均增长了3.92 kg(P﹤0.01),前5年为1.15 kg,后5年为2.77 kg.14岁以后,增幅也明显下降(表4、图5).7~10岁和12、15,16,18岁年龄段的增幅表现出“前快后慢”特征,这几个年龄段平均增幅为2.41 kg,前5年增长1.98 kg(占82%),明显大于后5年的0.43 kg(占18%).从表4可以看出,10年间江西城市男生体重平均增长峰值达到2.70 kg,超过2.1 kg/10年的标准,即“正向”增长长期趋势还处在“加速期”.但两个五年增幅比较,体重表现出自2005年以后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前5年,尤其是在16、18岁年龄组呈负增长.这提示:2005年后,以往报道的江西儿童青少年肥胖人群增加的趋势,是否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呢?

江西7~18岁乡村男生体重增长与城市男生相似.从2000年的37.14 kg增至2010年的42.53 kg,平均增长了5.39 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前5年为3.45 kg,占64%(P﹤0.01),后5年为1.94 kg,占36%(P﹤0.05),即前5年平均增幅明显大于后5年.10年间,江西乡村男生体重的增长依然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8~10岁和17~18岁两个年龄段平均增幅分别为4.48 kg和4.31 kg.12~15岁增幅最大(青春突增期),平均增长了8.21 kg,前5年为4.74 kg(占58%),后5年为3.47 kg(占42%),均呈明显的“前快后慢”特征(表4、图6).由此可见,10年间,江西乡村男生体重生长水平(5.39 kg /10年)依然存在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但增幅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城市略有差异,即各个年龄组体重增幅均远超过2.1 kg/10年的标准,尤其表现在青春突增期,平均增长峰值达到8.21 kg /10年,说明江西乡村男生体重“正向”增长也处在“加速期”,而且还存有相当的增长潜力.这也提示,随着江西广大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和城区孩子的体重变化趋势正在逐渐缩小,20世纪80年代在江西乡村儿童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正在向“匀称”型转化.

统计结果表明,江西7~18岁城市女生体重生长水平的变化与男生相似,从2000年的39.39 kg增至2010年的41.05 kg,平均增长了1.66 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5年增长1.09 kg,占66%(P﹤0.05), 后5年增长0.57 kg,占34%(P﹤0.05),前5年平均增幅明显大于后5年.10年间,江西城市女生体重生长长期趋势变化的年龄特征,表现形式与身高变化不一致,儿童期、青春中、后期(16~17岁)体重增幅呈明显“前快后慢”的发展趋势;其中,7~10岁和13、16~17岁平均增长了1.94 kg,前5年为1.88 kg(占97%),后5年为0.06 kg(占0.03%).而11~12岁和14~15岁平均增长了1.64 kg,前5年为-0.22 kg(占-0.13%),后5年为1.86 kg(占113%),则显示城市女生青春早期和中期体重增幅转变为“前慢后快”的特征.从表5、图7可见,体重增幅主要在7~13岁即儿童期和青春早期;13岁以后,增幅明显下降,并伴随年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由此可见,江西城市女生体重的“正向”增长长期趋势将逐渐进入“稳定期”.值得注意的是,18岁年龄组体重呈负增长(-0.19 kg/10年),2005~2010年为-0.98 kg/5年,这是否是受到目前社会上流行“骨感美”观念的影响,女生通过追求节食来减肥而影响了正常的体重生长发育有关呢?

表5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女生体重增长状况 (单位:kg)

图7 10年江西省城市女生体重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8 10年江西省乡村女生体重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江西7~18岁乡村女生体重与城市女生相似,也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加,从2000年的36.09 kg增至2010年的39.02 kg,平均增长了2.93 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5年增长了2.24 kg(占76%),后5年增长了0.69 kg(占24%).10年间,乡村女生各年龄组体重的增长依然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16岁除外).7~15岁增幅最大,平均增长了3.85 kg,其中,前5年增幅为3.09 kg,占10年平均值的80.3%,增幅表现出明显的“先快后慢”特征(表5、图8).15岁以后,体重的增长幅度明显下降,16~18岁平均增幅仅为0.2 kg,前5年为-0.29,后5年为0.49 kg.也就是说,由于江西乡村女生体重平均增幅(2.93 kg /10年)超过2.1 kg/10年的标准,即江西乡村女生体重“正向”增长趋势仍处在“加速期”,但增长势头正在逐渐减弱,尤其是2005~2010年间各年龄组平均增幅均小于2000~2005年间的增幅,而且差异很大(0.69 kg:2.24 kg),个中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总之,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江西省7~18岁城乡男女生体重生长水平依然处在长期趋势中,各年龄组仍然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减慢,表现出“前快后慢”特点,即2005~2010年间体重增幅均低于2000~2005年间增长水平,尤其是青春后期,城市男女生和乡村女生,前、后 5 年多个年龄段甚至出现负增长.江西学生体重生长水平的长期趋势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男女生各年龄组平均值明显高于乡村男女生,乡村男女生各年龄组平均增长值则明显高于城市男女生;城乡男女生体重的快速增长主要出现在儿童期和青春早期;城市男女生体重 “正向”增长长期趋势分别处于“加速期”与“稳定期”,乡村男女生 “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仍处在“加速期”,但“正向”增长势头均在逐渐减弱.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学生体重较身高的增长幅度要更大一些,而且通过对近5年城乡学生体脂百分比(身高、体重、胸围的派生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乡村学生体脂百分比的增长幅度较大于城市男生,这一点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避免乡村学生重走城市学生体型发展变化的老路,即体型由“豆芽菜”型向“胖墩儿”型发展.不过,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至少到目前为止,江西城乡男女生还尚未形成超重、肥胖的高危群体.

2.1.3胸围变化

胸围表示胸廓大小和肌肉发育程度,是人体宽度和厚度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表6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男生胸围增长状况 (单位:cm)

图9 10年江西省城市男生胸围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10 10年江西省乡村男生胸围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江西7~18岁城市男生10年间胸围随年代变化的增长趋势不明显,平均增幅仅为0.20 c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前5年增幅为负值(-1.01 cm),后5年为1.21 cm,也就是说10年间的增长幅度几乎体现在后5年的增长,增幅呈现“前慢后快”的变化趋势.从表6、图9可以看出,江西城市男生胸围的增长主要表现在青春早期和中期(11~14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 13 岁,平均增幅为 1.76 cm,青春中期(15岁)以后,几乎未见明显的增长,16~17岁还出现负增长.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可能与近年来中小学校升学压力不断加大,体育活动相对减少,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有关.但2005年后胸围的增长峰值达到1.21 cm/5年,显示出胸围的下滑趋势可能得到了初步遏制,反映出 2006 年我国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实施后在城市学生中初步显示出了政策效应.由此推测,江西城市男生胸围的“正向”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期”.

2000~2010年的10年间,江西7~18岁乡村男生各年龄组胸围平均增幅为2.73 cm,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5年增幅0.69 cm(P﹥0.05);后5年增幅2.04 cm(P﹤0.01),占10年增幅的75%,说明其增长主要还是后5年的变化所致.江西乡村男生胸围的增长也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但与城市男生胸围变化具有较大差异,即增长势头明显.其中,7~15岁呈逐渐增长趋势,平均增长了3.18 cm,前5年增长1.05 cm(占33%),后5年增长2.13 cm(占67%);增幅最大的年龄段为13~15岁(4.88 cm~5.52 cm),平均增长了5.22 cm(P﹤0.01),前5年为1.48 cm,后5年为3.74 cm,增幅均表现出明显“前慢后快”的变化趋势.15岁以后,增幅明显下降.这一结果显示,江西乡村男生胸围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在2005年以后才显现,且增长主要表现在儿童期和青春突增期,胸围“正向”增长趋势仍处在“加速期”,并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表6、图10).

通过数据分析,江西7~18岁各年龄组城市女生在10年间胸围的增长趋势与城市男生有点相似,增长趋势不甚明显,平均增幅仅有0.27 cm(P﹥0.05),且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前5年增幅为0.16 cm(占59%),后五年为0.11 cm(占41%),前、后5年平均增幅基本持平.尽管10年间江西城市女生胸围未见明显增长,但其增长水平依然存在年龄特征,7~9岁和16~18岁增幅较明显,平均增幅0.60 cm,前5年增幅的0.86 cm明显高于后5年的-0.26 cm,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表现在儿童期和青春后期,增幅则表现出“前快后慢”的特征.这一结果表明,江西城市女生胸围“正向”增长长期趋势开始进入“稳定期”,增长势头正在逐渐减弱,尤其是2005~2010年间,16~18岁年龄组均出现负增长(表7、图11).究其原因,16~18 岁基本为高二、三年级阶段,这可能与此阶段学习压力大,影响了她们的锻炼时间有关.

江西7~18岁乡村女生各年龄组胸围增长也与城市男生相似,10年间平均增幅也仅为0.36 cm,差异不显著;前5年增幅为负值(-0.27 cm),后五年为0.63 cm,说明10年间的增长幅度基本表现为后5年的增长,增幅也呈“前慢后快”的变化特点.10年间,江西乡村女生胸围的增幅所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城市女生存在差异,胸围的增长仅表现在7~9岁和13、17~18岁;9岁和13岁以后,尤其是后5年的14~17岁年龄段胸围生长水平均表现为负增长(表7、图12).提示:该群体在青春后期的胸围发育水平比前5年的更低,所谓的“正向”增长势头也正在逐渐减弱,其中原因,值得关注.

表7 2000~2010年江西省城乡女生胸围增长状况 (单位:cm)

图11 10年江西省城市女生胸围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图12 10年江西省乡村女生胸围增长水平前、后5年增长幅度的比较

总之,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江西省7~18岁城乡男女生各年龄组胸围均值表现出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且呈“正向”增长特征,但生长水平的长期趋势不明显,尤其是城市男女生和乡村女生,10年增长不到1 cm,胸围增长幅度远远小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因此,该群体胸围增长幅度与身高、体重增长幅度不成比例的现象也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胸围的增长与身高、体重不成比例,反映出江西学生胸廓、胸部肌肉和呼吸器官的发育水平不是很好,这是否与学生体育锻炼不足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城乡男女生各年龄段胸围增长均值明显大于乡村男女生;城乡男女生胸围增长主要表现在儿童期、青春早期、中期,其后增势明显减弱.城乡女生胸围的变化在后5年多表现为负增长,尤其是乡村女生15岁后降幅大于城市女生,这就意味着乡村女生成年后胸围与城市女生存在相当的差距.从理论上分析,胸围的变化与肺功能的改善以及胸廓肌肉群状态的改变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乡村女生营养状况以及参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程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8-368.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8-288.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2-222.

[4]百度文库.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wiew/222333bb5fbfc77da369614f.html.[2010-05-21].

* 收稿日期:2015-11-05

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3.021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TY1302);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4TY13)

作者简介:李田,女,赣南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体质健康;赵宝椿,男,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锻炼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6)03-0081-08

The Research on the Body Form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Jiangxi Province in Recent 10 Years

LI Tiana, ZHAO Baochunb

(a.OfficeofParty&Administration;b.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GannanNormalUn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ng-term trend.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paper is to collect the original data of the height, weight, circumference in 2000, 2005 and 2010(students whose age is from 7 to 18 year olds in Jiangxi), and then hav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phys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Jiangxi students' height, weight and chest measurement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growth of their age ,we finds that the growth level has significant long-term trend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have a comparative between 5 years ago (2000 to 2005) and 5 years later (2005 to 2010), the growth level and rate in height, weight and chest measurement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t means that the height growth peak which is restricted by genetic potential will slow in the future, while the height growth peak in the body weight and chest measurement which is grea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ll continue, but positive growth momentum is weakening gradually and to be stabl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tudents in 7 years old to 18 years old from Jiangxi whose growth level of body shape has significant growth trend; the overall discrepancy in the studen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rom the level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still exist; the potential genetic growth of rural students is fully relea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gradually narrowing.

Key words:height; weight; chest measurement; long-term trend

·体育科学与技术·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510.1108.016.html

猜你喜欢

胸围生长发育体重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称体重
你的体重超标吗
冬油菜栽培技术探析
果树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探讨
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花生灾后复壮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监测用青鳉鱼的人工繁殖研究
我为体重烦
胸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