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250 t.m塔式起重机在S332皖河大桥的应用
2016-07-18杨荣圣彭琳琳
杨荣圣,黄 翔,彭琳琳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QTZ250 t.m塔式起重机在S332皖河大桥的应用
杨荣圣,黄翔,彭琳琳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介绍了皖河大桥宽桥面、窄间距、深水环境塔式起重机的选择和应用情况,通过合理选型、布设,实现了起重设备的高效利用,采用格构式钢管桩基础使起重设备适应了深水区环境,通过多阶段试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选型与应用;格构式钢管桩基础;多阶段试验
1塔吊相关参数选择
(1)塔吊位置
主桥全宽60 m,为超宽桥面。塔吊位置选择在桥位一侧时塔吊仅一半辐射区域为有效吊装区,塔吊吊幅偏大、利用率较低,因此考虑塔吊布置在桥梁中心线上,即四幅桥的中间。主桥横向为四幅分离式桥,其中左右幅箱梁间距50 cm,塔吊布置在悬臂浇筑梁段位置处时标准节与挂篮横梁及侧模冲突,挂篮无法行走。
结合桥型布置及挂篮、模板、施工栈桥等设计,并充分考虑塔吊利用率及安装、拆除便利,因此塔吊布置位置选择在桥梁中心线、0#块箱梁中间。
(2)塔吊型号选择
S332皖河大桥主桥横断面全宽60 m,单悬臂最大为44 m。主桥南北岸各配置一台主塔吊,主桥塔吊考虑主墩及次边墩墩柱、墩顶0#块、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涉及的支架搭设、钢筋绑扎、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工、挂篮安拆等所有起重施工要求。结合桥型布置及现场临时措施设计,要求塔吊吊幅大于60 m、相应吊重大于3 t。选用公司设备站现有空闲QTZ250(TC7035B-16)型号的塔式起重机,臂长70 m。另南北岸给配置一台80 t·m塔吊用于边跨现浇段施工,可实现主桥施工区域全覆盖,满足全桥的吊装要求。
表1 250 t·m塔吊起重特性表
(3)塔吊高度选择
塔吊基础考虑为钢管桩格构式基础,顶标高为+14.0,考虑南北岸塔吊辐射区域平面交叉,2台塔吊高度方向错开6.5 m,并超过挂篮 10 m以上,确保足够的吊装空间。塔吊标准节不设置扶墙。塔吊配置见表2。
(4)窄间距干扰处理
因主桥250 t·m塔吊布置在内侧箱梁中间,箱梁间距仅50 cm,塔吊标准节200 cm×200 cm,通过在0#块中间翼缘板开240 cm×95 cm方孔,实现翼缘板距塔吊保持20 cm间距,以适应塔吊工作期间标准节自由摆动。
表2 主墩250 t·m塔吊配置表
2塔吊基础施工
塔吊标准节平面位置为主墩承台区域,水下环境,为确保塔吊底座焊缝及标准节连接情况施工过程可查,并减少塔吊自由高度,在34#、35#主墩承台上方设置刚度及强度均较大的钢管桩格构基础,基础在承台施工钢板桩围堰拆除前出水,自下而上依次为Φ800×10 mm钢管桩;Φ630×8 mm、Φ426×6 mm平联、双槽30a斜撑;2HM588×300、HM588×300基础梁。
本工程采用250 t·m的塔吊。根据塔吊厂商所提供的塔吊支座反力数据,得到作用于塔吊支座的最不利工况有两种:工况1:正常工作期;工况2:空载期。承载力计算采用基本组合,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取1.4,位移计算采用标准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采用梁单元建立迈达斯模型计算。经验算,两种工况下基础均满足要求。
(1)正常工作工况1计算
工况1基本组合下整体模型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102.2 MPa (2)空载工况2计算 工况2基本组合下整体模型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125.0MPa 塔吊工作期间钢管桩基础位于水下,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塔吊使用。塔吊基础设计时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同时需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基础施工进行了严格的技术交底工作,把“三检”制度落实到各个工序施工中,从原材料选择、钢结构加工、预埋件埋设、焊接质量、安装精度等各方面层层把控。 3塔吊安装 (1)吊装内爬基节 支腿组件平面位置、标高控制合格后与基础梁焊接牢固。吊起预先组装好的内爬基节,安装到预埋支腿组件上,用吊线法检查其垂直度,主弦杆四个侧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5/1000。 (2)吊装内爬标准节及爬升架 吊一节内爬标准节(可先将内爬标准节的平台组装好),安装到已安装好的基节上,吊装爬升架。 (3)安装回转支承总成及回转塔身、塔顶 回转支承安装顺序为下支座、回转支承、上支座、回转机构,回转塔身安装时注意用于安装平衡臂和起重臂支耳的方向,使靠近起重量限制器一边的支耳与上支座起重臂方向一致。 (4)安装平衡臂总成 在地面上根据起重臂长度组装好相应的平衡臂,将起升机构、扒杆、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接好。将平衡臂逐渐抬高到适当位置,便于平衡臂上拉杆和塔顶上平衡臂拉杆顺利相连。吊装一块4.0 t重的平衡重安装在平衡臂最前面的安装位置上。 (5)安装起重臂安装 起重臂总成包括起重臂、起重臂拉杆、载重小车、牵引机构,起重臂拉杆安放在起重臂上玄杆的拉杆固定架上。塔吊起重臂根据现有的栈桥及支栈桥位置选择80 t履带吊提升安装,通过多次试吊确定大臂中心距尾端29 m位置处,确保大臂安装时保持水平状态。大臂安装完成后添加平衡配重。 (6)起升机构绕绳系统 吊装完毕后,进行起升钢丝绳的穿绕。根据现场吊装重量,及起吊效率选择2倍率缠线。 (7)顶升加节 通过塔吊自身提升安装标准节至设计标高。所有标准节之间均是用8根Φ60的标准销轴连接,最顶部标准节与下支座之间是用8根Φ60无轴肩的销轴连接。 4塔吊性能试验 (1)塔吊尺寸、参数测量 ①在空载状态下测量工作幅度和起升高度;②侧向垂直度在最大独立安装高度、空载状态、臂架相对于塔身0°和90°时分别沿臂架方向测量,标尺贴靠在塔身结构中心的最低处和最高处,用经纬仪测量两处的值,要求误差≤4/1 000;在内爬工况时候,要求垂直度≤2/1 000。 (2)试吊前塔吊的检查 ①塔吊安装完毕,应进行认真检。 ②检查各处滑轮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滞现象。 ③检查钢丝绳在卷筒上是否排列整齐,有无乱绳现象。 ④检查各处销轴是否安装到位,挡圈是否安装齐全。 ⑤检查各处连接螺栓是否拧紧,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⑥检查电路控制电路绝缘电阻值是否大于0.5 MΩ,塔身与接地电阻是否小于4 Ω。 ⑦检查各处限位是否安装齐全。 ⑧检查各处润滑及液压油是否按要求加到位。 ⑨检查和调整卷扬的制动器,是否符合要求。 ⑩检查钢结构是否扭曲变形。 (3)试运转 ①先对起升机构进行试车,将吊钩上下运行三次; ②对动臂变幅机构进行试车,让起重臂从15°~85°运行三次; ③对回转机构进行试车,让回转部分左右旋转三次。 ④试车完毕后,看各部分的动作是否正常,如一切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工作。 (4)空载试验 接通电源后,进行塔吊的空载操作实验,实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将起重吊钩起落三次,检查限位器是否灵敏可靠,起升机构各运动部件是否灵活无干涉现象。 将变幅系统在最小工作幅度和最大工作幅度处各运动三次,检查限位器是否灵敏,变幅机构各运动部件是否运转灵活无干涉现象。 将塔吊向左及向右方向各回转三次,检查回转机构各运动部件和刹车是否运转正常,无异常现象。 (5)额定载荷试验 额定载荷试验按照下表进行,每一工况试验不 少于3次。各参数的测定值取为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工况一:最大幅度相应的额定起重量为2.72 t。 工况二:最大额定起重量16 t对应相应的工作幅度为17 m。 (6)动载试验(110%额定载荷试验) 额定载荷试验按照下表进行,每一工况试验不少于3次。每一次的动作停稳后再进行下一次启动。 工况一: 最大幅度70 m相应额定起重量的2.72 t×110%=2.992 t 工况二: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的16 t×110%=17.6 t,相应的最大幅度17 m 工况三:在40 m幅度处,相应额定起重量的6.16 t×110%=6.776 t (7)静载试验(125%额定载荷) 125%额定载荷静载试验按照下表进行,试验时臂架分别位于与塔身成0°和45°两个方位。 工况一: 最大幅度70 m相应额定起重量的2.72 t×125%=3.4 t; 工况二: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的16 t×125%=20 t,相应的最大幅度17 m; 工况三:在40 m幅度处,起吊相应额定起重量的6.16t×1.25%=7.7 t。 5结语 目前S332皖河大桥已进行上部结构挂篮悬浇施工,经实践验证塔式起重机设备型号、平面位置及高度的选择均非常合理,设备格构式基础安全稳定。250 t·m塔吊适应了皖河大桥大跨径、超宽桥面、窄间距、深水区等特殊环境,可满足主桥墩柱及上部结构全部的吊装要求。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S].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S].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 收稿日期:2015-09-11 作者简介:杨荣圣(1971-),男,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U445.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5-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