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革命大幕开启
2016-07-18丨段斯童
■丨段斯童
品质革命大幕开启
■丨段斯童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多年前的低端工业品再也不能满足需求。消费升级客观上要求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升级。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培育新供给新动能与消费端升级互相促进,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日本马桶盖、韩国化妆品、欧美奢侈品、澳新洋奶粉……时下的国人采办力之强似一股“龙卷风”。“疯狂”之下,也深深刺疼了每一颗“中国心”,大家都在不停地追问着同一个问题:难道久负盛名的“中国制造”敌不过技术含量并非很高的小电器和家居用品的洋品牌?
当人们出国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时,是否有人察觉这是在拷问“中国制造”;当中产阶层热衷于海外代购时,是否有人意识到这是在酝酿和催生一场“品质革命”。为什么人们不再选择标榜“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为什么制造商撕掉“中国制造”标识?其实,这看似吞噬“中国制造”的洪流背后,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大幕已经开启。
品质与精品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多年前的低端工业品再也不能满足需求。消费升级客观上要求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升级。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培育新供给新动能与消费端升级互相促进,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日前,国务院对促进消费品工业升级、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作用作出部署,强调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其首次提出“品质革命”一词非常引人关注。释放出的信号针对性强,精准明确,体现了政府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重视,宏观调控手段呼之欲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产业规模如此巨大,但却难称制造强国,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缺陷日益凸显,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恰如其时,中国正在兴起一个规模可观的中产阶层,其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当巨大的产业规模不能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全对接,就会出现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追求中高端品质的消费流向境外。李克强总理从就任之初力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到提出中国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再到今天正式提出“品质革命”,李克强的发展创新理念可谓一以贯之。
那么,品质革命如何解题?李克强总理指出,提升消费品工业不能依赖计划经济思维,重点支持和扶持某些产业和产品,而要认真分析问题,找准工业消费品质量“上不去”的症结所在,运用市场化方法,引导和促进企业推动消费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总理所谓“运用市场化方法”,其实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而“品质革命”,就要从市场开始,在市场进行。
工匠精神就是最好的答案。工匠精神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树立质量为先和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切实履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观念,不断提升消费品品质和客户满意度,进而推动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事实上,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经过近期舆论的热议,人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品质革命”的气息了。此次国务院提出“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正是号召走向“品质革命”的时代最强音。
现象与痛苦
近些年国人出境抢购、海淘代购兴盛、进口商品猛增等现象均说明了这个问题。需求升级与低端供给所产生的最大矛盾就是产能过剩。若再不发动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中国的产能过剩将越来越严重,极大掣肘中国经济跨越发展。
网上爆红的一张妈妈眼中的“世界奶粉地图”让人惊讶且无奈。当前,在食品安全焦虑下,人们出国抢购洋奶粉也已经不是新闻。他们甚至抢购德国的刀具、日本的电饭煲、法国的箱包、服装……明显,仅仅有高颜值的“低端制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产品真正的“好用”,甚至带来愉悦的“享受”。耐克、阿迪达斯的兴旺,和李宁等国产品牌的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回过头来看看曾经“万能”的淘宝。不久前,一份打假报告让阿里巴巴集团一夜间蒸发了400亿的市值。随后,马云狠下决心打假,抓品质,这也说明了“无设计美感,无技术含量、无附加价值的低端仿制产品”是没有未来的。
再者,一场制造转移的大戏正在上演。以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包括大批订单正从中国向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转移,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和“招工难”叠加等。中国服装业传统的成本优势已经丢失,如果继续生产牛仔裤、针织衫等低附加值产品,无法与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竞争。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工业园一家儿童安全座椅生产企业的技术员在研发中心调试新型儿童安全座椅。(新华社/图)
受到冲击的不仅是以服装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以来,全球发达国家市场对制造业“争夺”还导致中国转向高端制造业的努力也受到“额外冲击”。一些市场迹象显示,至少一些欧美企业正在将产能特别是一些高端产能从中国转回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制造界“嚣张”多年后,昔日的傲娇不再,更多是迷茫与苦闷。综观“中国制造”所获得的成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就其核心武器只有一项,那便是成本优势,我们拥有土地、人力、税收等优势,且对环境保护无须承担太大责任,因此形成了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可如今,随着各项成本的抬升,性价比优势已薄如刀片。
很多年来,本土企业发挥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本领,在辽阔的疆域内构筑了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可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渠道被彻底踩平,昔日的“营销金字塔”在一夜间灰飞烟灭。
企业家的救命稻草尚未找到,却又拉响了“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局中人都束手无策,或是刚刚反应过来就已落伍。近年来,一些金光闪闪的概念又如小飞侠般地凭空而降,如智能硬件、3D打印、机器人,还有什么“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些新名词更让几乎所有50后、60后企业家半懂不懂、面如死灰。
辉煌与彷徨
回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成绩单是那么的辉煌,各类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工业产品从无到有。“中国制造”是曾引以自豪的词汇,“中国制造”解决13亿人口需求、就业的问题,“中国制造”为中国构建世界商业脉络,“中国制造”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位美国记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今年每一棵圣诞树下都可能有一个“中国制造”的玩具。“东莞堵车,世界缺货”,这一度说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深圳华强北,也曾是中国电子市场风向标。最火的时候,控制了中国大半电子产品,让农民用上手机,也捧红了《凤凰传奇》。在过往的中国企业崛起史上,这样的景象从来就不陌生。同样的一个商品,我们的企业家们以令人惊讶的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工艺成本、劳工成本、土地成本、税务成本、土地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营销成本等等,硬生生地打垮了一个又一个领域的国际竞争对手,造就了“中国制造”的神话。
三十余年来,我们的制造产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从纽扣、家电到汽车、手机,无一不列全球第一。然而,当中国在诸多方面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中国定律”出现了:中国做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因为中国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中所占的份额太大了。当中国和全世界的老百姓都得到了足够多的初、中级的中国制造产品,再多生产、多采购,就会出现“中国定律”的效果。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产品往往居于价值链低端,甚至被视为“地摊货”、“山寨品”。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信誉,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使用中国货就是图便宜,已成相当多消费者的刻板印象。而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但市场供应产品的品种少、质量差,远远跟不上这种需求。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当今中国出现了数以亿计的中产阶层人士,他们开始认真地关注商品的质量与性能。他们在集体厌弃国货,成为别国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依托。限量版劳力士带上手腕,轩尼诗如开水般消耗,疯抢LV手袋……从服装等大众耐用消费品来看,中国新兴中产是国外出口品的常客。
更为现实的是,如今赖以制胜的成本优势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因此“价廉物美”的空间其实已经被极端地压扁。而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一场针对消费升级的产业升级已经蓄势待发。东莞的倒闭潮、华强北的痛苦转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规模无利润、有颜值无细节、有速度无质量的局面只要持续一日,中国制造就会一直停滞不前。
阻力与动力
越是喧嚣浮躁的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越应该坚持实业报国的梦想,以技术、创新、创意为龙头,立足消费者对“精品制造”的内在需求,推动产品服务的全面升级,并努力夯实自己的品牌基础。
曾有不少人说,中国“价廉地摊”、“山寨仿制”是必然,因为精品制造意味着高成本、高制作、大投入,并不现实。这其实是对转型的恐惧。改革必定有牺牲,但长远来讲,牺牲是为了日后更健康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无技术创新、无自主知识产权就意味着无出路;另一方面,“低价”和“高性价比”的恶性厮杀,让行业从“蓝海”变成“血海”,一场风暴来袭,品牌就迅速淹没在制造业的浪潮中。
显而易见,中国制造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山寨模仿,单纯的“高颜值”早已不能支撑民族品牌的成长。中国制造需要的不仅是勉强满足的视觉审美,更需要的是用手可感知的细节美和内涵美。摒弃低端制造,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开启高颜值、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品质革命”是中国制造转型的必经之路。
“品质革命”当然首先是市场的事,工匠精神要着落到一家家具体的企业身上。这一点此次国务院明确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也就是说,电饭煲的有效供给,还得靠企业,政府不该直接管。政府应该也必须管的,是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有效供给。企业是市场主体,“品质革命”自然就要求企业肩负起主要任务。放下赚快钱的浮躁,把工匠精神注入血脉,舍得投入,敢于创新,生产出适应消费需求升级变化的品种丰富多样、品质高端优良的消费品,这是企业必须要做的事。但问题是,目前的市场并非一马平川,而企业身上也还有一些无形的束缚,这都会影响企业进行“品质革命”的热情以及最终的效果。
为了打消顾虑、减轻负担、增强信心、增添动力,针对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次国务院提出: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及目录和不合理收费。二是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三是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四是强化监管,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此次来自顶层设计的宏观调控政策,无疑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明灯。在此指挥棒的指引下,中国制造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一大批国产品牌,在转型的路上大步跨进,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范的品质标杆。“品质革命“将引爆一场中国制造全方位的革命。未来几年,中国制造的再度崛起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准备好,把真正的“精品制造”带给消费者。
改革与破局
古人讲的境界有极高明的一条:“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国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可谓“致广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政府而言,改革要“尽精微”;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要“尽精微”。一言以蔽之,推动“品质革命”,惟靠改革。
任性逆袭的洋品牌不足惧,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有如此雄厚的制造基础,这么充裕的官方和民间资本,这么多勇于创业、不畏困难的企业家,有这么旺盛购买力的新兴消费群体。前提是我们要真正明白对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以及消费者愿意为怎样的产品买单。在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过程中,发扬工匠精神,做好“精品制造”将是最绚丽绽放的花朵。
“品质革命”既蕴藏企业的市场空间,又指明了产业的升级方向。我国尽管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只有每个人都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推进“品质革命”,需要万千劳动者共同努力。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产品,都离不开平凡劳动者的精益求精。工业消费品涵盖轻工、纺织、食品等五大工业门类,这些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提升相关产品的品质既关乎产业,更关系民生。只有每个人都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必不可少。谈到创新,不少企业家最担忧的是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虽然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少有品质的产品推出后,山寨产品紧随其后,大摇大摆占领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让一些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和投入的耐心。要让企业坚守品质,让消费拥有品质,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重拳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让有品质的产品占领市场,淘汰品质不佳的产品。
“品质革命”是“中国制造”实现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客观需要。正如有学者所言,推动“品质革命”,唯靠改革。当政府以工匠精神谋划和推动“放管服”改革,创造和守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方能以工匠精神专注于产品,“品质革命”方能渐成大观。
山东威海南海新区德瑞博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的工业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