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动词,让感恩成为习惯
2016-07-18李婧
文|本刊记者 李婧
命运是动词,让感恩成为习惯
文|本刊记者 李婧
翟清锋,一个典型的河南小伙子,笑起来很憨厚,还带有一些腼腆。记者是在一次为小学赠书的活动上认识他的,他的经历将我深深吸引,顿时产生了想要深入了解他的念头,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一股力量和信念让他有如此大的蜕变。
夜,清冷。人,心暖。
翟清锋的老家在河南南阳邓州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饱饭上不起学。11岁那年,他瞒着父母离开了家,开始流浪。无意间听到一个小伙伴说在北京捡废品都能解决温饱,于是他一路要饭来到北京。
15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打零工的活儿。于是白天在工地打零工,晚上捡废品,这样干了7个多月,也有了一些积蓄。他用这些积蓄在顺义石门市场摆摊修起了自行车。
后来这个小男孩长大了,想法也多了,脑子也活了,跟朋友们东挪西借了一些钱,租下了一块废地,办起了公司,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将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
他告诉我,他能够走到今天,少不了好心人的一路帮助。这种事儿太多了,说不完,但是每一件他都记在心里,会想办法去报答,也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美德;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翟清锋,一路走来,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地回报着帮助过他的人,同时,也积极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记得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用谢我,做三件好事儿,就算是报答了。”
有一次,春节前回河南老家,在京石高速路上,他看到一对夫妻蹲在应急车道上,好像很无助的样子,就停下车,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那对夫妻激动地说终于遇到好人了,车坏了,拦了不知道多少辆车都没有一辆愿意停下来。他帮着他们把车拖下了高速。我问他别人都不停车,你为什么停车?他想了想,然后摇头道:“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做?”
他继续道:“其实这样的事儿也遇上过不少,有一次,一个坐轮椅的老大娘倒在地上,很多围观的人,但是没有一个愿意上前扶一下的,我想都没想,就上前把老大娘扶起来。旁边有人说,小伙子小心她讹上你,我说被讹是上辈子欠人家的。”这是他的人生哲理,对与错不予置评,但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效仿。
我饶有兴致地跟他开玩笑:“说说捐款吧,对于有钱人,捐款这事儿少不了。”说完他就笑了,这次,是真正开怀地笑了。这一个玩笑,让他彻底放松,好像只有到此时,我们的交流才真正进入了对等状态。
他说,在网上看到南阳大街上一位大妈在地上跪求给女儿治病的钱,就捐了2000;山西临汾三姐妹给爸爸看病,缺钱,就给转了2000;给东北烧伤的孩子转了1000;为山西一个白血病患儿捐了300;给顺义南彩小学的师生捐赠了《雷锋》杂志……列举不完,有很多也记不清了,都是一些小事儿,希望能够帮助他们。
采访临近结束,我问他,做了这么多好事,也遇到过冷言冷语吧?也遭遇过别人异样的眼光吧?迷茫过吗?他告诉我他也挣扎过,但是后来想明白了,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儿,公道自在人心。
记者补记: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情淡薄。落寞的表情、虚假的笑容,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着什么,渴求着什么。“翟清锋们”就好像股股春风、丝丝春雨,没有抱怨,也不冷漠。他说他在帮助每一个人的时候,想法都很简单,就是力所能及。这种精神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做每件事儿都是自然而然的。雷锋,穿越几个时代的精神领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儿都不轰轰烈烈,都是平平常常,但贵在一直坚持做,而且乐此不疲……积流成海,铸就了如今的伟岸形象。
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事儿只是举手之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建设和谐家园。正所谓: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责任编辑 原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