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突破内部控制局限性
2016-07-18高惠敏
高惠敏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措施、程序。其目的在于为实现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
3.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事关企业每一个领导和员工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构建企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各部门和各岗位的积极性,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协同效应”。
一、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
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促进单位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为管理人员达到其目的提供合理的保证,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也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
(一)大多数内控倾向于对常规业务的控制,而忽视了对非常规业务(包括意外事故)进行控制。
(二)人为的错误和误差。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判断失误或误解上级发出的指令可能造成人为错误。
(三)受到控制成本的限制。管理层一般要求实施特定的内控手段的成本不高于相应的预期收益,如控制费用与因舞弊和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不相称时,管理层将缺乏积极性。
(四)存在公司内部负责内控环节的员工滥用权利或工作人员合伙舞弊和内外串通共谋使内控制度失效的可能性。
(五)公司经营权与财产所有权两权分离使得公司经营者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缺乏真正的激情。公有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不明确。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会因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故意超越某些特定的内控措施时失效。如对公司经营者“一支笔”制度缺乏监督,可能诱发经营者舞弊。
(六)因经营情况及业务拓展变化,原来制定的内部控制过时而无法对新出现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控制。
即使管理当局力争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但由于上述及其他限制因素存在,内部控制不可能完美无缺。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
笔者在参加中石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检查时发现,集团公司下面各分公司或子公司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各有千秋。内部控制不好的内控制度各有各的不同,通常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以至于造成巨额潜亏、企业领导和关键岗位人员违法违纪、非法侵占企业资金、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
较好的内部控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 授权限制已经明确界定并在整个部门中传达并较好的执行;
(二)账户定期(核对)以使(与实际)相符。例如:月度银行账户余额与银行相符;
(三)定期盘点设备、存货、现金及其它资产,并与实物进行核对,保证资产的安全;
(四)定期检查当前运行的部门政策,及时发现并报告消极执行的趋势;
(五)部门主管审查费用发生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对相关政策程序遵循性,并归档相关的文档,经得起检查;
(六)所有员工都接受合适的训练,并定期评估员工能力及其目标到达程度;
(七)每月审查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汇报所有的消极差异;
(八)确定对单位目标实现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资源在重要因素及非重要因素间合理分配。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的关键。而要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层次企业激励机制,使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每一个员工都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组织内不同的运营和控制实施系统的、客观的评价,其主要任务是确定:1.财务和经营信息是否准确可靠;2.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已经被识别和最小化;3.外部规章制度和内部政策、程序是否被遵循;4.是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经营效果,组织目标是否有效实现;5.资源是否被有效地、经济地加以利用。所有这些任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供管理咨询和帮助组织的成员能更有效地履行他们的治理责任。内部审计部门不是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但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监督角色。部门主管与一般管理者仅对他们管辖范围内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负责。内部审计由于其独立于企业各个主管部门之外,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决定了其具备监督企业各部门内部控制运行的条件。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师可以长时间观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情况,例如通过常规的审计手段,如分析性复核,发现某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出现异常,而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依旧按常规执行,内部审计师则可以实施一些实质性测试来证实企业是否存在内控方面的失误或人为故意,及早发现内控存在的漏洞,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再控制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合规的良性轨道发展。
(四)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从现象上看,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得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效果。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
财务内部控制的要点如下:1.抓好关键人,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2.把握住关键控制部位:审批程序、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3.管好关键物件:如重要的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4.控制住关键工作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负责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