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能源利用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016-07-18吴浩波
吴浩波
摘 要:结合平朔矿区区位优势,探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意义,努力推动企业减少非再生能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能;太阳能;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煤矿既是能源供应企业,又是能源(尤其是电力)消耗大户,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行,企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安全性、稳定性、能源本身的价格因素、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等;如何能满足这些要求,巩固能源供应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减少对传统、非再生能源的过多依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成本,就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近几年来,平朔矿区不断探索、归纳、总结,在“能源利用多样化”的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平朔矿区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区位优势
(一)从周围地形地貌来看:矿区所在的朔州市位于大同断陷盆地的西南端,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风为该地区主导风向,出现频率11%,冬半年西北风,夏半年多西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5米/秒,4-5月风速最大,平均为3.5米/秒,历年8级或8级以上大风平均天数23天以上,最多大风日数50天,瞬间极大大风风速28米/秒,8月风速最小,平均风速为1.6米/秒,风沙、沙尘暴最多天数36天,每年平均沙尘暴天数10天左右。西北南三面环山,向东开口,其中,西部山地属于管涔山脉,北部山地属于洪涛山脉,南部山地属于恒山山脉,整个地势西高东低,植被较差,含水及阻风能力较弱;山地隘口众多,南部山地山口由西向东依次为:阳方口、上石碣峪口,大莲花山口,泉子沟口,八岔口;西部山地为小北岔口,北部山地由东向西依次为:腊壑口、赵家口、刘家口和其它一些小的隘口。特殊的地貌造就了本地区“三面环山、八面来风”“山体峡谷、隘口遍布“的特殊气候环境,而山体的峡谷和隘口,往往是气流的通道,其盛行风风向往往与峡谷、隘口走向一致,从而形成山麓地带盛行风风向为局部地域山谷盛行风风向所替代的现象,形成如赵家口一带盛行西北风、阳方口一带盛行西南风等现象。
(二)从地理位置、风能资源来看:平朔矿区正好位于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朔城、平鲁二区交界风口谷地地区,矿区位于宁武煤田北端,为典型性的大陆季风气候,海拔平均高度1409.4米。根据现在的技术:距地面50-100米高度的风力资源都可以开发利用,该地区全年平均风速为2.3——4.7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阵风最大为24米/秒,冬、春、秋季,主导风向为西风,次主导风向西北风、北风,夏季风向多为东南,风向稳定,风能资源良好,全年平均大风天数在35天以上,全年大于3米/秒的有效风速为2000——3600小时。
(三)从日照时间、辐射量来看:平朔矿区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3100小时,年日照率为63%~65%。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Ⅱ类地区。,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时~284.2小时;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91.1小时~198.2小时。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时,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9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137.48千卡/厘米2,其中5月、6月、7月3个月接受辐射量47.77千卡/厘米2。
这就意味着平朔矿区处于一个风能、太阳能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区域,具有上述两种能资源开发的先天优势。
(四)从政策法律来讲,国家已经意识到节约能源,鼓励开发研究利用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制定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节约能源法》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从2003年5月 开始对风电实行增值税减半优惠;2013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和结构步伐调整,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将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列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在政策、税收、激励机制上予以照顾倾斜,为开发利用风能资源铺平了道路。
(五)从技术保障角度来讲,现时风力发电技术日臻成熟,已可以做到:全面利用距地面50——100米的高空风能,小到启动速度为≧1.6米/秒的微风发电设备,大到装机容量300千瓦、500千瓦、1000千瓦的风电站在内蒙古、山东、浙江等一些地方已经投入使用。
二、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意义
(一)可以大幅度降低对长距离电力输送的过分依赖,减少输电线路上的耗电,实现能源利用多样化,促进电力供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可以有效抑制电力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能源成本上涨。
(三)风电、太阳能项目见效快,工期短,拆卸、安装方便,便于迁移,项目建设只需要以周或月来计算,效果立竿见影。
(四)兼备集中或分散供电功能,技术成熟的大型供电系统或独立分散供电系统能够灵活适应集中或分散厂、矿、区域对电力供应的要求。
(五)大规模风电机组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乃至遏制风沙、沙尘暴等灾害。
(六)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需要。
(七)同时结合了风能和太阳能特点的风光互补型太阳能路灯,克服了环境和负载的限制,其互补性、实用性更强,光效、稳定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泛、因而,在矿山道路照明、交通预警监控方面的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
三、平朔矿区及周边地区的探索实践
平朔矿区从2010年起,在“能源利用多样化”的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安家岭露天矿在矿区道路交叉路口安装了以太阳能作为能源供电的“频闪慢行警示灯”,安太堡露天矿在矿区道路两侧,安装使用了以风力作为能源供电的“风力发电路灯”等,因其具有不受供电线路影响,不用开沟埋线,不消耗常规电能、可以直接就地安装等特点,而且当地风力、太阳能资源充足,受到了广泛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矿区所在的朔州市,在国家清洁能源鼓励政策的支持下,其电网风电、光电发展迅速,境内的新能源发展保持了超常规态势,与晋能集团合作的平鲁区瑀丰败虎堡49.5MW、平鲁区高家堰一期49.5MW、朔城区牛家岭48MW、右玉县丁家窑总了山一期49.5MW等多个风电项目陆续上马,同时,平鲁5MW、右玉10MW两个光伏电站也正式并网发电,清洁能源的发展如火如荼。
四、不足之处
(一)装机容量及长期供电稳定性,还不能适应平朔矿区电铲等大型设备的需要。
(二)推广范围尚待进一步开发,如在未来几年中,在工业广场、矿区道路照明、矿区食堂用电、职工浴室热水器供热、饮水等领域中广泛运用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平朔矿区三个露天矿最近三年数据估算,每年大约可节约用电255万度-310万度。
(三)风电、太阳能设备属一次性投入,持续性产出、使用寿命长,但安装成本高。
瑕不掩瑜,虽然有上述诸多不利,但随着矿山节能降耗力度的加强以及国家政策、绿色环保的要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会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大显身手!